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0章

府兵制,西魏時創立,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平時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閒時訓練,戰時從軍打仗。

府兵制歷西魏、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和唐高宗前期達到鼎盛。

那時候,正是中華民族武德的最巔峰。

不算內戰滅掉的王世充的鄭國、竇建德的夏國,劉黑闥的後夏,蕭冼的南梁,朱粲的楚國,輔公祏的宋國等十幾個國家,

外戰也不算滅掉的二三十個小國,滅掉的國家也數不勝數。

貞觀四年滅東突厥,貞觀九年滅吐谷渾,貞觀二十年滅薛延陀,總章元年滅高句麗,顯慶二年滅西突厥,顯慶五年滅百濟……

滅高昌、突厥、中天竺、龜茲、鐵勒、突騎施、大小勃律…….

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府兵制。

其創立者,是北周太祖宇文泰。

宇文泰此人,是南北朝時期能力最強的梟雄之一,和北齊的神武帝高歡可謂一時瑜亮。

當然,劉岱所施行的府兵制,和西魏、北周、隋和唐初期不同,不需要府兵自備甲冑兵器,而是武庫統一發放。

畢竟依靠小農經濟和小手工業者,不可能能裝備、維護得了全套全裝鎧甲,也不可能保證每家每戶府兵的弓弩、武器保持在良好的養護狀態。

軍營之中,劉岱的話音未落,歡呼聲已經響徹雲霄。

此時此刻,圍觀的流民們不約而同的眼紅了。

衛將軍給出的條件,未免也太過優越了吧!!

在衛將軍麾下當兵,不僅可以分得田地,而且地裡產的糧食就全是自己家的!

他們甚至連徭役都不用服!

這種特權,以往不是隻有那些世家門閥才有嗎?

這些兵士,不是搖身一變就成了貴族老爺??

這時,那些流民們心思也逐漸動了起來。

有這種特權,就是擠破頭也要應徵入伍呀!

只要能成為衛將軍麾下將士,不出兩年。自己一家就可以富裕起來!

或許再過幾十年,他們也可以成擁有特權的貴族了!!

特權貴族?!

聽到流民們的竊竊私語,劉岱的嘴角微微掀起了一絲弧度。

沒錯,他就是要親手打造一個特權貴族。

漢末,毫無疑問是世家門閥的天下。

到了後來的三國時期,曹丕推出九品中正制,便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而到了東晉,甚至演變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

而這種世家狂歡的局面,卻在南北朝終結了,一切都是因為宇文泰,因為府兵制。

由此誕生的的軍功貴族,壓制了世家門閥,主導了中國近六百年的時間。

到了隋唐時期,所謂的世家門閥雖然仍舊勢力龐大,但再也無法主導國家命運了。

雖然楊堅認祖弘農楊氏,李淵認祖隴西李氏,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假的。

他們的祖父都是泥腿子出身,只不過憑藉六鎮起義翻了身而已。

可是如今,宇文泰的關西將門便不復存在,只會有劉岱的關西將門!

誰說漢末三國是世家門閥的天下?

劉岱就準備親手打造一個,可以跟豪強一拼高下的新政治勢力——軍事貴族!!

他要讓接下來的大漢,成為軍事貴族的天下!!

“主公萬歲!主公萬歲!!”

在場的將士們全都歡呼起來。

這下子,圍觀的流民們再也忍不住。

有幾個大膽的流民,壯著膽子上前大聲呼喊道:“衛將軍,我等也有青壯想參軍入伍,不知您有何要求?”

聽到這番話,兵士們當即怒罵出聲:

“就你們這群殺才,也想入主公麾下?!”

“不自量力的狗東西,還想和我等一樣?!”

“一群骯髒貨,快點滾開!!”

聽到這樣的言語,劉岱不由得滿意的笑了起來。

軍心可用啊!

這些士兵們已經成為劉岱的誓死擁護者,但凡有人想破壞關中大業,他們會第一個拿刀砍下敵人的腦袋。

下一刻,劉岱又是抬手,喧囂聲和怒罵聲消失,現場沉寂下來。

這一幕,讓在場的百姓們也緊緊的閉住了嘴巴,再也不敢大聲喧譁。

在場無數人,就這麼靜靜的注視著劉岱,等著他繼續開口。

劉岱只是微微一笑,說道:“我等現在未曾擴軍,也不需你們參軍,若是想參軍以免徵賦稅,現下自是不行,可待日後可參與府兵遴選。若有一技之長者,可去官府報備,考核合格後可參軍。”

劉岱這番話剛剛落下,軍營中的兵士們臉上露出驕傲自得之色。

果然主公還是偏向我等!

這等泥腿子,也想免稅免徭役?

我等可是主公嫡系兵士,又轉戰千里,大戰小戰數十場,所以才有這等如同世家門閥一般的待遇!

區區一群流民也敢這樣痴心妄想?!

哼,不自量力!!

而那些流民們,聽到了劉岱的話語之後不由得大失所望。

當然,在幾萬名精銳兵士面前,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根據衛將軍府的政策,他們是可以參與民屯的,一年後可編戶齊民,只要有了戶口,就可以參與府兵遴選。

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

申時,劉岱與麾下文武於顯慶殿中議事。

審配開口道:“雖然我等已佔據長安,關中四塞,只有一地,主公,必須儘快奪取其他關隘!!”

關中之所以被稱為四塞之地,百二秦關,除了因為其特殊的地形外,還有四座雄關。

其一為函谷關。

此關乃關中的東大門,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

此關已為劉岱所得,由大將胡軫率一萬精兵鎮守。

其二為武關。

此關北依高峻,南瀕險要,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

戰國時秦軍出武關而東取楚國十五城,楚懷王即被執於武關。秦末高祖入關中,便是繞道此關。

其三為散關。

此關自古為川陝咽喉,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

只是此關如今在漢中太守蘇固手中,還需圖謀。

……….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