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远图曾与之切磋,风清扬对辟邪剑法颇有研究,更赞叹林旋化剑为刀的魄力——在他年轻时,也未必有此胆识。”小子,你认为武功是什么?”
“力量与速度,攻守之道。”
“刀剑有何区别?”
“并无不同,皆是克敌之法。
顺手为要,刀剑皆可。
只要力够强、速够快,使什么都一样。”
林旋这话确是实情,若有超凡之力,闪电之速,何须习武?此界武学本就非为撼动乾坤、超越光速之人所设。
然林旋既非超人,无可仰仗日光无尽提升;亦非闪电侠,并无神速力加持。”力量至强,速度至快”言之轻巧,行之极艰,至巅峰时,寸进皆需机缘。
风清扬闻之却深以为然。
其武学造诣已达化境,早超”气剑之争”,只取实用——善剑则主修剑术,宜气则精研内功。
如令狐冲,重伤之际犹可一剑点瞎十五高手,若论此乃取巧,那内力尽失时败方生、胜任我行,岂能尽归侥幸?然短板亦显:剑法占优却被任我行一喝震晕。”妙哉!少年有此见解。
依你之见,剑法与内功孰重?”
“二者俱重,然内功为根。
若无深厚内力,纵剑法通神亦枉然。
试问风前辈,如何以剑破狮吼功?”
此言显属气宗立场,若封不平在场必当叱骂,风清扬却早已超脱,反引林旋演练武艺,指点其招式衔接之瑕。
林旋刀法熔辟邪剑法、旋风刀法及飞沙走石十三式于一炉,虽存疏漏,然凭其疾速总可先发制人。
此技对庸手或效,遇高手则危矣。
风清扬乃当世招式第一人,经其点拨,林旋刀势顿生圆融之意,隐现连绵不绝之韵。
【风清扬非是工于心计之辈,”人老成精”之说于他全然无验。
纵曾遭算计,数十载光阴足消块垒。
这位剑痴脑中唯有剑道,若无浑厚内力维系,恐早已郁卒。
指点林旋不过顺手,实欲以其为磨剑石砥砺令狐冲。
林旋这老千深谙知足之理——昔年稍越雷池便堕异世,岂敢再生贪念?
待林旋悟毕,令狐冲亦有所得。
二人皆灵慧,当即刀剑相向:令狐冲欲借战悟剑,林旋志在融会贯通,更盼逼出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
寒芒乍现,林旋挥刀直取令狐冲左臂,令狐冲侧身避开,反手一记”截剑式”刺出。”截”意为阻断,论速度令狐冲远不及林旋,若比快攻身法必败无疑。
风清扬思忖片刻,心念电转间已得解法:一剑挡不住便出两剑,两剑不济再添三剑,以连环剑招化解林旋的疾攻。
白云出岫、有凤来仪、金玉满堂、天绅倒悬、白虹贯日、苍松迎客、金雁横空、无边落木、青山隐隐、古柏森森——华山剑招尽显奇险相生之势,处处暗藏”以正合,以奇胜”之妙。
在风清扬点拨下,令狐冲虽未精进剑术,却习得诸多应对快刀之法。
林旋攻势稍滞,屡次奇招皆被令狐冲轻巧化解。
六十余招过后,林旋灵光突现,反手撩起一刀。
令狐冲举剑相迎,不料林旋腕底翻花,刀背反旋击中其神门穴。
剑落铿锵,风清扬见状拂袖道:”明日再来。”
次日再战,二人持木制刀剑相对。
林旋掂着木刀笑道:”令狐兄昨夜莫非苦练新招?”令狐冲朗声应道:”确学得半式,今日胜负尚未可知。”话音未落,两人骤然交锋。
令狐冲使出一记歪斜笨拙的突刺,却在刀剑相接前倏然变招,竟将昨日败北之式原样奉还。
林旋不避不让,刀尖疾点对方腋下。
双方你来我往,令狐冲虽速度不及,每剑却总能预判先机,逼得林旋回防。
原来风清扬已将独孤九剑相授。
此剑法重在料敌先机——武者出招必有征兆:若攻左臂必先瞥视,持刀右下方时定会提刃画弧。
林旋心下了然,索性放缓攻势,与这破尽万法的奇剑细细拆解。
令狐冲施展的破刀式讲究以巧破力,以速取胜,然而他的速度远不及林旋,如此缠斗必败无疑。
他凝神观察林旋的动作,预判其招式,抢先出手,争取一丝胜机。
独孤九剑乃绝世武学,对悟性要求极高,悟性愈深,剑法愈精。
若能参透九剑真意,则无招无式,随心所欲,即便忘却所有变化亦无妨。
临敌之时,忘得越彻底,剑法越不受拘束。
林旋有意相让,借独孤九剑遇强愈强之特性与令狐冲的天赋共同推演武学破绽。
令狐冲沉浸其中,剑招渐臻化境,功力未增,剑艺却愈发精湛。
兵器之道,重在实战磨砺。
纵使天赋卓绝,若无丰富交锋经验,终难登峰造极。
唯有那位九阴真经的集大成者黄裳,超脱常理。
年近半百突获神功,毫无对战经验,却连克强敌,且能过目不忘仇家武学。
此非悟性,实乃天授。
激战之中,林旋亦陷入顿悟。
辟邪剑法、旋风刀法、飞沙走石十三式三门武学融会贯通,招式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玄妙非常。
林旋与令狐冲皆为人中龙凤,此刻刀光剑影,招招凌厉。
看似平凡的攻守之间,却令观者叹服。
百招过后,二人攻势未减,每一式皆含杀机。
某些招式形同乱舞,却连风清扬也抚须赞许。
左冷禅神色阴鸷,虽已谋划对付风清扬,然令狐冲天纵奇才,正值盛年,至少还有五十年寿元。
有他在,华山派可保五十载无忧。
未来半世纪,华山派将发展到何等境地,谁又能预料?
