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姐姐,我娘让我来还竹筐。”
“安安,你娘早上买了鸡蛋,你吃了吗?”
“还没有……”
“我就知道她肯定是自己要吃。”
“不是的,还没有煮熟。娘亲昨天还给我们买了包子呢。”
“真的吗?你娘真的给你们买包子了?”
“真的,娟姐姐,可香了。可惜被苏大虎抢走了一个。”
“啊?什么时候?”
“昨天下午啊,好多人看见了。”
“太过分了!可惜我昨天不在家,不然肯定帮你要回来。”
林安郁闷地想,他都吃肚子里了还怎么要回来啊,自己要是像苏小虎那样壮就好了。
但是还是得感谢娟姐姐的好意。
“谢谢姐姐,我娘说抢就抢了,只要不伤着自己就好。我要回家吃饭了。”
“行,吃完饭,俺们去挖野菜吧?”
“好。”
苏月听着这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还挺有意思的,转眼就见林安跑回来。
“娘亲,我回来了。”林安低声回话。
苏月笑着看了看林安,没发现这孩子还有两副面孔呢,在王娟面前那么话唠,回来面对自己却是有点安静。
“好,安安圆满完成任务!洗洗手,我去叫妹妹起床,咱们准备吃饭。”
林安一早上被表扬两次,虽有些不适应,但禁不住嘴角上扬。
苏月进屋正准备叫醒林杏。
林杏已经被吵醒了,她正半眯着眼睛,呆呆的盯着房间,似乎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看见苏月进来猛地睁大眼睛,随即又想起什么,绽开一个甜甜的笑容:“娘亲。”
软软糯糯的声音一下子润到苏月心里头,这有一个真人版的可爱娃娃,可把苏月喜欢坏了。
她一把抱住林杏:“谁家的小妞妞,这么可爱啊。”边说边用用自己的脸蹭了蹭林杏的小脸蛋。
林杏咯咯笑着躲进母亲的怀里。
母女俩一起出去洗了脸,苏月又亲自观摩了一遍林安为妹妹梳头,满足地带着他们吃早餐。
苏月做的鸡蛋饼是用面糊加鸡蛋摊出来的,里面还加了碎青菜和葱花,吃起来又软又香。
吃饭时间,三人谁都不说话。
苏月想着接下来需要做的事,趁天好要把房里的破旧被褥拆洗了,不然真是无法忍受那股子霉味了。
林安想的是赶紧吃完饭去野外找点吃的,照亲娘这种吃法,估计过不了几天三人就得重新饿肚子。
林杏:好香啊,好好吃,真希望以后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饼。
吃完早饭,林安找到篮子对苏月说:“娘亲,我要和娟姐姐去挖野菜。”
林杏平时都是提着一个小号的篮子,跟在哥哥屁股后的,今天却有些犹豫。
既想和哥哥一起,又想和娘亲一起,提着个小篮子皱着眉头,跟哥哥走两步再看看娘亲退回一步。
苏月好笑地看着小丫头纠结的模样,想起早上听到的谈话,知道林安是和王娟约好的,便没有反对,只是问他:“去哪里挖,离家远不远?”
“不远,我们去后山上。”
后山?
苏月望了望不远处苍翠的大山,一般原始大山都藏有无限宝藏,能吃的能用的都等着人类去发现。
苏月想起厨房的柴不多了,便打算跟着几个熟悉后山的孩子一起去一趟,顺便看看幸运之神能不能降临。
“娘和你们一起去,顺便拣点柴。”
林安闻言有些惊讶,就见苏月背起脸背篓,拿起了刚磨好的镰刀。
林杏一听高兴坏了,娘亲从来没有去挖过野菜,也没有见她上过山,更没有和自己一起出去过。
跑过来拉过娘亲的手:“娘亲,我带你去山上,我认识路,山上还有甜果子呢。”
三人收拾妥当,林安拿着小篮子小铲子,带着妹妹,领着娘亲出门。
出了门,林安冲着隔壁喊了一声:“娟姐姐。”
话音未落,便见王娟提着一只篮子匆匆跑来。
王娟和林杏一样,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小髻,不过王娟头发较黑,还扎着红色的头绳,一张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是很健康的孩子。
她跑到近前,抬眼望见苏月,一张明媚的笑脸愣住了。
苏月瞧着这十岁小姑娘神色变换迅速,心中暗自好笑。
“走吧。“苏月拉起林杏的小手,朝后山出发,王娟难以置信的望着苏月的背影和林安说话。
“安安,你娘也去吗?”
“是啊,娘亲也去。对了,娟姐姐,我们早上吃鸡蛋了。”林安还不忘为娘亲正名。
王娟瞪大了眼睛:“真的吗?”
完了又故作老成的说:“那敢情好,你娘也总算是懂事了,希望她以后不会再饿你们了。”
苏月在前边听着他们嘀嘀咕咕的声音,不由勾了勾嘴角。
村里孩子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山挖野菜,临近山脚的地方已经是光秃秃的了,剩下的都是不好吃,不能吃的。
于是,几人沿着蜿蜒小路继续向深处探寻。
一边走林安还一边给苏月普及知识,自己娘亲没有上山挖过野菜,也不知道认识不认识野菜,自己只能辛苦多说一点了。
“娘亲,这座山叫大雁山,那一座叫小雁山。”苏月望着林安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远处一座和这座山相连的山脉,不过稍微矮一点。
“娘亲这是车轮菜,这是灰灰菜……”林安小嘴巴巴个不停,小林杏急的不行,拉着娘亲的手:“娘亲娘亲,我也知道,这是黄黄苗。”
苏月笑着摸摸小丫头的发包:“你们都很厉害,知道的真多。”
王娟满头黑线的望着母子三人,这种谁都知道的东西也要不停地说吗?
三人边走边找,但收获甚微,几人只好继续的往上走。
抬头看到王小毛背着一捆柴,从林中走出来,看到四人停了下来。
王小毛没想到能碰到苏月他们,他从林家墙上掉下来磕破了膝盖,一瘸一拐回了家,怕被奶奶发现,便隔着院里跟奶奶说了一声上山砍柴就走了。
村里孩子上山是常事,再说王小毛十一岁了,他奶奶也没多想。
林安上前打招呼:“小毛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