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在夜色中见到了那位绰号“老猫”的中间人。地点在一个烟雾缭绕、信号时断时续的地下台球厅。
“小子,胆子不小,恩家的墙角也敢挖?”老猫叼着烟,眯着眼打量苏泽,语气听不出喜怒。
“我们是正当合作。”苏泽将一份打印好的项目资料和银行流水推过去,上面清晰显示着资金的合法来源和去向,以及第一个项目的成功案例。“我需要一个机会,向恩家的决策者证明我的价值,而不是作为他们女儿一个‘不清不楚的朋友’被处理掉。”
老猫粗略翻了翻,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有点意思。不过,小子,光有这个不够。恩家要脸面,更要实际利益。他们最近在争取‘智慧城市’那个大单子,竞争对手是星海科技,势头很猛。”
苏泽眼神一凝:“星海科技?他们的底层数据架构,我有办法找到漏洞。”
老猫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聪明。但我凭什么帮你?风险可不小。”
“项目成功后,利润你抽两成。并且,我欠你一个人情。”苏泽的声音冷静得不像在谈论自己的命运。
老猫盯着他看了半晌,似乎在评估这笔交易的价值,最终缓缓吐出一个烟圈:“三天后,有个行业内部的技术研讨会,恩家的技术总监会出席。这是邀请函。至于你怎么‘偶遇’,怎么展示你的‘价值’,就看你自己了。”他推过来一张精致的卡片。
“谢谢。”苏泽收起邀请函,没有丝毫犹豫,转身离开。
老猫看着少年挺拔却孤绝的背影,掐灭了烟头,喃喃自语:“恩家……这次怕是看走眼喽。”
另一边,被软禁的恩迪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负责打扫她房间的年轻女佣小梅,是刚来不久的新人,不像其他人那么惧怕恩父恩母。恩迪注意到她每次进来都偷偷看自己桌上那本最新的时尚杂志。
在一次送晚饭时,恩迪主动开口:“小梅,你喜欢那本杂志吗?送给你吧,反正我也用不上了。”
小梅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拿着吧,”恩迪语气温和,带着落寞,“我只是……想请你帮个小忙。帮我给一个朋友带句话,就一句‘我没事,别做傻事’,可以吗?我不会连累你的。”她报出了苏泽公寓的地址。
小梅看着恩迪恳求的眼神,又看了看那本精美的杂志,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
关少铭就带着他的新企划来了。与之前描述的阳光外放略有不同,这里的关少铭更添几分沉稳和用心。他不仅带来了企划,还特意给童天乐带了她提过喜欢的某个小众香薰。
“天乐,。”关少铭笑容温和,递上礼物,“新一季的企划是‘迷雾中的英伦风情’,我觉得只有你的视角和感悟,才能为它注入真正的灵魂。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再次邀请你做我的特邀顾问和出镜伙伴?”他的邀请真诚而尊重,将合作置于暧昧之前。
童天乐欣赏这种有分寸感的相处方式。她接过礼物,大方一笑:“少铭你太客气了,你的企划一直都很有想法。我恰好知道几个地方,可能符合你‘迷雾风情’的调性,我们可以聊聊看。”她既接受了合作,又保持了恰到好处的专业距离。
两人的合作愉快而高效。关少铭镜头下的童天乐,不再是单纯嬉闹的游客,而是有思想、有洞察力的探索者。她会对着古老的建筑讲述其背后的历史变迁,会在市集中发现独特的手工艺并分享其故事。视频风格清新隽永,格调很高。他们的互动默契、舒适,是朋友以上,却又未曾逾越那层界限,这种模糊的边界感反而更吸引观众和……有心人的注意。
这“有心人”之一,便是徐知远。他看到视频后,打来了电话,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紧绷:“天乐,看到你和关少铭合作的视频了,拍得很不错。”他先给予了肯定。
“谢谢知远哥,少铭他很专业,合作起来很顺畅。”童天乐坦然回应。
“嗯……你们最近经常一起行动?”徐知远试探着问。
童天乐笑了笑,语气自然又真诚:“是啊,他这次企划很用心,我也正好对这几个主题感兴趣,算是互相成就吧。知远哥你呢?你的街头艺术专题进行得怎么样了?我还等着看你的大作呢。”她巧妙地将话题重心转移回徐知远身上,既回答了问题,又没有过多展开自己与关少铭的关系,同时还表达了对他事业的关心。
徐知远被她带偏了话题,下意识地分享起了自己的进展,语气也放松下来。聊到最后,童天乐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下周有个现代艺术展,听说很有先锋性,我记得你好像提过感兴趣,要不要一起去看看?我们可以叫上少铭,他对视觉艺术也很有见解,说不定能给你提供新角度。”
她主动发起邀请,却自然地将关少铭纳入其中,将一个可能引发醋意的二人约会,变成了一个坦荡的、基于共同兴趣的同行。这让徐知远既觉得她在乎自己的兴趣,又挑不出任何毛病,甚至觉得她考虑周到。
“好,到时候联系。”徐知远挂了电话,心里那点微妙的芥蒂,在童天乐高超的“池塘管理”技巧下,被化解于无形。他只觉得童天乐情商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不会觉得被吊着或轻视。
而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裴煜看在眼里。他听不到电话内容,只看到童天乐讲电话时脸上那从容而迷人的微笑。他并不知道那是打给徐知远的,只觉得她那游刃有余、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的样子,与自己这段时间的烦躁形成鲜明对比,心中那股无名火燃烧得更旺了。
童天乐挂了电话,继续平静地规划着与关少铭的下一次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