岳不群面含笑意,看似欣慰实力,内心却懊悔不迭。
早知风清扬藏有此等剑术,何必谋求辟邪剑谱?风清扬看轻他,但令狐冲乃他一手栽培,师父之命,岂会违逆?
若林旋知晓岳不群所想,定会嗤之以鼻。
以岳不群资质,纵得独孤九剑亦是徒然。
此剑法除需精通要诀外,更重灵性感悟。
达到无拘境界时,用剑者才智越高,剑术越强。
每次比剑,犹如诗人妙手偶得佳句。
令狐冲性情洒脱,悟性超凡,与独孤九剑最为契合。
岳不群内功深厚,却为气宗理念所困,难以潇洒自如。
独孤九剑在他手中,反不如华山剑法实用。
蝶舞见二人激斗,心中忧虑。
在场多为五岳剑派高手,若林旋落败遭令狐冲毒手,或林旋胜出重伤令狐冲,皆非善果。
欲助阵却武功初成,难挡令狐冲三剑,如何插手?
焦急间手指无意触及腰间玉箫,忽生一计。
想到林旋平日喜好,便执箫朱唇轻启,幽幽乐音随风飘散。
悠扬的箫声在山谷间回荡,蝶舞执玉箫的身影宛若画中仙子。
林旋在这音律中挥舞长刀,身形随着韵律越发灵动,每一招都带着行云流水般的写意。
刀锋划破空气的瞬间,林旋眼中精光闪烁,数个破绽已了然于胸。
他不再保留,速度骤然提升,刀势如狂风骤雨。
令狐冲手中木剑翻飞,华山剑法混着独孤九剑的精髓,剑势时而如凤鸣九霄,时而似古柏苍劲,转眼又化作贯日白虹。
二百招过后,他已然将剑招化繁为简,昨日尚存的雕琢痕迹尽消,唯余纯粹剑意流转。
观战的武林前辈们屏息凝神,这般出神入化的剑术,即便是他们也闻所未闻。
然而林旋的身法更加玄妙,宛若风中柳絮飘忽不定。
每当剑锋指向破绽,他便以巧妙的变招应对,迫使令狐冲不得不随之变化。
二百四十七招时,林旋突然反守为攻。
木刀横挡之际,右手扣住剑身,左手轻弹剑脊。”咔”的一声脆响,饱经摧残的木剑终是承受不住,寸寸碎裂。”承让了。”林旋收刀而立。
令狐冲朗声笑道:”胜负本属平常,倒是多谢林兄赐教。”
山风掠过汗湿的衣襟,二人相视一笑。
回到居所,蝶舞早已备好香汤。
修习九阴神爪后,她指尖力道恰到好处,为林旋舒缓着紧绷的筋脉。
午后小憩醒来,林旋闭目复盘着比试的每个细节,将那些被点破的破绽逐一琢磨。
想不透处便暂且搁下,待到黄昏时分再去寻风清扬解惑。
这位剑道宗师对林旋颇为赏识,不仅耐心解答,更指出了许多隐藏的疏漏。
翌日清晨,当两人再度交手时,场边只剩年轻 围观。
三百招激战过后,林旋终以迅捷取胜,而令狐冲的剑境,已然更上层楼。
持续几天的比武在令狐冲大婚前一日才分出胜负,三百三十六招激战后,林旋惜败一招。
这场比试彻底奠定了令狐冲年轻一代第一高手的地位。
比武间隙,三人在华山之巅自得其乐。
蝶舞抚琴,林旋清歌,令狐冲剑影翩跹,岳灵珊时常送来佳肴美酒,四人相处甚欢。
这日令狐冲郑重其事地取出一册曲谱:”林兄,我曾遇两位精通音律的前辈,他们将毕生心血谱就此曲后仙逝,临终嘱托我寻个传人。
我不通音律,想请蝶舞姑娘试奏。”
时值婚期将近,这般赠礼本易惹非议。
但令狐冲行事光明磊落,连岳灵珊都未置一词,林旋更无异议。
令狐冲亦知礼数,将《笑傲江湖》曲谱先递与林旋。”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林旋轻诵扉页题词,令狐冲听得云里雾里。
华山剑法虽有”无边落木”这般出自杜诗的名招,他却只识剑招不解诗意。
岳灵珊抿嘴笑道:”平日见林兄持重守礼,不料也读 。”林旋反将一军:”既知是《西游记》词句,岳姑娘身为道门 ,岂不更是犯规?”
遂将书中三教合一的玄机娓娓道来。
从修心锁猿的禅理,到官场百态的隐喻,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岳灵珊虽读过此書,哪知其中有如许深意,不禁怔然出神。”阿弥陀佛,林少侠学贯古今,见解独到,老衲钦佩。”一声佛号响起,方证大师出现在四人身后。
岳灵珊打趣道:”大师莫非是来听林公子讲经的?”
方证含笑答道:”非也。
二位明日喜结连理,今日却不见踪影,老衲受托寻人,不意得闻妙论,实乃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