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入侵,华夏军队在军事之神命令保持不抵抗策略,试图喂饱饿狼,而后大片国土沦陷,有志之士万念俱灰,就连钱穆先生都开始保留文萃,写下《国学大纲》,为复国做准备了。】
【此时正在延安窑洞的先生,不急不躁,用8天时间写下《论持久战》,挽狂然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在战争开始便精准预言到了接下来七年抗战的走向,写下《论持久战》。】
【这不是印成小册子在高级将领间互相传阅,这是发表在大字报上公开发表!】
【也就是说不只是华夏一方的将领可以看,霓虹军官也能看,只要买了报纸,所有人都能看!】
【将一切都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我会如何胜利,你会如何失败!】
【最开始霓虹军方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华夏亡国前的自我安慰。】
【直到后来文章所说之事一次次应验,它们即使不愿相信却也不得不信。】
【最后霓虹军官基本上人手一本,日夜不断琢磨其中内容却找不到破解之法。】
【可谓近代第一阳谋!】
「阳谋最NB的地方是我明明白白写出来告诉你,也不怕你知道,但你就是没办法,只能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失败!」
「笑死,开始不信邪,后面人手一本也没辙,甚至预测到了它们会想要避免失败采取的行动!」
「先生千古!」
霓虹指挥所内,军官成群。
军部对此很是重视,这般伟力神迹面前,不得不重视。
打字机哒哒作响,将天幕所说实时转述军部。
天幕目前只在南京城出现,只能通过打字机做到尽量实时。
山本大佐鹰隼般锐利的眼神环顾众人,“那就让我们看看,是不是像那鬼东西说的这书是否无法破解。”
它不信霓虹积攒半个世纪的家底,压上一切去欺负积贫积弱百年的华夏会输,更不信在一开始便被预言失败。
一开始被预言失败,和其他大国介入是全然不同的两码事,后者尚有缓和挪移空间,前者……绝不可能,一定是假的!
守城士兵望着天幕议论纷纷。
“七年?七年!我们再坚持坚持一定会胜利!鬼子还扬言三个月灭我华夏……论持久战……持久,我好像懂了!”
“你懂甚么?”
“只要坚持,我们一定会赢,我们有四万万人、万里国疆,霓虹那鼻嘎大的小岛,坚持不住!”
“呵!还怪机灵,可你倒是算上它们占了北边的地和我们比如何?”
小战士这下被噎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老兵不再继续笑问后辈,望着天幕感叹。
“这位先生当真奇人,竟在战争开始就能预言后续,莫不是哪位神仙下凡。”
“日夜研读找不到破解之法?说是近代第一阳谋都屈才了!应该是千古第一阳谋!”
天幕继续讲述。
【所有以入侵华夏为目的来读《论持久战》,哪怕把书翻烂也无法想出击败此书作者和他所领导的华夏人民之法;可若真正读懂这本书的霓虹人,则会从敌人转变为同志。】
【这并不局限于小人物,有位霓虹亲王读了此书后大为震撼,由坚信霓虹必胜转为相信霓虹必败。】
【这本成书于1938年的书,即使他在成书当年便已读到,并为此做出诸多防范措施,也无济于事,书中对战争走势的预测分毫不差。】
【也因此他清楚认识到霓虹必败的事实,回到霓虹本岛宣传应当转变对华夏的态度,并推动停战,试图刺杀军方强硬派。】
「我做了很多坏事,但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可惜失败了,最招笑的是被刺杀的看对方是田蝗弟弟,只能把气咽下去,当吃个闷亏作罢哈哈!」
「朕的儿子也通倭……呸,朕的弟弟也通华?」
「陛下何故造反呐?」
“八格牙路!”伊藤秀夫彻底绷不住了,气急败坏掏出手枪对着天幕连开三枪。
这是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作为贵族之上贵族的皇室叛变?
被迫着来到华夏的它算什么?那它们这些人做的这些都算什么?!刑期超级加倍?
入侵华夏的命令是以田蝗的名义下达的,结果亲王站到对面去?这对吗?
地窖中老金一家趁着四下无人回到一楼,默默的听着天幕讲述。
有时感动又期待,有时惊讶,对天幕所讲述的未来充满期待,慈爱的摸摸两个孩子。
他们应该有机会看到,充满鲜花和掌声的世界。
听到论持久战在霓虹军的反响后不由心中暗笑,想到那些耀武扬威小鬼子之后绝望窘境,让他这些天憋在地窖的沉闷心情都舒展了不少。
当听到霓虹有亲王读了《论持久战》后不再支持入侵华夏,甚至想想炸死自己人狗咬狗,不由拍手叫好。
算这个鬼子有点人性。
【霓虹战败递交投降书后,后人分析霓虹战败原因的时候,他们发现霓虹军几乎就是按照论持久战的剧本走。】
【即使霓虹重视,再来一次,结局也不会改变。】
【霓虹虽然很早就清楚华夏的对抗方针,但它当时不愿意相信,也没有人相信华夏人民最后能够打败霓虹人。】
「把自己的计划全盘告诉对手,让对手绝望的看着他的战略一步步实现,没有任何办法~」
「先生一生都在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最不怕被敌人知晓!当你理解了他的思想,你要学我的战略,便不由自主的背叛自己所在的阶级!那时彼此便不是敌人,而是站在一条战线同志了!」
「求求你阻止我!(bushi)」
「霓虹田蝗:俺不中嘞!」
「霓虹鬼子:666,被资本做局了!」
王广海看着天幕,眼神放光,经历当狗没有未来的打击后,他现在重新找到了目标。
算是赎罪,他将作为在敌方的一把刀狠狠刺向霓虹鬼子。
林毓秀看着天幕所说,脑中不由浮现出一道伟岸的背影。
他有雄才大略,有坚定的意志,带领华夏打败入侵者,走到后世那光明璀璨的未来。
这比她从客人那听说的所有英雄故事更加传奇。
她现在迫切好奇这个是谁,此时正值1937年末,距离天幕所说的1938不过一年时间,或许还不到一年,那位先生的著作就将问世。
至此黑暗的时代中有了曙光,人民的眼中有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