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謐無聲。海港區的老舊居民樓大多已經熄燈,只有零星幾戶窗戶還透著微光。
蘇陽家的小屋裡,蘇阿姨和蘇晴因為連日來的擔憂和醫院的陪護,早已沉沉睡去,呼吸均勻。蘇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雙眼在黑暗中卻顯得異常明亮。
心臟的痊癒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活力,也讓他對“原子操控”這一逆天異能的認知更進了一步。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體內的那股暖流,在修復心臟後似乎消耗了不少,但經過休息和刻意地“冥想”感知,又恢復了七八分,甚至比最初時還要凝練一絲。
“心臟只是第一步,只是讓我擺脫心病的折磨,擁有了正常生活的入場券。”蘇陽在心中默默思忖,“但想要真正改變命運,合理且合法的讓阿姨和晴姐過上好日子,甚至去探索這異能的極限,一個健康的身體遠遠不夠,畢竟給豬一個翅膀,讓它飛起來…….那不還是豬嘛?了不起叫飛豬?”
他的目光彷彿穿透了黑暗,落在了書桌上那幾本已經略顯陳舊的大學專業課本上——《材料科學基礎》、《物理化學》、《高分子物理》。
“我需要一個更強大的大腦!”
這個念頭如同心臟修復成功後的狂喜一般,在他的腦海中激盪。
一個擁有超級學習能力、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以及遠超常人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大腦,恐怕是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吧!。
他學的是材料學,一個需要深厚理論基礎和不斷創新突破的學科。
過去因為身體原因,他雖然成績優異,但總感覺力不從心,許多更深層次的鑽研和實驗設想都因精力不濟而擱淺。
現在,他有了改變這一切的可能!
但是,蘇陽並沒有被這巨大的誘惑衝昏頭腦。
大腦是人體最精密、最複雜的器官,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修復心臟時尚且小心翼翼,何況是大腦?
只聽說過換腎的,換心臟的,沒聽說過能換腦子的啊?
不然的話為什麼沒見捐腦子的?改造大腦更需慎之又慎。
“欲速則不達,磨刀不誤砍柴工。”他告誡自己。
接下來的幾天,蘇陽表現得與往常無異。
白天幫著蘇阿姨做些家務,晚上則悄悄打開他那臺有些年頭的二手筆記本電腦。
他沒有立刻嘗試改造大腦,而是開始瘋狂地汲取與大腦相關的知識。
從基礎的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到認知心理學、記憶原理,再到更前沿的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神經網絡……他像一塊乾涸的海綿,貪婪地吸收著一切能找到的信息。
幸好他大學期間英語底子不錯,許多國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普文章也能勉強啃下來。
他重點關注的是大腦各個區域的功能、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信息傳遞的機制,以及那些所謂“天才”大腦與普通人大腦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已知差異。
他發現,人類對自身大腦的瞭解,其實還相當有限,許多領域依舊是未解之謎。
但這並不妨礙他從中梳理出一些關鍵點:神經元的數量和連接的複雜度、髓鞘的完整性對信號傳導速度的影響、特定腦區在記憶和學習中的作用等等。
“如果我的原子操控能夠精準到優化神經元細胞的結構,強化它們之間的突觸連接,甚至……有限度地促進新的神經元連接生成,那麼理論上,我的大腦性能將會得到質的飛躍。”
在研究的同時,蘇陽也在不斷地熟悉和錘鍊自己對體內那股暖流的操控。
他嘗試著將其分成更細微的“絲線”,用意念引導它們在體內遊走,感知身體每一處最微小的變化。這種精細的操控練習,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轉眼間,一週過去了。
蘇晴的畢業論文已經修改完畢,提交給了導師,只等最終答辯的通知,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蘇阿姨看著蘇陽紅潤的臉色和日漸活潑的性子,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這天晚上,蘇陽確認蘇阿姨和蘇晴都已經熟睡,他深吸一口氣,關掉了電腦。
經過一週的知識儲備和精神準備,他感覺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他盤膝坐在床上,閉上眼睛,調整呼吸,將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寧靜、最專注的程度。
體內的暖流此刻充盈而靈動,彷彿也在期待著他的指令。
“開始吧。”
蘇陽意念一動,那股磅礴而溫順的暖流,開始緩緩地、小心翼翼地朝著他的頭部匯聚。
與修復心臟時不同,這次暖流的行進更為緩慢和謹慎。
蘇陽能清晰地“感知”到暖流如同無數條纖細的觸手,輕柔地包裹住他的大腦。
緊接著,那種奇妙的“內視”感再次降臨,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清晰!
他的意識彷彿化作了一個無形的觀察者,深入到了自己大腦的微觀結構之中。
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神經元,它們像一片深邃宇宙中的星辰,閃爍著微弱的電光;
“看”到了它們之間延伸出的無數突觸,構成了複雜無比的網絡;
“看”到了血液在細密的腦血管中緩緩流淌,為這片神奇的區域輸送著養分。
“這就是我的大腦……”蘇陽心中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
他不敢有絲毫大意,參照著過去一週所學到的知識,開始嘗試進行第一次“優化”。
他的目標並非大刀闊斧地改變大腦結構——那太危險,也超出了他目前的認知。
他選擇從最基礎、也相對安全的方面入手:
一、強化神經元細胞的活性和健康度,讓每一個神經元都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二、優化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尤其是負責學習和記憶的海馬體、以及負責邏輯思維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區域,嘗試增強這些連接的穩定性和信息傳遞效率。
三、輕微地強化包裹在神經軸突外的髓鞘,理論上這可以提高神經衝動的傳導速度。
蘇陽的意念高度集中,操控著暖流,像一位技藝最高超的微雕大師,小心翼翼地對每一個選定的區域進行“微調”。
這個過程比修復心臟要複雜和精細得多,消耗的精神力也更大。
他能感覺到大腦傳來一陣陣輕微的、難以言喻的酥麻感,像是無數只小螞蟻在爬,但不痛苦,反而帶著一絲絲清涼和舒適。
他的“內視”中,那些被暖流拂過的神經元,似乎變得更加“明亮”和“活躍”,它們之間的連接也顯得更加“緊密”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