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翌日,慈宁宫小花园。

小花园里曲水流觞,奇石罗列,最为夺目的便是那满池亭亭玉立的荷花,或粉或白,清丽脱俗。

时辰尚早,受邀的世家贵女们已在各自母亲或长辈的陪伴下,陆续抵达。

一时间,园内衣香鬓影,环佩叮当,少女们个个打扮得光彩照人,力求在太后面前留下好印象,若能……若能偶遇那位传闻中的陛下,得蒙青眼,那便是祖上积德了。

只是这念头,人人心中有,却无人敢宣之于口。

沈太夫人带着沈云栀到来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直到一些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阿栀的脸,才渐渐响起一些细微的抽气声和窃窃私语。

“那是谁家的小姐?生得真好……”

“好像是沈员外郎家的嫡女,听说从小在庙里长大的?”

“竟有这般颜色?瞧那通身的气派,倒不像小门小户出来的……”

阿栀今日穿了一身淡粉色的织锦襦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清新淡雅。

乌黑浓密的长发挽了个简单的双鬟髻,只簪了一对珍珠发钗并几朵小巧的绢花,脸上未施粉黛,却越发显得肌肤剔透,五官精致得如同玉琢。

她那双清澈懵懂的凤眼,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华美的一切,以及那些珠光宝气的陌生人们,没有丝毫胆怯,只有纯粹的新奇。

这与其他贵女们或矜持、或羞涩、或刻意表现出的温婉大方截然不同,是一种未经雕琢、浑然天成的娇憨与纯美。

太夫人感受到周遭投来的目光,心中微紧,将阿栀的手握得更牢了些,低声叮嘱:“阿栀,跟着祖母,莫要乱跑,也莫要轻易与人搭话。”

祖母知道自家阿栀的性子,担心她被人欺负了。

“嗯,阿栀知道。”阿栀乖巧应声,目光却被不远处一丛开得正盛的紫色绣球花吸引,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番情态落在某些人眼中,却成了上不得台面的证据。

左相之女徐若,今日一身嫣红罗裙,明艳照人,她远远瞥见阿栀,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与轻蔑,低声对身旁的魏大将军孙女魏湘儿道:“空有一副皮囊罢了,听说脑子不太灵光,在庙里养傻了。”

魏湘儿穿着一身骑射装束,眉宇间带着一股骄纵之气,闻言冷哼:“傻子也好,省心。凭她也配进宫?”

她们的声音不大,却恰好能让附近的几位贵女听见,几人交换了心照不宣的眼神,看向阿栀的目光便带上了几分鄙夷。

阿栀在赏花会上和贵女们都不认识,一个人很是无聊,就当祖母去和昔日姐妹交谈时,阿栀好奇的沿着水榭走去。

阿栀绕过一丛翠竹,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似乎是从假山那边传来的。她被吸引,不知不觉偏离了主路,朝着假山方向走去。

阿栀见今日的太阳极好,上去晒晒太阳也不错!

阿栀见假山旁有凿出的石阶可供攀登,便提起裙摆,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她自小在山野间跑动,身手倒也灵巧。

但还是费了好大的力才爬到山上,山顶的亭子里站着一位玄衣男子,光看背影便感觉十分清冷,算了,阿栀心想可以和他一起晒晒太阳,毕竟今天阳光这么好,她也不能自己独独霸占了这个好位置。

阿栀一个人蹦蹦跳跳的就上了凉亭,玄衣男子发觉身后有人,立刻从腰间掏出匕首,转身就抵在了阿栀的脖子上,吓得阿栀“啊!”了一声,玄衣男子发现并不是刺客,而是一个……穿的粉嫩的团子。

玄衣男子冷声问道:“你是谁派来的?到这里做什么?有什么目的?”

因为匕首抵在阿栀的脖子上,阿栀心里害怕,颤颤巍巍的开口:“我……我是阿栀……我和祖母来参加赏花会……我就是想上来晒晒太阳……”一边说着,吓的阿栀眼泪流出来了。

玄衣男子看着眼前的粉嫩团子哭了,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也没干什么呀,就是问了几句话而已,怎么还哭了?他有这么吓人吗?

玄衣男子松开了手上的匕首,语气依然冷淡:“不许哭!又没对你做什么,你哭什么?”

阿栀还是梗咽着“可是你好凶啊!还用刀割我脖子X﹏X”

???割她脖子?

玄衣男子听了皱眉,疑惑至极“要是割你脖子,你现在还有命说话?”

