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得不到任何回应,我指甲掐进掌心,强忍住不然眼泪流出,转身离开。
心死了,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情谊不再值得我留恋。
次月上班第一天,公告栏新贴的红头文件就像炸开的火药桶。
白纸黑字赫然写着小郑由于新项目数据显著,能力卓越,升任创新部总监。
办公室一片哗然。
同事们议论纷纷:
“早说了小郑背后有人!”
“解散了一个运营部,成立一个创新部,人都放小郑那了,这分明是给嫡系部队腾地方!”
“可不是,这招真是高!”
“蒋总监现在成光杆司令了,光挂了个名,以后活都只能自己一个人干咯。”
余光里,几双眼睛装作若无其事地扫过来,又迅速挪开。
我定定地坐在座位上,看似一动不动,思绪早就碎成玻璃渣,每一片都扎得脑仁发疼。
进公司整整七年,我从运营专员熬成运营总监。
多少个深夜在办公室对着电脑修改方案,连结婚纪念日都在开紧急会议。
而小郑,那个才转正的新人就已经和我平起平坐。
公司甚至为了给小郑铺路,直接架空我。
原来在这场职场博弈里,我的七年青春,不过是他人上位的垫脚石。
想到这些,我感觉胸腔里翻涌的委屈与恨意几乎要冲破喉咙。
一天深夜,我加班到凌晨,准备离开时发现办公室的门被反锁了。
我给行政部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站在空荡荡的走廊里,看着紧闭的办公室大门,我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
这些接踵而至的恶意,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死死困住,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挣脱。
大哭一场后,我反而冷静下来,拨通了110。
警察解救了我。第二天行政解释,是新来的清洁阿姨不懂门锁操作,在误以为公司没人后不小心反锁了。
我清楚这不过是行政的借口,也不可能去刁难阿姨。
如果仅从公司换工位、增加工作量、绩效打低分这些骚操作,我根本无法做出有力反击。
作为在新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运营总监,我决定发挥专业优势,从工作流程中寻找公司违规的证据。
我注意到小郑负责的新账号孵化项目数据异常。
凭借过往经验,我通过公司内部系统调取了这些账号的运营日志.
发现所有新账号在发布内容后,点赞、评论数据就呈爆发式增长,且互动用户的头像、昵称、发文时间都有着相似规律,明显是刷量痕迹。
顺着数据源头,我找到了公司与刷量平台签订的合作协议电子档。
发现母婴账号的合作品牌方合同里,明确要求账号需保证真实粉丝量,这与实际刷量操作形成鲜明矛盾!
我将这些关键信息一一截图保存,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备份了服务器里的原始数据。
某次去仓库取资料时,我意外听到策划部同事的对话。
原来为了营造 “母婴账号真实感”,公司在城中村租了一间民房,雇兼职演员扮演母子拍摄日常。
“妈妈”是假的,“婴儿”也是假的,两者根本没有血缘关系!
更离谱的是,为了节省成本,所谓的 “婴儿辅食”全是道具模型,“宝宝开心进食”的画面,不过是后期配音的效果。
身为新手妈妈,听到这些简直让我怒火中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