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现在在华国首都机场的唐亦雪,身上一共只有100英镑了,也就是156块钱(当时1英镑兑1.56rmb),这看上去在1992年的华国是很多的。
但是唐亦雪还需要去华国政府申请国籍,还需要自己租房子住,她暂时找不到工作的话,这些钱很快就会花光了。
而且申请国籍这个事情,唐亦雪心里挺没底的,她那时候还是婴儿,按理说她寻亲应该是在英国的华人群体去寻,但是孤儿院在接收她的时候,就已经登过报了,结果就是了无音讯。
后来院长夫人有说过,当时正好是发生了骚乱,还出现了多次爆炸事件,唐亦雪的家人应该是在那次骚乱中和唐亦雪走散了。
华国和英国是1972年建交的,发现唐亦雪的地方也是当时那些华国人来这边进行短暂的工作的居住区,种种痕迹说明,唐亦雪可以回华国试试寻亲。
唐亦雪和005琢磨过,其实寻亲就是个借口,重点是能在华国得到一个长久的签证,这样的话,她就能多在华国待着了。
唐亦雪准备看看移民局怎么走。
正准备动身时,唐亦雪身边一直拿着个相机到处拍拍拍的男人拦住了她。
“小姐,请问您叫什么,是哪里人?”
唐亦雪看着穿着花衬衫喇叭裤的中年男,皱眉:“你问这个做什么?”
男人掏出一张名片,自我介绍:“鄙人陶泽,是北京电影厂的摄影,我们最近在筹备一个新的电影项目,您看起来很适合我们这个项目。”
唐亦雪接过名片:“我叫唐亦雪,我从英国来的。”
陶泽没想到是这个答案:“是留学或者出差回来?”
唐亦雪:“我从小在英国长大,回来寻亲的。”
陶泽一下子犯了难,虽然吧,电影厂没说不能接受外国国籍的女演员,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就不能启用,用了一个不好还要被扣个大帽子。
但看着眼前的唐亦雪,陶泽还是舍不得,他们这个项目找女演员找很久了,难得找到一个完美符合编剧要求的人选,这让陶泽如何能舍弃。
最终,陶泽还是说:“唐小姐,我们明天下午2点会在海淀区北京电影厂进行海选,到时候你带一份简历,简单写一下自己的基础信息就行。”
005激动:“哇,宿主快答应呀,没想到一到华国就碰上了电影试镜机会!”
唐亦雪:“我是外国国籍也没关系吗?”
陶泽迟疑:“唐小姐,我说实话,还是有点关系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可以在试镜里面表现优异,我们电影厂也会公平地给予机会。”
唐亦雪听懂了,这意思就是如果想要成功必须给超过所有试镜的人的表现了。
“我可以先问问是什么样的角色吗?”
对于这个问题,陶泽到没有觉得是保密的,不能说啥的:“是一个民国的真实人物,一个京剧家,有名的大青衣。”
陶泽又举了举手里的相机,说:“我可以给你拍几张照片吗?我得拿回去给我的伙伴们看看。”
唐亦雪对于这种要求,当然是同意的。
陶泽就在唐亦雪的四周“咔嚓”“咔嚓”地拍,旁边经过的人看到这幕,还以为是有什么大明星来了,站在旁边看着热闹。
唐亦雪被这样围观,还是有些不适应的:“可以了吗?”
陶泽越拍越高兴,肉眼看唐亦雪确实是好看,结果用相机拍,更好看了!这就是传说中的cinema face 电影脸。
华国的电影在90年代之前偏爱圆润如玉盘的脸型,但是受到香江那边的影响,又开始风靡港风美人,明艳大气的长相,但是内地的电影人们就开始琢磨了,那什么样的长相是我们内地电影的象征呢?
