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乾清宫中三个大臣对明年建奴攻沈阳,四川即将反叛的消息稍作震惊后便开始提出对策。

方从哲最先起身:

“陛下,臣以为应抓紧选择辽东经略人选,整顿军备。

命四川指挥使司严密监控永宁,并调集钱粮为辽东做准备。”

周嘉谟建议:

“陛下,应立即任命四川巡抚调查安抚奢崇明,不然大明两线开战,钱粮将不可继。”

孙承宗还是倾向于熊廷弼:

“陛下,还是应该尽快审结熊廷弼案,熊经略深知辽东军情,臣以为还是启用熊廷弼稳妥。”

朱由校看着三人,都是老成谋国之人,还没到崇祯后期那种尽是无能之辈的样子。

沉思片刻走下御座。

“周部堂和孙先生稍坐,元辅随朕来。”

说着走向隔壁偏殿。

进入偏殿后,方从哲有些疑惑,等待皇帝开口。

朱由校屏退所有人后,看向这位首辅,郑重的对着行了一礼。

“陛下,这是为何?臣不敢。”

方从哲不明白新皇帝因为什么,立马躲开跪地。

“元辅,朕有愧啊,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朝中党同伐异,外部兵戈不断,恐怕要委屈元辅了。”

朱由校甚至还挤出了一些泪花。

“陛下忧心大明江山,臣当肝脑涂地,为君上分忧乃是臣的本份。”

方从哲依旧跪着。

“元辅,朕想保下熊廷弼,他对阵建奴可能不会胜,但是可以保证不败。”

皇帝说出了目的,又继续道:

“东林党一定会利用红丸案弹劾元辅,朕知道元辅不可能参与此案。

任首辅七年无所作为也不能怪元辅,是神庙的问题,这些朕都知道。“

“但是大明现在需要稳定,所以若明年辽东不能胜,只能让叶向高出任首辅。

他可以暂时调和党争,让朝廷有精力收拾局面,那时便委屈方卿了。”

方从哲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他这些年有多不容易,终于有人理解他了。

还是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此时那些委屈已经不算什么了。

“陛下,臣一定将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好,臣即便致仕回家也会在家中看着陛下中兴大明!

说完俯身一拜。

现在的朝局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会致仕的,临走前被皇帝利用一把也没什么。

看到新皇帝驾驭臣子的手段如此纯熟,方从哲极为欣慰。

朱由校这才扶起这位首辅:

“元辅,朕不会让你灰溜溜的回家的,朕会加封你为太保,以三公之位荣退。”

“谢陛下。”方从哲擦干眼泪。

“去正殿吧,叫一下周嘉谟。”

方从哲离开,周嘉谟进入偏殿。

周嘉谟疑惑,方首辅刚才太奇怪了,难道皇帝要追究红丸案?

朱由校左手拿着刀,看向周嘉谟。

“周部堂,朕读书有一事不明?”

周嘉谟心中惊疑,自己学问并不出名,为什么问自己。

“陛下请讲。”

“诸葛武侯也知道益州疲敝,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一意北伐?”

周嘉谟不敢轻易回答。

“想必以陛下的英明心中已有答案,臣不敢违圣意。”

“哗”皇帝抽出刀,架在周嘉谟的脖子上。

“告诉朕,你还愿不愿意为大明辛劳?

如果你说不愿意,朕马上让你致仕。

但若是你在朝中党同伐异,朕必在大明亡国之前诛你九族!”

吏部实在太重要了,当年顾宪成就是一个吏部考功司郎中,就有能力指挥党争。

这突然的发难,让周嘉谟措手不及,不过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反应还是快的。

他也清楚清楚现在国家是什么样的,也想改变大明。

“臣才疏学浅,不敢自比诸葛武侯,但是若大明亡国,臣定为陛下战死沙场。”

皇帝收刀回鞘。

“好,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来年的京查,朕希望真正拿掉一些庸官、贪官。”

“随朕去大殿。”

回到正殿,再次坐定,皇帝直接开口:

“朕决意三日后朝议熊廷弼之罪,若无确实证据,立即官复原职。

另外把周永春那个老好人和袁应泰都调回来,他们不适合辽东。

再下旨给石柱宣抚使秦良玉,密切关注奢崇明,只要永宁传出要起兵助阵辽东的传言,立即领兵剿灭。

另外命令蜀王移驻重庆,加封朱燮元为四川巡抚,为秦良玉提供支持。

重庆城外出现永宁的一兵一卒,蜀王系全部废为庶人,你们有什么意见?”

孙承宗还在奇怪,另外两人已经起身行礼领旨。

“臣谨遵圣谕。”孙承宗也赶紧领旨。

“元辅和部堂先去忙吧,孙先生留一下。”

方从哲、周嘉谟出宫门后,相视一笑。

乾清宫内,孙承宗不明所以,这么顺利?

虽然和自己想的有些出入,但是也没什么问题。

皇帝看着这位明末名臣,全家都为了大明战死的老人。

这样的人可以无条件信任和拉拢。

皇帝突然哽咽了:

“孙先生……”他喉头哽咽,声音低哑如耳语。

竟起身绕过御案,径直趋至阶下侍立的孙承宗面前,猝然抓住老臣的衣袖。

“朕……我幼时,皇祖爷……他……他……”话未成句,泪已先落。

“他厌弃我们一家,莫说立储,便是出阁读书……也成了妄想。”

孙承宗骤然被帝王之手攥紧,惊得几乎窒息。

万历不喜欢先帝一家,大家都是知道的,没想到皇帝这样的反应。

“朕学识不足,朕…不会当皇帝啊!东林党每日串联,他们都……欺负朕年幼啊。”

“朕从先帝驾崩起,便战战兢兢。

朕最羡慕穆庙,即便世庙不喜,仍然有高文襄公至死不渝的护持左右。

朕若得文襄公,每日也可以安心就寝了。”

孙承宗当即伏地恸哭,誓言:

“臣愿以身当之,必不令陛下受辱!”

嘿嘿,孙承宗这种传统儒家忠臣,这一套连招下来基本就完全搞定。

皇帝擦干眼泪,扶起孙承宗。

“朕有意让先生担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辽东,辽东真的太重要了。”

为了加强孙承宗的地位还说了句:“先生闲暇时进宫教朕读书。”

“臣遵旨”孙承宗立刻躬身领旨。

朱由校就这么演了一通,搞定三个重臣,想必三日后的朝会,应该会很顺利。

把努尔哈赤的两个克星都放在辽东,局面应该不会那么差了。

和孙承宗又商量了一些辽东的问题,结束召见后王承恩进来汇报。

“陛下,养心殿真有银子啊,足足二百万两啊。”

“好,你辛苦了,以后这二百万两就交给你管理,做好账册,先保密。”

这下很多事情就能做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火器和军饷。

阅读全部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