阿栀还是红着眼看着面前的男人,气鼓鼓的把围脖往下拉了拉“喏,你看呀!”

确实,雪白纤细的脖颈上,有很深的一道红痕,可他明明没用力呀,算了,小孩子就是娇气,玄衣男子看着阿栀还是眼泪汪汪,看上去像是被人欺负了一样,可眼睛还在盯着桌子上的糕饼,简直把人气笑了,玄衣男子指着其中一盘糕点“想吃?”

阿栀记得祖母告诉过她,不能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阿栀只好摇摇头,可眼睛在糕饼上还是离不开,玄衣男子坐下,拿了一盘糕,放在阿栀跟前“别看了,吃吧,没毒。”

阿栀自从回了京城,对美食喜爱极了,这比平时的斋饭好吃多了,听到面前的男人说没有毒,阿栀还是没忍住心中的馋虫,伸出小手快速拿了一个,拿完竟还和身边的男人道了谢。

玄衣男子看着阿栀天真烂漫的样子,竟还觉得疲惫情绪有了一刻的放松,女孩眼里满是清澈,对人也毫无防备,更没有尔虞我诈,阴险算计。

玄衣男子看了许久,缓缓开口“你…是哪家的?怎么身边连个丫鬟也没有?”

阿栀想都没想便自报家门“我是沈云栀,我自己偷偷过来的,惜花惜露不知道。”

沈家?玄衣男子(元朔)并不记得什么姓沈的官员,只记得原来有一个沈老太傅还不错,为官清廉正直,可他的儿子是个平庸的人,没做出什么成绩,想必眼前的小姑娘便是沈老太傅的孙女了。

阿栀这才想到还没问眼前的人叫什么呢“嘿嘿,你呐?你人还怪好的,给阿栀糕点吃,还没告诉阿栀你叫什么呢?”

元朔长这么大,可是头一回听到有人说他还怪好的,毕竟他平时都是杀伐果断,无论是前朝大臣,还是后宫妃嫔,无一人敢如此与他说话,每每见他,头恨不得低在脚下回话,哪里有过像这个小丫头这样不懂规矩的。

可不知者不怪嘛,元朔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了阿栀自己的名讳,听到面前男子的名字,阿栀皱着眉头想了好久,才开口讪讪询问着:“元朔?元朔?总感觉有点熟悉呢,好像是在哪里听过诶?”可想了半天,阿栀觉得太费脑子了。

元朔也是一阵无奈,谁说他是家喻户晓的暴君?眼前的小姑娘连听都没听说过呀。

阿栀是个话痨,即使元朔没有问,阿栀还是自言自语的,和元朔聊了好多,自从下山之后,阿栀一个朋友都没有,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给她吃好吃糕饼,还愿意和她聊天的人,阿栀从心里把他当成了好朋友。

元朔今天也出奇的有好脾气,要是往常有人和他这样聒噪,他早把人砍了,可今天不知是怎么了,或许因为小姑娘看起来实在人畜无害,眼神太过干净,元朔听着小姑娘喋喋不休的说着,竟还能感受到惬意。

过了一会,阿栀的婢女惜花便找了上来,看到身边竟有男子,谨慎的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对阿栀小声说:“小姐叫奴婢好找,老夫人在寻小姐呢”

阿栀怕祖母担心,转身向元朔道别“阿朔,谢谢你的糕饼,下次再见啊!”说完,便转身下山去了。

“阿朔”“阿朔”自从母亲死后,就没有人这么叫过元朔了,元朔心里似乎真的有些期待和小姑娘的“再见”了。

阿栀下山找到祖母,被祖母数落了她乱跑,然后阿栀就一直乖乖听话的跟在祖母身边,又去拜见了几位夫人,阿栀才随祖母回家,也忘了告诉祖母遇到元朔的事情了。

傍晚,元朔又被请到了慈宁宫

慈宁宫里当然到处都是眼线,太后也知道元朔今天见了沈家姑娘,所以故意和元朔谈起选妃的事情。

元朔依旧淡淡的,太后又试探着开口:“皇帝今日可遇到了合眼缘的姑娘?哀家做主,招进宫来,皇帝身边也好有个端茶倒水伺候的人。”

元朔这次倒没有强烈拒绝,最后同意太后的建议,给后宫再加五人。

他也知道在太后的宫里,自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太后的眼睛,想必这次应当能再见到那个粉糯小团子了,心里竟是没来由的舒畅。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