首先肯定要上相,要在摄像机里面比现实还要好看,其次脸上的皮骨要紧贴,要可以梳大光明,有着好看的额头。最后就是五官要按照西方传来的黄金比例1:1.618分布,换咱们的老话就是符合三庭五眼。
现在不停拍着唐亦雪的陶泽觉得自己是真的捡到宝了。
唉,要不是唐小姐的国籍有问题,不然他就直接去建议唐小姐演得了,还用什么试镜啊。
陶泽看看时间,跟唐亦雪告别了,又拿着相机跑了。
一个一直围观的老太太,走过来:“你是明星吧?给我签个名吧!”
唐亦雪一惊,这是啥发展:“不是,我不是什么明星。”
老太太不信,说:“那刚刚那个小伙子一直拍你,你别哄我老了不懂,你肯定是明星,你那么好看,怎么可能不是明星。”
眼看着四周的人听了老太太的话,准备围上来,唐亦雪立刻推着行李跑了。
“哎,女明星给我签个名啊!”身后还有一些人起哄。
唐亦雪羞红着脸离开。
海淀区北京电影厂的一个平房中。
一群人吞云吐雾,挠着头,抓着自己头上为数不多的头发,各个愁眉不展。
一个体格强壮的男人站起来拍着桌子:“我说,就随便挑一个得了,这都多少天了!再不开机,咱这经费都得被被撤了!”
有人有相反意见,说:“话不是这么说的,这可是主角,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你就是拍了,也得玩完儿。”
壮汉王强说:“嘿,那您可给个人选啊,您倒是追求艺术了,您也给个人选,让咱能挑出来啊,现在这些人一个都不合适,这可太艺术了!”
王强烦躁地踢了旁边的凳子一脚。
一个戴眼镜,穿着白衬衫的男子说:“我看不如……还是选那个什么芳吧。只有她勉强合适……”
一头鸡窝头,眼下全是青黑的男子一听这话,抱着面前的本子说:“我不同意,那个许芳不行,她形象倒是符合了,但是听听那一口地方话,一开口,贴了70的形象,直接降到了30。我绝不同意拿我的剧本给她演!”
眼镜男金睿看着鸡窝头男黄岩说:“那你说怎么办,就是你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现在好了,一个都不行,黄岩,我们这个就是个小电影,比不上那些电影厂的大制作,厂里给咱们电影的制作经费都没多少,你应该适当放低要求了!再不开拍,这笔经费,厂里面也很有可能收回去的。”
鸡窝头男黄岩沉默,扯了扯身上的体恤领口,心里真是闷得慌啊。
黄岩看了看一旁一直抽烟沉默的导演张明德:“老张,你倒是说句话啊!”
这是张明德在这行待的第十个年头,以前他做场记几年,又给恩师当了副导演当了几年,现在好不容易可以自己当正导演,导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戏了。
黄岩和他是年少时就认识的朋友,黄岩在编剧上简直才华横溢,要不是他和黄岩是好朋友,这次《大青衣》还不一定会被电影厂拿给哪个二代或者大导演拍。
但是……所有的志得意满都僵在了选角上。按理说《大青衣》是讲民国的一位京剧大家的故事其实找学京剧的就行,或者就是最方便的找文工团的那些跳舞的。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一开始是在那些人里面找的,但是就是不对,那位大青衣原是苏州的一个富商家的小姐,可是家道中落,小的时候跟随母亲去北平寻亲,可是亲没寻到,却被母亲卖到了一个戏曲班。
她成名之后,又被人陷害,不得不南逃,用仅剩的一点积蓄把她苏州的家买了回来,他们要拍的就是这位大青衣待在苏州那处宅院的那段时间。
那时正处在战乱之时,生民动乱,有着这个大背景,这个剧本就不能差。
张明德其实有一些野心,他想要挖掘出新人,一手给新人捧成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香江都能捧出那么多电影巨星,他们内地差哪儿了,怎么就捧不出?
选了几个月,却只能勉强圈定三个女孩,分别是文工团的许芳、唐群还有京剧演员李芸。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将就,整个剧组都有些泄气,干脆就安排了集体在明天进行最后的试镜。
张明德准备妥协了,门被大力地推开,一个拿着相机的男子高兴雀跃地跑进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