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不要說辰星看著拉胯。
這樣的戰機就是放在1999年也絲毫不起眼。
幾百公里的作戰半徑,加上1.5噸的載彈量確實無法滿足大夏目前的戰場需求。
也難怪被雪藏在博物館。
畢竟再過幾年殲10都要正式列裝部隊了。
但是!
這架飛機剛問世的時候,不要說在大夏,當年在全藍星可以說是非常先進了。
加上祂特殊的歷史使命。
【強-5甲】絕對能算上大夏空軍的軍魂。
西伯利亞單程票,有去無回的航程是多麼悲壯。
那個時代的人真的是什麼都想過了,就是沒有想過要投降。
就在辰星愣神之際,小墨已經將車間內的設備吞掉了七七八八。
辰星沒有驚訝。
小墨雖然有工業母機的能力,但是也無法做到無中生有。
修復【強-5甲】所需要的設備需要吞噬廠房內原本的老舊設備來改造。
當小墨再次將這些設備吐出來時,整個廠房已經徹底鳥槍換炮。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原本空曠的廠房內,萬噸級的衝壓機,碳纖維高密度合金3D打印機,小型冶煉設備應有盡有。
甚至連光刻機都有。
這就是【墨子核心】的能力,恐怖如斯。
可惜了,現在的小墨只能實現自己見過的科技。
以後需要不斷的進化才能掌控祂的創造者本身都沒掌握的科技。
廠房改造完成後,辰星突然感覺大腦一陣眩暈。
他這才想起來小墨的能源需要消耗人類的情緒。
如今沒有其他情緒作為養料,消耗的就是辰星的精神力。
雖然有些傷身體,但是如今戲臺都搭了,戲不唱完豈不是虧了。
無論如何先把這第一筆啟動資金賺到手再說。
畢竟帶領大夏科技騰飛也需要錢。
大不了以後在好好補補,把身子養回來。
辰星在睡著之前對小墨下達了【強-5甲】的修復指令。
他剛剛睡著,小墨就對【強-5甲】進行拆解。
直到【強-5甲】被拆成按照元素週期表碼放好的金屬錠。
【放心吧主人,修完戰鬥力絕對比原來強一百倍,設計師親自來了都認不出來那種!】
……
與此同時。
大夏北方飛機制造所。
所長林為國看了看手錶,距離開會還有段時間。
隨後掏出手機打給了自己的孫女林筱攸。
“爺爺!”林筱攸接起電話甜甜的喚了一聲。
作為紅旗下長大的小姑娘,她對自己的爺爺十分崇拜。
時間急迫林為國沒有過多的寒暄,直接了當的問道:“【強5-甲】修復的單子交給群星機械廠了麼?”
提到這個,林筱攸嬌嗔道:“哼,送過去了!我可跟你說好了,他們要是把5爺弄壞了,我就拔光你的鬍子!”
林為國呵呵笑道:“不會的,我相信老辰的技術,他們家是功勳家庭,以後有什麼好事多想著點他們!”
“知道了……”聽到功勳家庭,林筱攸不滿的情緒總算緩和不少。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恭敬的來到林老面前。
“林老會議馬上開始了!”
林老點點頭掛斷電話,跟隨年輕人來到會議室。
會議室內,其他位置的人早就已經就位,看樣子只差他了。
見人到齊,會議助理打開了會議投影儀就走出了會議室。
瞬間一架極具科幻色彩的戰機出現在畫面上。
下面還搭配有文案。
《鷹醬全球首款五代隱身機F22,已經生產了一定的規模,並且已經完成了飛行員訓練,預計幾年內可以形成戰鬥力。》
會議室內一片寂靜。
F22在坐的都知道,原型叫YF-22,1990年9月29日首飛。
97年完成定型量產型為F-22。
同年原型機首飛。
比殲10量產型還要早一年。
這離F22量產型首飛才過去幾年?
如今眼看就要正式服役了。
當年鷹醬首飛YF-22的時候他們想過八換一戰術。
犧牲7架J8-Ⅱ消耗F-22所有的導彈,最後一架J8-Ⅱ在和F22同歸於盡。
直到大夏裝備第四代戰機才知道,之前的八換一戰術有多麼的異想天開。
戰機跨代的碾壓,簡直就跟修真小說裡的境界碾壓是一樣的。
很難靠數量追平。
就是100架J8-Ⅱ也換不掉一架F22。
見到氣氛不對,坐在主座的林為國率先發言,打算安慰一下大家:“上面對南所的J-10非常滿意,現在J-10已經被列為爭氣機!據說定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這個消息雖然是個好消息。
但是在座的確沒有人感到高興。
人家五代機都要入列了,咱們自研的四代機才定型。
更何況這款四代機還不是他們北所的。
一旁的徐勁松聞言心中一緊:“那我們所自研的四代機項目呢?”
他是北所的副所長,立刻就想到了事情的連帶效應。
林為國嘆息一聲:“我們所自研的四代機下馬了!上面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生產J-11,同時繼續挖掘潛力,在J-11的基礎上搞出J-11B。”
這下氣氛更加沉重了。
所有人都感到一陣心累。
你這叫安慰?
林為國似乎也察覺到自己安慰人的方式似乎有些問題,連忙說道:“大家也不用氣餒,我這還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聽道林為國說出“好消息”幾個字所有人立馬來了精神。
林為國見到大家都來了興致滿意地點點頭。
“由於鷹醬F-22即將服役,上面終於下定決心啟動我國自主研製五代機的計劃了!”
聽到這話。
瞬間不大的會議室熱鬧了起來。
有人開始小聲議論道:“太好了!落後怕什麼?只要我們有決心早晚追上去!”
“沒錯技術封鎖怕什麼?高科技西方不賣給我們,我們就自己造!先進的技術是買不來的!”
“對機床精度不夠我就用手敲,計算機算力不足,我們就用算盤去算,大夏人不怕困難!”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興奮的討論著!
副所長徐勁松點頭:“說的太好了,哪怕是不睡覺,把這頭髮熬白了,禿了,熬到吐血我們也要將五代機搞出來!”
其實南北兩家飛機制造所早就有了各自的五代機論證方案
只是礙於工業條件不成熟項目沒有啟動。
林為國見到大家心情好了起來十分欣慰,再次補充道:“不僅如此,南邊的J-20計劃已經啟動了,並且獲得了資金支持,未來十年將成為我國重點項目。”
在座幾人聽到林為國這話頓感不妙。
能參加這個會議的都是大夏航天領域的頂尖人物。
對於大夏現有的技術資源以及發展方向都十分了解。
不然他們也沒資格坐在這,更沒有資格在J-20這種國之重器項目啟動之初就得知消息。
問題也就出在這,他們對大夏的情況太瞭解了。
大夏現在的研發費用根本支撐不了兩款5代機的同時研發。
如今南所獲得了資金支持。
豈不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