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民一走,潘明秀招手喊来了服务员。
“同志,把你们这儿的拿手菜都给我来一份,打包带走。”
“另外红烧肉来两斤,酱肘子来一个,烧鸡也来一只。哦对,再给我装五斤白面馒头。”
“别的菜你看着做,预算就这七百块钱。”
她已经想好了,她买的这些所有东西,到时候雪灾的时候还可以高价卖出去,又能赚一笔。
服务员态度极好,跑的飞快。
潘明秀付了钱,一趟趟提着沉甸甸的包裹走出饭店,找个没人巷子收入空间。
这趟市里来得值。
她不打算亏待自己,找招待所?那地方一股子霉味,床板还硬。她准备找个好点的旅馆,睡一觉。
刚拐过一个街角,她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蹲在路边,面前铺着一块塑料布,上面摆着几个鼓囊囊的白色布袋。
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校服,扎着个马尾,脸蛋冻得通红,一双眼睛却又黑又亮。
潘明秀本来没在意,可刚走过去两步,脑子里就响起了声音。
【检测到木薯制品,品质上等。预计收购单价三十元/斤。】
三十块一斤?
潘明秀的脚步一下子就顿住了。她猛地回头,视线落在那几个布袋上。
她又仔细打量那个小姑娘。
潘明秀一共生过四个孩子。
老四一生出来,就说是死胎了。
因为太过难过,所以她就领养了老四刘建红。
说起来,要是她的亲生女儿还活着,也该有这么大了。
这眉眼,这鼻梁……她在哪儿见过?
潘明秀在脑子里飞快地翻找着上辈子的记忆。
报纸!对,是报纸!
顾雨凡!
明年,也就是一九九六年的高考状元!
也是十年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是国家重要的科技人才。
潘明秀记得清清楚楚。
可这个时间点,她不应该在学校里埋头苦读吗?怎么跑到这街边卖东西了?
潘明秀提着东西走了回去,在小姑娘的摊子前蹲下。
“小姑娘,你这卖的是啥?”
顾雨凡看到有客人,立马站了起来,有些拘谨地回答:“大姐,这是木薯粉。自家做的,干净。来点么?”
“咋卖的?”
“五毛钱一斤。”
潘明秀心里盘算了一下,五毛钱收进来,三十块卖出去,这中间的差价,够她发一笔小财了。
“你这儿有多少?我全要了。”
顾雨凡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带着点不敢相信的惊喜:“大姐,你真全要?”
“嗯,全要了。”潘明秀点点头,一边看着她,一边问道,“看你年纪不大,咋不去上学,跑这儿来卖东西?”
顾雨凡的脸微微红了一下,手脚麻利地开始称重,嘴上回答道:“在上学呢。我念高三,学校免了学杂费,但生活费得自己挣。”
她说话的语气很平静,没有抱怨,也没有自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潘明秀心里对这姑娘又高看了一眼。
“你爹妈呢?”
“我养父几年前去世了,奶奶不怎么管我,所以现在家里就我一个。”
“养父?”潘明秀问。
顾雨凡点头:“是的。”
她不想说更多。
潘明秀没再多问。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很快,五十斤木薯粉就都称好了。
“大姐,一共五十斤,您给二十五块钱就行。”顾雨凡拍了拍手上的白灰,脸上带着感激的笑。
潘明秀从怀里的小布包里掏出一张一百的,递了过去。
“给。”
顾雨凡一看那张大票,吓得连连摆手:“大姐,这太多了!我找不开。”
“不用找,都给你。”
顾雨凡连连摆手:“不用这么多的。”
“拿着,我给高价是有原因的。”潘明秀把钱硬塞到她手里,“我还要,要很多。你这儿还有吗?”
顾雨凡愣住了,捏着那一百块钱,手足无措:“没了……家里就这么多了。”
“那你知道去哪儿能进到货吗?”潘明秀继续追问,“我也不让你白跑腿。你帮我联系货源,送过来。不管进价多少,我都按两块钱一斤跟你收。中间的差价,算你的辛苦费。”
两块一斤收?
顾雨凡彻底懵了。她卖五毛一斤,都得在这冷风里站大半天。
要是按两块钱一斤算,那能赚不少钱呢!
“大姐……”她瞬间就明白了,眼前这个大姐不是在做什么生意,而是在帮她。用一种不伤害她自尊心的方式帮她。
“大姐……”顾雨凡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我……我不能占您这个便宜。”
“这怎么是占便宜呢?”潘明秀笑了,“我需要货,你需要钱,咱们这是公平买卖。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就帮我多找点货。木薯粉或者新鲜木薯都可以。这东西我要的量大,几百斤,上千斤都要。”
上千斤?
顾雨凡被这个数字给震住了。
“还有,别想那么多。你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比什么都强。”潘明秀拍了拍她的肩膀。
顾雨凡捏紧了手里的钱,重重地点头。
“大姐,你真是好人。你放心,货源的事,我一定帮您办好!我家附近有一家厂子,而且好多家村民都种这木薯!”
“行。”潘明秀很满意,“那你赶紧先回去,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在这见面。”
“好!”
顾雨凡走远后,她才提着五十斤木薯粉拐进了一个巷子里。
【是否买卖五十斤木薯粉?单价三十元一斤。】
“卖,全都卖了!”
几秒后,木薯粉没了。
她怀里又多了一叠现金,整整一千五。
还有小姑娘说她家那边很多人种木薯,家附近还有木薯厂。
要是全都卖给系统!!
又赚一笔。
距离一千万又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