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5章

“罢了,望大帅与末将共禀陛下,恳请户部再筹粮草,务必保全这十几万大周子民。”

英国公闻言,向史鼎施礼。

“我代城外子民谢过侯爷。”

史鼎摆手推辞。

“此皆陛下之恩,末将岂敢居功。”

“坚壁清野乃既定之策,新粮草到位,行事更顺。”

“末将已竭力,国之重任,拜托大帅了。”

言毕,史鼎起身,向英国公深鞠躬。

英国公速扶史鼎。

“我辈世代受皇恩,为国尽忠,既是责,亦是本。”

“我虽无必胜之握,却有与北疆共存亡之心,侯爷宽心。”

时光流转,十二日奔波后,京都勋贵子弟终抵北疆前线。

此刻,诸多勋贵子弟尚未察觉局势严峻,以为前路已铺好。

他们以为北疆之行不过虚晃一枪,只需在大营虚度时光,待蛮族退却便归京都。

在他们看来,此行不过远程公费游历,与平日郊游无异,仅是路途稍长。

此刻,他们仍饶有兴趣地私语,欢声笑语。

不久,一中年武将率军至大营前。

命人移开拒马,策马至众人前。

“军营重地,禁喧哗,保持肃静。”

“我乃北疆行营司隶校尉程始,奉大帅之命,迎各位入营。”

“各位身为勋贵之后,七律五十四斩应已熟知。”

“大帅治军严明,望各位自重,严守军令。”

“此刻未时初,诸位远道而来,稍后我的手下将引各位至营帐歇息。”

“申时,请大家务必到帅帐集合,军令严明,不得违背。”

“出发,进驻营地。”

程始一声令下,众人跟随士兵陆续进入营地。

营帐分配完毕后,众人得以稍作休息。

贾珣在营帐内整理装备,他体魄强健,连日奔波未见疲惫,依旧精神饱满。

顾廷烨看着贾珣,赞叹道:

“贾兄,你的身体真是硬朗如铁。”

“大家都因旅途辛苦而消瘦,你却毫无影响,真是令人佩服。”

贾珣微微一笑,回应道:

“顾兄,与我们即将面对的困难相比,这点奔波算不了什么。”

“若这点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打仗。”

顾廷烨苦笑回应:

“贾兄,我感觉我们都是被形势推着走,而你进军营后,却似乎如鱼得水。”

贾珣放下装备,笑道:

“顾兄,你我家境相似。”

“此次从军虽险,但也是我们的机会。”

“今天就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时候,我岂能不开心。”

顾廷烨闻言,深表赞同:

“确实,我们虽是嫡子,但境遇未必比受宠的庶子好。”

“此次若无军功,恐怕一生庸碌。”

“贾兄见解独到,我自愧不如。”

贾珣淡然一笑。

“好了,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吧。”

顾廷烨点头,随即疑惑问道:

“贾兄,以往荣国府的琏二爷总与我们同行,为何入营后却分开了?”

贾珣轻轻摆手。

“顾兄无需多问。”

“我那琏二哥,在家中的境遇与我们大不相同。”

“想必荣国府已为他安排妥当,此刻应是去拜访军中熟人,为将来打算了。”

时光匆匆,转眼便至申时,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休整,勋贵子弟们精神抖擞,齐聚帅帐前。

整队后,帅帐亲兵开始点名。

“东平郡王府穆安。”

“到。”

“北静郡王府水元。”

“到。”

……

“宁国公府贾珣。”

“到。”

……

数百名人员点完名后,北疆行营的元帅英国公走出帅帐,亲兵连忙靠近。

英国公扫视亲兵,询问:“点名情况如何?”

亲兵回答:“大帅,勋贵子弟名册上是363人,实际到场361人。”

英国公面露不悦:“谁没到?”

