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春暖花开季,红肥绿瘦时。
韩庆与尹喜在函谷关外等候,西落西山,尹喜正要劝说韩庆离去,忽见关道外,有长者倒骑青牛而来。
尹喜仔细地一看,长者一袭紫袍,鹤发童颜,精神抖擞,倒骑青牛,平淡中自有韵味蕴藏。
他未见过圣人,只在古籍中探究得一二,古籍曾对圣人有许多描写,千奇百怪,各有不同,曾教他困扰。
今日见了,才知古籍所说,皆为虚妄。圣人便是圣人,无须考究圣人有何征兆,但有缘面见圣人,便知其为圣人也!
见而知之,不过如此。
尹喜正要扯住韩庆,上前与圣人相见,转头一看,韩庆已上前相迎,他不敢停留,紧随其后。
韩庆行至青牛长者九尺外,拜揖礼。
此拜礼有所讲究,须九尺外,拜得此礼,表示‘我已经到了,准备前来拜见您’,若得主人家允许,方可近前再拜。
那青牛长者和蔼笑着,目光落在韩庆身上,似对韩庆很感兴趣,轻轻地点头。
韩庆才敢走到青牛跟前,叩拜而下,磕了三个头,说道:“函谷关司关韩庆,拜见圣人!”
长者自青牛而落,伸手将韩庆扶起,说道:“姬姓,韩氏,贵种也。大人,你何故拜我一贫贱老翁,教我受宠若惊。”
韩庆说道:“不瞒圣人,我与友人喜,曾夜观星象,见紫气东来三万里,浩浩如龙,不可阻挡。故知有圣人而至,日日打扫关道,以迎圣人。”
老子听言,笑道:“你如何知我便是你所等的圣人?”
韩庆答道:“但见圣人,良知自知。”
老子捋须点头,说道:“天地生人才,韩氏庆,人中之才。”
韩庆见老子赞赏于他,心中大石总算落地,暗自松了口气,他见老子,便知老子定是太上老君,于这等大神通者前,他很是紧张。
但太上老君格外和蔼,教他舒缓不少,可他一时之间,还不知道,该怎样拜师于太上老君。
若能拜师太上老君,他的长生,方才真有个着落。
西游世界,太上老君为尊!
那处的尹喜匆匆来迟,做足礼仪,行至韩庆身旁,幽怨不已。韩庆有些心虚,方才见了老子,他一时欢喜,忘得尹喜还在身后。
尹喜与老子交谈,拜见于圣人,叩拜大礼,说道:“函谷关上士尹喜,拜见圣人!喜来迟矣,请圣人恕罪!”
老子说道:“你如何又言我一贫贱老翁乃圣人?”
“喜自幼喜好坟索。通连山、归藏。知八卦董星象。连日夜观星象,见东方紫气,不可阻挡。又见紫气上首有白云缭绕,自东而来,故断定有圣人乃白发身,骑青属之灵自东而来。再有喜友人韩氏庆,有经天纬地之才,铁口直断,圣人当为伯阳。故喜知圣人。”
老子闻言,多看韩庆两眼,再是望向尹喜,笑道:“可塑之才。”
此处韩庆与尹喜接连拜礼,教周围许多路客,士卒向前张望,围在一起,使此处热闹不已,有些士卒路客还跟着朝拜。
韩君子与昔楚大夫尹喜如此推崇,此定是不得了的人。
老子将拜礼之人一一扶起,笑容和蔼,在扶起他人时,会关怀一二,多是家长里短的话儿,全然未有‘圣人’的架子,像是家中长者,教人敬服。
此教路客与士卒无不感慨,能使韩君子与尹喜推崇之人,果然是有德之人。
韩庆见一众皆与老子拜过礼,上前请老子入关,歇息一阵。
老子婉拒,只道将是出函谷关西去。
韩庆作揖再拜,说道:“圣人初临,函谷关民,未有幸聆听圣人教诲,我等亦未能得圣人教诲。望请圣人舍下大慈悲,在关中居住一二日,能教我等听得教诲。”
老子捋须笑道:“果真不是你想留我,而是万民想要留我?”
韩庆一时哑口无言。
老子大笑不止,应下韩庆,说道:“我在关中留七日八时。”
韩庆大喜过望,带着尹喜,迎老子入得函谷关中。韩庆亲自牵着青牛,跟在老子后边,往关中走去,沿途许多下属要来代劳,不敢教司关亲自牵牛,皆被韩庆婉拒。
老子瞧见了,笑道:“我这牛儿,平日娇贵,不喜他人近前,却是喜你,愿教你牵着。”
韩庆与尹喜迎老子入关中,请其入住府中,老子欣然受之。
待入住后,老子坐西朝东,位列主席,韩庆与尹喜在旁作陪,礼待圣人,小心翼翼,不敢逾越。
老子笑道:“不须称我作圣人。如我所观,圣人者,多在列侯之间,而非我一老翁。”
尹喜离席而拜,说道:“圣人。列侯者,多为社稷权谋,在一国一邦间,一城一卒间。列侯者,多出大贤,而非为圣人。”
老子平静的聆听尹喜所言,不为所动,许久后,说道:“如你二人所言,圣人该何为?”
尹喜稍加思索,答道:“圣人无常心,以万民心为心。”
老子点了点头,望向韩庆,说道:“你以为如何?”
韩庆说道:“我与喜有些不同见解。”
老子饶有兴趣,问道:“你有些甚不同见解?”
韩庆说道:“我以为圣人有四,是以无为,虚静,贵生,不争。”
无为。不妄为,不干预,顺应万物自身之规律。
虚静。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
贵生。珍重,涵养自己的生命与精神,不被外物所异化。
不争。以不争之德,使天下归心,行不言之教,而教化万物。
圣人者,与世界同流而不合污,和光同尘。
老子笑了笑,并未对此有过多评价,但谁都能感觉得出来,老子心情不错。
老子说道:“你二人日日清扫关道,以是迎我,终有事情。我今在函谷关留七日八时,承你二人礼待之情,你二人有何所须,尽可与我讲说。钱,权,色,名,你二人所言,尽可得之。”
韩庆闻听,起身离席,倒身下拜,说道:“圣人,弟子有志心向道,望请圣人收我为徒,弟子愿日日侍奉圣人,追随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