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没有回避父亲的目光。
他迎着那道视线,平静地开口。
“老豆,你忘了,我在香大读的是什么?”
林志强一愣。
香大机械工程系。
这件事一直是他的骄傲。
他一个在刀口上舔生活的烂仔,却养出了一个香江大学的高材生。
可这跟那个能把一艘快艇炸上天的铁疙瘩有什么关系?
“书上教你做那种东西?”林志强的语气里充满了荒谬和不信。
“不完全是。”林超摇了摇头。
“学校的课本里教的是理论。
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爆炸工程学入门。”
他每说一个词,林志强脸上的茫然就加深一分。
这些字他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他一个字也听不懂。
“我只是把那些理论,用到了实践上。”林超的语气很平淡。
“那只是我最近在学校里做的一个课题实验,叫高压容器推进及二次爆炸效应研究,没想到会用在那种地方。”
高压容器?
二次爆炸?
林志强听得头都大了,他粗暴地打断了儿子的话。
“你别跟我扯这些听不懂的。”
他猛地站起来,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一个实验?
你一个实验能把鬼佬的船炸成碎片?
能把人炸成血沫子?
那玩意儿是杀人的东西,是炮!”
林志强猛地停住脚步,转身死死盯着林超,眼睛里血丝密布。
“超仔,你跟老豆说实话。
你是不是在外面跟了什么人?
加入了什么社团?”
这是他最害怕的可能。
他自己从泥潭里爬出来,就是不想让儿子再走他的老路。
他以为儿子是个只懂读书的乖仔,可昨天那一幕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那种面对死亡的冷静,那种制造杀人武器的手段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学生能有的。
看着父亲眼中那混杂着担忧和恐惧的复杂情绪,林超的心里微微一动。
他知道这个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但他只能这么说。
“老豆,我没有。”他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我只知道他们要杀了我们。
我必须做点什么。”
这只是我在学校实验的东西,拿回来本来是想假期进一步完善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只能用来自救。”
林志强沉默了,其实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毕竟这是他的儿子。
他看着眼前这个儿子,突然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感。
儿子的脸还是那张熟悉的脸,但那双眼睛里的东西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种未知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咚咚咚。”
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了。
林志强身体一僵,下意识地朝门口看去。
门被推开,还是之前那个中年军官,他身后还跟着两名持枪的士兵。
干部没有进门,只是站在门口,目光在父子二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林超身上。
“林超同志。”他开口说道。
“船我们已经检查过了。
有些情况需要你配合我们再说明一下。
请跟我们来一趟。”
林志强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他一步上前挡在林超身前。
“同志,我儿子还是个学生,他什么都不知道!”
中年干部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
“林先生,你放心,我们没有恶意。
只是有些技术问题需要向林超同志请教。”
请教?
林志强愣住了。
林超轻轻拍了拍父亲的手臂,示意他安心。
“老豆,没事。”
他跟着中年军官走出房间,林志强犹豫了一下,也快步跟了上去。
车子没有开远,就在院子里的另一栋小楼停下。
他们被带进一个像是指挥部的房间。
房间很大,中间摆着一张长条会议桌,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
房间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
昨天船上那对男女赫然在列。
还有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肩膀上的军衔让林志强眼皮一跳。
那位年轻的尉官也站在一旁,身姿笔挺。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穿着灰色工装,看起来像是研究人员的男人。
房间的正中央的地面上,摆放着三样东西。
那门造型丑陋的土制大炮和那两枚改造过的煤气罐。
看到这三样东西,林志强的心又一次沉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走进门的林超身上。
那位军衔最高的中年人率先开口。
“小同志,不用紧张。
我们找你来是想再次感谢你。
是你救了我们的人,也保护了国家的重大机密。”
他顿了顿,指着地上的煤气罐,眼神里带着震撼。
“也是想向你了解一下这个武器。”
武器两个字他说的有些迟疑,似乎在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义。
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研究人员扶了扶眼镜,迫不及待地开口。
“小同志,我们检查了这两枚炮弹。
设计思路简直是匪夷所思。
利用随处可见的煤气罐作为弹体,填充自制炸药和大量破片,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简单,粗暴,但有效到了极点。”
另一位穿着工装的研究人员也跟着点头。
“我们无法想象,在那种条件下你是如何想到并制造出这种武器的。
根据我们船上的同志描述,一发炮弹就将一艘快艇彻底摧毁。
这种威力已经超出了我们对常规土制炸药的认知。”
林超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已经有了底。
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
一个能提高自己父子的地位,并且能这个时代找到一个最强有力靠山的机会。
林超没有丝毫的隐瞒,将之前对父亲的那套说辞,用更加专业和详细的语言复述了一遍。
他说得越是详细那些专家脸上的表情就越是精彩。
从一开始的惊讶到中途的沉思,再到最后的恍然大悟和掩饰不住的兴奋。
林志强站在一旁听着儿子嘴里那些天书一样的名词,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他完全无法把眼前这个侃侃而谈让一群军方专家都连连点头的青年,和自己那个只会闷头读书的儿子联系起来。
“理论是基础,但要把理论变成现实还需要详细的设计和工艺。”林超看着他们说道。
“如果各位需要,我可以把它的完整设计图和制造流程画出来。”
此话一出,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
那位中年人和几位专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强烈的激动。
“小同志,此话当真?”
“当然。”林超点头。
“好!”那位中年人猛地一拍桌子,立刻下达命令。
“拿纸笔来!”
很快,一张大大的绘图纸在会议桌上铺开,崭新的铅笔和橡皮被放在林超面前。
林超没有丝毫犹豫。
他走到桌前拿起铅笔。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围了过来,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林超的手很稳。
铅笔的笔尖在白纸上划过,发出一阵细微而清晰的“沙沙”声。
他画的不是在研究所里用精密仪器制造的版本,而是一个完全可以用七十年代现有工业水平复刻出来的版本。
钢管的壁厚和材质要求。
底座的焊接方式和加固结构。
煤气罐的改造细节,如何安全地开孔,如何加固罐体防止提前引爆。
还有最核心的火药配比,以及他为了增加威力而额外添加的几种稳定剂。
虽然原料在化学实验室里很常见,但在这个年代却算是极为精妙的配方。
最后是引信。
他采用后世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延时化学引信,取代了粗暴的镁条。
他的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一个个零件图,一个个数据,一个个工艺流程,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那几位研究人员身体越凑越近,眼睛瞪得老大,嘴里不时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叹和低语。
“原来是这样增加膛压的。”
“这个配比太巧妙了,简直是神来之笔。”
“看这个引信设计,简单又可靠,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当最后一笔落下,林超放下铅笔。
一张完整的设计图静静地躺在桌面上。
它丑陋,粗犷,却蕴含着让人心悸的力量。
那位中年人目光从图纸上抬起,死死地盯着林超。
“小张!”他猛地转头,激动地说道。
“马上去708厂!
把王振华那个老家伙给我叫过来,说是我何卫华找他!
让他带上厂里手艺最好的师傅,马上来这。”
“是!”
年轻的尉官挺直身体,一个标准的转身,快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