“魏其候府的窦明和定远侯府的江流未到。”亲兵答道。

英国公扫视在场众人:“你们皆为京都勋贵之后,有的还是我的后辈,父辈祖辈多与我共事。

但进军营,只认军法,不认私情。

今日也让你们见识一下北疆行营的治军之道。”

随即呼唤:“来人!”

数名亲兵迅速上前行礼:“卑职在此。”

“立即将窦明和江流带到帅帐前。”英国公命令。

“卑职遵命。”亲兵随即离开。

队列中,顾廷烨对贾珣表示疑惑:“窦明和江流怎会如此糊涂?我们初入军营,应谨言慎行。

他们首次集合就缺席,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贾珣摆手:“军棍还是小事,他们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顾廷烨惊讶:“不至于吧?窦明有魏其候府撑腰,与太皇太后有旧交;江流的母亲是太上皇的宁康公主。

英国公为了树立军威,也不至于对他们下手那么重吧?”

贾珣摇头:“军法如山,集合不到,按律当斩。”

顾廷烨反驳:“你是说,英国公真要斩他们示众?”

贾珣点头:“此战关键,不严治军,何以取胜?顾兄,等着瞧吧。”

不久,英国公的亲兵带着睡眼朦胧的窦明和江流来到,两人即便被押,仍骂骂咧咧,亲兵不为所动,直接将他们带到帅帐前。

两人正僵持不下,突遭亲兵踢中膝后,痛楚难忍,瞬间跪伏。

英国公冷静地审视着他俩,问:

“窦明、江流,可是你们?”

面对英国公,二人终显畏惧。

窦明慌忙解释:

“大帅,非有意不敬,只因连日劳顿,实在疲惫至极。”

“故而多睡片刻,误了集合,望大帅宽宏大量。”

江流急忙附和:

“确实,大帅,我等无心迟到,望能宽恕。”

英国公对他们的辩解不为所动。

“无需狡辩,此次贵族子弟三百余人,仅你二人迟到。”

“军法如山,军正,依律,二人当如何处置?”

军正,这位掌管军法的武官,闻声而出。

“回大帅,呼名不应,点卯不至,此为怠慢军务,依法当斩。”

英国公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窦明与江流。

“窦明、江流,生要清白,死亦要有价值。”

“来人,将二人押至辕门,斩首示众。”

窦明与江流闻言面色惨白。

江流急切喊道:“大帅,我母亲是宁康公主,你不能杀我!”

窦明亦紧跟其后:“大帅,太皇太后乃我姑祖母,请手下留情!”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恳求,英国公皆不为所动,只是轻轻一摆手。

亲兵随即押着二人前往辕门。

不久,两声惨叫响起,众人皆明,二人已命丧。

此刻,众人对军营的严酷有了初体验:违抗军令,性命堪忧。

英国公望着众人惊恐的神色,颇为满意。

“违抗军令者,已受军法严惩。”

“本帅望你等严守军令,以免死后累及家族。”

“接下来,忠静候与宁远侯将安排任务,务必听从。”

“末将遵命。”众人连忙拱手应承。

英国公转向忠静候史鼎与宁远侯顾颜开。

“接下来,有劳二位侯爷了。”

“大帅放心。”顾颜开与史鼎连忙答应。

英国公随即回帅帐,而史鼎与顾颜开则开始部署任务。

四位郡王之子被分配了一个轻松的任务,每日巡视北疆行营。

在八位国公府中,除贾珣之外,其余多被委以运输后勤等低风险职务。

当分配至贾珣时,他走至两位侯爷前。

顾颜开查看其任务,脸色骤变。

“宁国公府昭武校尉贾珣,入斥候营,率一千轻骑深入北境草原,清除毗邻蛮族部落。”

听闻贾珣的任务,众人皆惊愕。

史鼎忍不住拉顾颜开到一旁私语。

“宁远侯,这是为何?”

顾颜开同样不解。

“忠静侯,我也不清楚。”

“或许是监军太监的决定。”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