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敬之輕撫著鬍鬚,目光緊緊跟隨著李成安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書童站在一旁,滿臉疑惑地開口:“先生,這吳王世子看著行事倒是頗為奇特,有點…”
“有點什麼?”
書童恭敬的回答道:“有點不像皇家之人,和其他貴人相比,這位雖說世子粗鄙了些,但是卻沒什麼架子。”
孟敬之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此子看似言語粗鄙,行為不羈,實則心懷憐憫,雖口出‘刁民’之言,可你沒看到那些百姓看他的眼神。”
書童撓了撓頭,說道:“先生,眼神有什麼問題嘛?百姓對他很恭敬啊,只不過這位世子好像並不在意這些。”
孟敬之搖了搖頭,解釋道:“這恰恰是他的獨特之處,他不願百姓以磕頭之禮折損自己,說明他心中沒有那些迂腐的觀念,至於這眼神,可不是恭敬那麼簡單,這是一人對他人極為信任和尊崇才會有的眼神,這小子,著實有趣。”
此時,李成安和李四的身影已漸漸消失在山林之中,孟敬之收回目光,對書童說道:“走吧,咱們也去附近轉轉,看看這蜀州的風土人情,明日我們再去瞧瞧這蜀州城。”
書童應了一聲,跟在孟敬之身後,孟敬之帶著書童在蜿蜒的鄉間小道上踱步,天邊的夕陽似被打翻的顏料盤,將天空暈染得一片橙紅。
眼看暮色漸濃,他們恰好行至張老頭所在的村子附近,孟敬之抬眸望了望四周錯落的屋舍,轉頭對書童輕聲說道:“天色已晚,咱們且尋處人家借宿一晚。”
二人恰好來到張老頭家門前,孟敬之抬手輕叩柴門,“吱呀” 一聲,門緩緩打開,張老頭探出滿是皺紋的臉,眼中透著疑惑。
孟敬之滿臉笑意,拱手說道:“老人家,叨擾了,我與書童路過貴地,天色已晚,不知能否在您這兒借住一宿?我等可以給些銀錢。”
張老頭瞧著二人,見孟敬之雖身著樸素長袍,卻難掩儒雅氣質,書童也是規規矩矩,便連忙側身,熱情地招呼道:“進來吧,只要你們不嫌棄,出門在外,誰還沒個難處。”
走進屋內,狹小的堂屋佈置得簡單整潔,一張略顯破舊的木桌擺在中央,周圍幾把木椅。牆上掛著幾幅簡單的農具,地上鋪著青磚,雖不奢華,卻透著一股質樸的氣息。
張老頭忙前忙後,端來粗茶,又從廚房端出幾盤自家種的小菜,擺在桌上,略帶歉意地說:“家裡簡陋,沒什麼好招待的,二位莫要嫌棄。”
孟敬之微笑著坐下,端起茶杯,輕抿一口,讚道:“老人家客氣了,能在這山野之間喝上如此清爽的茶,實乃幸事。”
書童也在一旁點頭附和,三人圍坐在桌旁,昏黃的燈光搖曳閃爍,好似隨時都會熄滅,卻又頑強地散發著微弱光芒,映照著他們的臉龐。
孟敬之放下茶杯,目光掃向窗外逐漸暗沉的天色,開口道:“今日在路上看到貴地百姓為求雨之事奔波,想必這旱情給大家帶來了不少苦頭。”
張老頭嘆了口氣,神色憂慮,抬手撓了撓頭,無奈地說:“是啊,這老天爺不開眼,我們這些莊稼漢可就遭罪了,不過,好在還有世子殿下,他心裡還惦記著我們這些人。”
孟敬之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身子前傾,追問道:“老先生,聽你的意思,這世子平日裡沒少為百姓做事?”
張老頭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他坐直身子,神色有些激動。
“老先生,我看你也是個學問的人,見過的人肯定不少,但你有所不知,咱們這位世子殿下和其他所有的貴人都不一樣,別看著大大咧咧,說話也直來直去,可他的心腸比誰都好…”
書童在一旁聽得入神,眼睛睜得大大的,孟敬之目光閃爍,輕輕點頭,右手不自覺地撫著鬍鬚,若有所思。
大半個時辰後。
孟敬之看著張老頭,開口問道:“老先生,你覺得這位世子是個怎樣的人?”
張老頭撓了撓頭,憨笑著說:“老漢沒讀過書,也不知道怎麼說,別人我不知道,可世子在我們心裡,就是個大好人,好了,天色不早了,二位早些休息吧。”
說完便起身走了出去,孟敬之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別院的庭院中,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
張老頭帶著附近各村的管事早早來到了別院,他們站在庭院裡,神色中帶著期待與忐忑,不時交頭接耳,討論著世子殿下是否真能想出解決缺水的辦法。
李成安身著一襲簡約的勁裝,大步走出房間,他掃視了一圈眾人,清了清嗓子說道:“既然來了,就說明大家都盼著解決缺水的難題。本世子昨日與李四去轉了轉,有了些想法。”
眾人紛紛安靜下來,目光緊緊盯著李成安,李成安走到庭院中的石桌旁,拿起桌上的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大家看,這是咱們附近的大致地形。李四告訴我,在東邊的山谷有一處水源,雖然水量不大,但如果我們能合理利用,或許能緩解燃眉之急。”
他一邊比劃一邊說道:“我們可以從山谷處挖掘一條溝渠,將水引到地勢較低的農田附近。同時,在溝渠沿線,每隔一段距離修建一個蓄水池,用來儲存雨水和引過來的水,這樣,即使水源不足,也能保證農田有一定的用水。”
一位身形魁梧的管事皺著眉頭問道:“世子殿下,這工程可不小啊,就憑我們這些人,能行嗎?”
李成安自信地一笑,說道:“刁民,聽沒聽過什麼叫事在人為,這工程師不小,但是將來若再有個什麼乾旱,都用得上,本世子也不是神仙,給你們變不出雨水來,若是再過些日子還不下雨,今年的賦稅我會讓刺史府那邊上道摺子,讓朝廷給你們免了。”
眾人聽到李成安提及免賦稅之事,不禁交頭接耳起來,眼中滿是感激。
李成安繼續比劃道:“還有,今天本世子再給你們說說這乾旱時節的耕種方式,在長條形土地上,開三條一尺寬一尺深的溝,將種子播種於溝中,等到苗發芽長葉以後,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時,將溝兩邊的壟土,耙下來埋在作物的根部,這便叫做代田法。”
就在這時,秋月匆匆走來,在李成安耳邊低語了幾句,李成安微微點頭,然後對眾人說道:“該說的都給你們說了,接下來讓李四帶著你們弄吧,該怎麼做昨日都給他說清楚了,本世子警告你們,以後有什麼事都給我商量著來,誰要再敢打架,看本世子怎麼收拾你們這幫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