沈小語這一句話,差點沒把馮氏噎死!這個小賤蹄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動不動就用大兒子威脅她,偏偏她最怕的還就是影響大兒子的名聲。
“行了,東西給他們,回家去!”
沈小語冷哼一句,果然一聽到牽扯到自己大兒子,沈老頭就待不住了,從人群后頭擠進來大喝一聲。
馮氏一看自己當家的沉著臉,也不敢吭聲了,從地上爬起來就罵罵咧咧的走了。沈孝元和方秋花也灰溜溜得跟著。
熱鬧沒了,人群也很快散去。
“外祖母!”
沈小月和沈子墨一下子就撲到了葉氏懷裡。葉氏俯下身,抱著自己的兩個外孫,一陣哽咽。
“外祖母,大舅,小舅。”
沈小語喊完人,也鼻頭一酸。
幾人一陣寒暄,大舅王興看著茅草屋嘆氣。
“小語啊,這屋子住不得人啊,到了夏季,一下雨就得塌。”
沈小語讓兩小隻去灶臺燒水,一手挽著外祖母,示意兩位舅舅做到院裡的矮桌旁。
“外祖母,大舅小舅,你們來的正好,我正好想修屋子,又怕村裡人欺負我們家裡沒有大人,不知道外祖母家忙不忙,可不可以讓大舅和小舅留下幫我一陣兒。”
葉氏聽到沈小語要修屋子,皺著眉問道:“小語,既然和老沈家分了家,就跟外祖母回大石村吧,留在小河村,老沈一家子欺負你們咋整?”
沈小語心頭一暖。
“外祖母,不是小語不想跟您走。我們跟您走了,戶籍怎麼辦?村長爺爺人挺好的,一直護著我們,您放心吧,保證不讓老沈家欺負了我們去。
等我們把房子蓋起來,您和外祖父時不時的來住,給我們當靠山。村裡人一看,您二老這麼疼我們,兩位舅舅又壯實,誰還敢欺負我們吶。”
小舅王盛覺得沈小語說的有道理,老沈家是分家也不是斷親,並且遷戶籍如果沒有錢沒有官府關係,太難了。
“娘,聽小語的吧。我和哥留下,幫小語把房子蓋起來。”
葉氏聽到兒子也這麼說,深深的嘆了口氣,拍著沈小語的手。
“行,那聽小語的。我們都留下,左右家裡的地也種完了,老二晚點回去告訴你爹一聲,多拿點銀子,順便收拾點衣物”
沈小語聽到外祖母提到銀子,左右瞧了瞧,兩小隻還在燒水,四下也無人,低聲道:“外祖母,大舅小舅,前幾天我在山上採到了一顆野山參拿到鎮子上賣了,賣了80兩呢。“
“啥?”
小舅往盛嗷嘮一嗓子,嚇了三人一跳。
沈小語拍著胸口,定了定神。
“小舅,你嚇死我了。
噓,這事我一直不敢說,今天你們不來,過兩天我也是會去找你們的。
我們年紀太小了,連小月和小墨都不知道這個錢,我怕她們說漏了。
蓋房子的錢我們就對外說是外祖父和兩位舅舅給的,你們看可以嗎?”
葉氏最先從80兩的震驚中反應過來,拉著沈小語的手,對倆兒子說道:“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有外人問起來,就說是咱們家出的銀子”
雖然沈小語很想建一座古代大別墅,但現在不是時候。
當下和外祖母舅舅們商量好了,晚點找村長把茅草屋這塊地買下來,正屋蓋5間,兩邊各三間廂房,全部蓋青磚大瓦房,再加上兩米左右高的圍牆。
東廂房是給舅舅舅媽們預備的,西廂房一間廚房加餐廳,一間是衛生間加洗澡間,還有一間客房。
還得再院子裡打一口井,雖然現在是沈小語每天放的空間的自來水,可是她想著以後肯定是要和外祖一家多走動,到時候別暴露了。
還有廁所!沈小語是真的受夠了這農家的旱廁,以前在現代讀小學的時候,學校的裡的廁所就是旱廁,那時候她就每天都怕自己踩坑裡掉下去。
這次蓋房子,廁所說什麼她都得好好設計一下。
村裡人幫忙蓋房子,一般是還人情,不給工錢但是要管一頓午飯。
沈小語覺得管飯太麻煩,不如給工錢,況且自己父母已經沒了,願意還人情的誰知道能有幾個人呢?
蓋房子的事情就這麼定了,幾人先把從老沈家搬回來的東西卸車,小舅王盛就回大石村通知家裡人了。
沈小語回屋假裝從揹簍裡拿出剩下的五花肉和排骨,和大舅王興一起去村長家商量買地的事情。
村長家是村子裡唯一的大瓦房,此時村長和媳婦蘇氏正在收拾房前的菜地。
沈小語在大門口就喊了聲:“村長爺爺、蘇奶奶。”
村長見是沈小語,旁邊跟著的中年漢子也有點眼熟,放下鋤頭,往院子口迎了幾步。
“小語來了,這位是?”
“村長爺爺,這是我大舅。”沈小語笑著回道。
“村長好,我是小語大舅,我叫王興。”王興拱手打招呼。
“孩兒他娘,倒兩杯水來。”村長邊和自己媳婦說著,邊請二人進屋。
“蘇奶奶,這是我外祖母讓我拿來的。”
沈小語說著,把肉遞給蘇氏。蘇氏見沈小語拿了這麼多東西,笑的眯了眼。
“小語,這麼客氣幹什麼,心意奶奶領了,肉拿回去自己吃。”
“嬸子,陳叔平時沒少照顧我三個外甥,這不我們今天來也有事請陳叔幫忙。這肉你們不收,以後我們可怎麼好麻煩你們。”
王興不愧是做買賣的,一番話說的村長和蘇氏都很舒坦。
蘇氏看了自家男人一眼,道:“那成。你們先進屋說話,我去倒水。”
蘇氏端了兩碗糖水,在村裡,糖可是金貴的東西,只有很重要的人才能讓主家用糖水招待。
三人到堂屋坐下,村長先開口道:“王大侄,家裡都知道小語他們的事兒了吧。我也是沒辦法,畢竟是老沈家的家務事,我也不好插手太多。這幾個孩子挺可憐的,不知你們想怎麼處理?”
王興嘆了口氣,“今天來才知道小語他們和老沈家分了家,既然我們來了,孩子我們肯定得管。這不是家裡商量了一下,準備給幾個孩子先把房子修了,那茅草屋撐不了多久的。”
王興把買地修青磚大瓦房以及每天給蓋房子的人二十文工錢的事情和村長說了,村長驚的倒抽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