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吹,就她这手艺,一点儿都不亚于饭店的大厨。
以前在饭店打工的时候,她还真帮大厨出过餐呢。
“你…你做的?”
小奶团子惊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她记忆里、沈久久除了长的好看,似乎并没啥优点,上一世她就是个啥也不会干的花瓶,要不然也不会被陆家人轻易拿捏了。
这么香的东西咋可能是她做的呢?
她还会做那么多好吃的?
劈叉是啥?汉岛又是啥?
小奶团子下意识瘪了瘪嘴。
她才不信。
咚咚咚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沈久久手一抖,筷子上的红烧肉啪嗒掉在了地上。
这个点儿了,会是谁呢?
陆家人?
她心里开始打鼓。
“沈久久,有人在敲门”
“愣着干啥?去开门啊”
小奶团见沈久久呆呆愣愣,忍不住提醒她一句。
这女人前几天摔跤,难道是把脑子摔坏了?要不咋一会儿精明一会儿又呆呆傻傻的呢。
沈久久放下碗,起身从灶台边拿了一根棍子,仗着胆子向门口走去。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她心一横,拔开插销,猛的开了门。
“哎呦……”
门口站着的是厂妇女主任徐文静。
徐文静看着头顶上胳膊一样粗的棍子,身体一颤,碗里的两个大白馒头被抖掉了一个。
大白馒头骨碌碌滚出去老远。
“徐姨?”
沈久久放下手里的棍子,把地上的馒头捡了回来
“徐姨,这么晚了,您咋来了?”
沈久久拉着徐文静的手进了屋,反手关门并插上了插销。
虽然在家属院,但防备心还是要有的。
她主要是防备陆家人。
那一家人拿捏她成了习惯,如今却栽了大跟头,最主要的是连这个月津贴也没弄到手,她担心陆家人出其不意的来报复。
沈久久拉着徐文静坐到了床上。
徐文静侧身,看见床上忽闪着大眼睛的小婴儿,嘴角不由自主的勾起。
这孩子完美继承了沈久久和陆烽的优点,圆圆的脸蛋儿,红嘟嘟的嘴唇,才几天的孩子已经能看出双眼皮,虽然有些瘦弱但皮肤却很白净,长得跟年画娃娃一样。
尤其是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给人一种随时都会开口说话的感觉。
徐文静忍不住伸手点了点小家伙的手心,没想到一下子被小手拉住了,还咧开小嘴儿冲着她笑。
徐文静高兴的不行,亲昵的逗着她。
小肉包也喜欢面前的这个奶奶,不停的配合着她笑。
小家伙虽然第一次见徐文静,但从她一进门就感受到了满满善意和友好。
她的感知力很强的。
“沈久久,这个奶奶是好人,你就放心吧”
“还有哦,奶奶遇到了困难,你得帮帮她呀”
“她以前可是帮过你的”
小奶音奶呼呼的,听的沈久久的心都化了。
她当然知道徐文静是好人,如果她真的需要自己帮忙,她一定义不容辞,毕竟徐姨是她父母的老友,从小到大没少照顾她。
徐文静逗了一会儿小肉包,扭过头拉住了沈久久的手。
“久久,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通知徐姨”
徐文静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她太了解沈久久了,凭她柔弱单纯的性子,如果不是在陆家活不下去,是绝不会还没出月子就断亲,带着几天大的孩子回来的,她一定是吃尽了苦头。
徐文静想到已经为国捐躯的老沈夫妇,想到夫妻俩在大水里的嘱托,内心像刀剜一样的难受。
“徐姨,不难过了,您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经此一遭,我彻底醒悟了,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我还得带着肉包过好日子呢”
沈久久为她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
她说的是大实话。
作为一个未来人,在这个年代生存肯定是没问题的,再说还有小肉包那个小福星呢。
“哦,对了,瞅瞅我,光顾着说话了,我给你带来了馒头,还是热的,赶紧吃”
徐文静说着拿起一个大馒头就往沈久久手里塞。
最近厂里效益不好,大家日子过的都紧吧,这两馒头可是她一家三口将近一天的口粮。
徐文静看着手里的大馒头,脑海片段闪现,眼泪又来了。
在陆家,即便是陆烽每月都寄津贴回来,即便是她已经怀了孕,甚至到她生产,她都没吃上一口白面馒头,也怪不得别人,谁让她心软好骗,又没脑子呢。
每次她脑海里记忆涌现的时候,她都要骂上原主两句:傻缺二百五,活该,自作自受!
“徐姨,看,我有吃的,是我自己做的”
沈久久端起桌子上的大海碗,伸到徐文静面前。
她忍着笑,因为脑海里出现了李桂芬发现肉消失不见,气的暴跳如雷的模样。
徐文静看着碗里的东西,疑惑了。
她伸手摸了摸,还是热的。
这孩子啥时候会做饭了,而且看着做的还不错。
虽然老沈夫妇都是做饭的好手,但这孩子自小养的娇,别说下厨了,出嫁前甚至连家务都没做过。
一定是在陆家活不下去被迫学的。
徐文静一想到沈久久在陆家过的非人生活,心里就忍不住的自责。
“徐姨,来尝尝”
沈久久夹起一块肉放到了徐文静的嘴巴里。
红烧肉甜滋滋,软糯糯的,在嘴里一抿即化。
徐文静不住的点头。
二人说了好一会儿话,徐文静忽的叹了口气,然后起身要告辞。
她明天还要去省城拜访制衣厂的领导。
沈久久忽的想起了小奶团子的话。
“徐姨,您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么?咋愁眉不展呢?”
她拉着徐文静的手,关切的问了句。
自她记事起,徐文静就是个要强的,如果不是火烧眉毛,她绝不会展露出来。
徐文静微微皱了下眉头,又叹了声。
她心里的大石头已经压的她快喘不过气了。
“咱们纺织厂出了一些问题,积压的布料销不出去,工人们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再这么下去,估计大伙都要饿肚子了”
徐文静脸上一片难过。
纺织厂设备老旧,织出的布匹花样单一,很多制衣厂都嫌 跟不上潮流,已经不下订单了。
原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也刮起了一股流行潮——港台风。
南方沿海城市最为突出,这趋势今年也影响了北方,尤其服装行业。
沈久久看过很多年代剧和年代文,对这个特殊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随着这股港台风的流入,使得一部分地区极速发展,同时也让个别地区陷入了生死循环。
她脑海里忽然涌现了一个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