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監的通報聲,眾人紛紛朝著御花園的入口看去。
直到以太后為首的一行人出現在御花園之中,眾人紛紛福身行禮。
“參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齊亦瑤亦是在眾人之列。
雖然很是好奇真正的太后和皇后都是長什麼樣子的,但是她還沒有蠢到抬頭去看。
“平身,入座吧。”
“謝太后娘娘。”
眾人恭順的謝恩,隨後走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坐下。
這時候齊亦瑤才能看到,坐在不遠處正中央的太后。
當今皇上登基不到十年,太后自然也不是很大年紀。
按照齊亦瑤的猜測,約莫是五十出頭的年紀。
不過在宮中養尊處優,保養得好,看起來也就四十幾歲的樣子。
一身華服雍容華貴,面上的笑容讓太后看起來多了幾分和藹慈祥。
皇后看起來雖然不是美得驚豔,但是氣質溫婉典雅,很有一國之母的風範。
太后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圈在場的人,隨即面帶微笑的開口。
“前幾日哀家見這御花園之中的花開得甚好,便想著邀請各位夫人和府上姑娘來一同觀賞,不必拘束。”
太后說是這麼說,但在場的哪怕是皇后也不敢真正的放鬆下來吧。
“是。”眾人齊聲回答。
許是見眾人有些放不開,坐在太后身旁的皇后便率先緩和氣氛。
“母后,您看這些小姑娘們個個出落得這麼標緻,朝氣蓬勃的,看得臣妾都覺得自己年輕了幾歲呢。”
“是啊,哀家的感受也如同皇后說的一般,看來日後咱們要多邀一邀這些活潑的小姑娘才是。”
太后對於皇后的這番話語很是滿意。
既是在緩和眾人的緊張,也算是給她今日的目的做了一個極好的鋪墊。
只不過太后的話在某些嬪妃看來,又變了些意味,開始擔心太后是不是又想給皇上充盈後宮了。
隨著太后的話音落下,人群之中便響起了一句句恭維的話語。
無非都是在說太后本就年輕,風華正茂之類的話語。
對於這些恭維,太后早就習慣了,笑呵呵的接受著,目光卻不停的在人群中來回掃視。
打量了一圈之後,目光在孟氏身邊的齊亦瑤身上停下。
坐在下首的淑妃從開始便一直在注意著太后的一舉一動。
看到她的目光落在齊亦瑤身上,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齊夫人身邊的那位姑娘哀家看著眼生,不知是…”
孟氏見太后點到自己,趕忙站起來回話,一旁的齊亦瑤也跟著一同起身。
“回太后娘娘,這是小女亦瑤,此前身子不好,見不得風,鮮少出門。”
“哦?既是齊夫人的女兒,那便是淑妃的嫡親妹妹了?抬起頭來讓哀家看看。”
齊亦瑤乖順的抬起頭,眼簾微微下垂,並未與太后對視。
這些禮儀,即便是她不喜出門,父親還是特意派人來教導過的。
太后細細的打量著齊亦瑤的相貌。
齊亦瑤面帶得體的微笑,彎彎的秀眉似一輪新月,清澈的眸子仿若碧潭秋水一般,靈動有神,膚如凝脂,又如同甘泉一般晶瑩剔透,吹彈可破。
雖說還未完全長開,但依然能夠看出將來定是個十足十的大美人。
初次入宮,卻穿著中規中矩的衣衫,可見是個知進退,懂分寸的性子。
對此,太后極為滿意。
“不愧是左相家的孩子,與淑妃一般好相貌。”
淑妃向來自持美貌,聽到太后這麼一說,即便是在誇讚自己的胞妹,但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僵,不過一瞬又恢復正常。
“臣女多謝太后娘娘誇讚。”
齊亦瑤並未因為太后的誇獎表現出十分得意的模樣,反而不卑不亢的向太后謝恩。
這並未讓太后不喜,反而令她覺得這個孩子是個有氣度的,心中更是滿意。
“好孩子,來哀家身邊,讓哀家好好看看你。”
太后的話音一落,在場許多夫人小姐的面色都微微一變。
尤其是那些適齡的閨閣小姐更是羨慕不已。
她們入宮這麼多回,鮮少有人得過太后誇讚。
憑什麼這個齊亦瑤頭一回進宮,就得太后如此青睞?
她們自問並不比齊亦瑤差。
在一眾貴女羨慕嫉妒恨的眼神中,齊亦瑤乖順的走到太后身邊,被太后拉到身邊坐下。
太后和藹的詢問著齊亦瑤的各種喜好,齊亦瑤皆是寵辱不驚的回答。
而太后滿意的模樣被一眾貴女看在眼中,更是咬牙切齒。
一場宴會,齊亦瑤因著太后的舉動,狠狠的拉了一波仇恨值。
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齊亦瑤還是想不通太后今日為什麼會對頭一次見面的自己這麼熱情。
直到一道賜婚聖旨下來之後,齊亦瑤才恍然大悟。
“母后,臣妾的小妹,可還合您的心意?”
此時,淑妃正端坐在太后的宮中,語氣略帶一絲討好的意味詢問道。
“尚可,你且先回吧,哀家自有打算。”太后並未給出最終的決定。
淑妃心裡雖有些失望,但也不能違抗太后的命令,只好心有不甘的退下。
“是,臣妾告退!”
等到淑妃離開之後,太后才拿過一旁的紙條,看似漫不經心的詢問身邊候著的常嬤嬤。
“你覺著,齊家這位六姑娘如何?”
常嬤嬤跟在太后身邊多年,知曉太后若是不滿意,是絕對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但是身為奴婢,許多事情哪怕心知肚明,也不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
“老奴覺得這位齊六姑娘大方得體,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
常嬤嬤斟酌片刻,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哀家也覺得不錯,至少今日看來,是能夠配得上哀家的宸兒,欽天監算了她與宸兒的八字,也是極為契合的。”
太后毫不吝嗇的說出自己對齊亦瑤的滿意之處。
但眼眸中散發出的思慮,顯然是另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