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火箭!我没眼花吧?”
“一千块的火箭?!哪个老板这么豪横?”
“ID是‘TechIsArt’,科技即艺术?这名字有点东西啊!”
“榜一大佬出现了!前排合影!”
“完了,这下主播想不把激光炮搓出来都难了,不然对不起这一千块啊!”
…..
原本纯粹的嘲讽和看戏心态,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千块钱,硬生生砸出了一道裂缝。
就好像一场街头卖艺的杂耍,本来大家都是扔几个钢镚看个乐呵,结果突然有人扔出了一张百元大钞。
性质,瞬间就变了。
紧接着,羊群效应开始显现。
许多抱着“几百块钱看一场惊天大戏值了”心态的观众,也开始跟风扔出小礼物。
“主播加油,给你凑个螺丝钱!”【赠送“气球”×1】
“我倒要看看你今天能不能把牛吹上天!”【赠送“棒棒糖”×1】
….
姜明看了一眼直播面板。
【当前人气值:5128】
【当前震惊值:34.7】
【当前打赏金额:1248元】
人气值因为这波话题性,首次突破了五千。
而震惊值,则是在他讲解完“谐波指纹”和收到火箭打赏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跳跃。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受宠若惊的激动,只是对着镜头,郑重地欠了欠身。
“感谢‘TechIsArt’老板的火箭,也感谢所有打赏的观众。”
姜明顿了顿,换上了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
“现在,我正式宣布,各位都是‘蚊子湮灭计划’的科学合伙人了。”
“我们的经费……勉强够买核心传感器了。”
“科学合伙人?”
“噗,这主播太会整活了,我怎么就成合伙人了?”
“别说,这名头听着还挺带感!”
将观众定义为“合伙人”,这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暗示,瞬间拉近了距离,建立起一种微妙的社群认同感。
姜明不再理会弹幕的调侃,而是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脑海中的系统光幕上。
【系统商城】→【物质转换】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功能。
光幕上,之前兑换的“微型激光发射器”蓝图下属的材料清单,正一一罗列。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高频压电晶体”,后面的兑换价格是【800点数】。
1元等于1点数,刚刚好。
【是否消耗800点数,转换‘高频压电晶体’×1?】
“是。”
姜明心中默念。
【点数扣除成功,物质转换中……转换完成。】
【物品已存放至个人仓库,可随时取出。】
为了掩人耳目,他将手伸进了旁边那个装满了各种电子垃圾的零件盒里,装作在费力地翻找。
“呲啦……咔哒……”
各种电阻、电容、废旧芯片被他的手指拨得哗哗作响。
直播间的观众,只能看到他埋头在一堆破烂里倒腾。
“主播这是在干嘛?海底捞针?”
“笑死,他不会真想从这堆垃圾里找出能用的零件吧?”
“我打赌他下一秒就会抬头说,不好意思各位合伙人,传感器好像找不到了,我们明天再继续。”
就在弹幕疯狂吐槽的时候,姜明的手,从零件盒里拿了出来。
他的食指和拇指之间,捏着一片指甲盖大小,闪烁着奇特金属光泽的薄薄晶体。
在昏黄的台灯光下,那片晶体边缘折射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几何美感,与周围那些粗糙、歪扭的电子垃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姜明将晶体凑到镜头前,展示了一下。
“运气不错。”
“这是我之前从一块废弃的超声波清洗机主板上拆下来的压电晶体,频率刚好在我们需要的工作范围内。”
“卧槽?这也能找到?”
“我他妈……主播这运气是欧皇附体了吧!”
“超声波清洗机?我怎么感觉这玩意儿看着比我家的清洗机高级多了……”
大部分观众都被他这番说辞给唬住了,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东西是凭空变出来的。
然而,观众里,总有真正的行家。
之前那位ID为“房车老炮”的观众,再次发言了。
这次,他的弹幕带着一种毫不客气的质疑。
“胡扯!”
“别把观众当傻子,超声波清洗机的晶振频率最低也是20KHz起步,通常在40KHz左右,蚊子翅膀振动频率才几百赫兹,差了两个数量级,根本不匹配!”
“哈哈,翻车了翻车了!”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这么巧!”
“老炮哥牛逼!专业打假!”
“主播怎么说?继续编啊?”
所有人都等着看姜明怎么面对这个技术性的诘问,怎么圆这个谎。
然而,姜明看到这条弹幕后,非但没有一丝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个赞许的表情。
他拿起旁边一个巴掌大小,布满旋钮和接口的黑色盒子,举到镜头前。
“这位老哥说得非常对,非常专业。”
姜明先是肯定了对方的质疑。
“40KHz的频率确实太高了,根本无法直接用来探测几百赫兹的声波。”
姜明停顿了一下,然后指了指手中的黑色盒子。
“所以我需要用这个,一个简易的信号发生器,对它进行降频和信号调制,把高频信号处理成我们需要的低频探测波。”
“这就好比你有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但你只想用它来切豆腐,你总不能直接抡起刀就砍,你得控制好力道和角度,对吧?信号调制,就是这个‘控制力道和角度’的过程。”
姜明用一个极其通俗的比喻,解释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电子学概念。
非但没被问住,反而借着这个机会,不露声色地展示了更深一层的技术储备。
那位“房车老炮”,沉默了。
直播间里,也沉默了。
之前那些起哄的,等着看笑话的观众,彻底没了声音。
他们发现,自己好像连笑话都看不懂了。
而那些真正对技术有点兴趣,或者本身就是理工科背景的观众,已经从最开始的怀疑,变成了震惊。
“我操……信号调制都出来了?”
“这哥们真不是来搞笑的,他是来上课的!”
“我一个通信工程的,已经跪在屏幕前了,主播这思路太清晰了,完全是教科书级别的项目开发流程!”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这一轮堪称精彩的技术交锋,彻底奠定了直播间的基调。
系统面板上,【震惊值】和【人气值】的数字,开始以一种稳定且持续的姿态,缓慢而坚定地上涨。
姜明不再理会外界的一切纷扰。
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台前,将那片珍贵的压电晶体小心地焊接到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然后开始连接各种线路。
直播间的观众,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看着他将一堆散乱的零件,一点点变成一个精密的雏形。
时间,在专注中悄然流逝。
大约半个小时后,核心的声波索敌单元,终于初具规模。
姜明直起酸痛的腰,长出了一口气。
他没有停下,而是转身从车厢里,又拿出来一个东西。
一个破旧得几乎掉漆的DVD光驱。
这是他从二手市场花十块钱淘来的洋垃圾。
他将光驱放在工作台上,拿起一把精密的螺丝刀,在观众不解的注视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拆解。
外壳、托盘、主板……
一层层结构被他熟练地剥离。
最终,他的动作停在了一个滑轨组件上。
他用镊子,从那个组件里,无比珍视地夹出了一个黄豆大小,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东西。
激光头。
一个功率低到只能读取光盘信息的激光头。
但在今晚,它将成为审判蚊子的利器。
姜明将那个小小的激光头举到镜头前,对着直播间里近万名屏息凝神的“科学合伙人”,平静地宣布。
“好了,最重要的零件到手了,接下来,是亿点点的魔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