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11章

战马嘶鸣,此起彼伏!

马背上的骑兵们神情肃穆,目光坚毅。

霍去病骑乘赤红骏马,手握长戟,立于阵前。

红缨飘扬,铠甲闪亮。

剑眉之下,双目如星!

霍去病单骑静立,宛如一柄寒光凛冽的利剑,锋芒逼人!

城门处。

赢子宇麾下的文武众臣齐聚。

“这少年的气势,连大将军都难以企及!”张苍惊叹不已。

在他见过的所有年轻俊杰中,论气势无人能及霍去病!

即便是那些沙场老将,也早已消磨了锐气!

绝无第二人能像霍去病这般!

此刻,点将台已搭建完毕。

赢子宇身着黑甲银袍,大步登台。

“霍去病,上前听令!”

赢子宇双手托起一方虎符。

霍去病当即翻身下马,稳步登台,在赢子宇面前躬身行礼,双手恭敬接过虎符!

“此战你为主将,正值秋收时节,讨伐匈奴务必速战速决,以游击战术获取最大战果!”

“此次出征,重在掠夺人口牲畜,明白吗?”

赢子宇郑重叮嘱。

“末将遵命!”霍去病目光坚毅。

“关云长!”

“末将在!”

“命你为副将,一切听从霍去病调遣。”

“末将遵命!”

“诸葛孔明!”

“臣在!”

“你任军师,负责制定战略,统筹后勤!”

“臣领命!”

赢子宇接连下令,看得张苍口干舌燥。

赢子宇竟是动真格的!

但望着接令的霍去病、关云长和诸葛孔明,张苍心中却涌起异样感受——

虽然只有两千骑兵,可这三人站在一起,哪有半分败相?

气势之盛,连咸阳城的开国将领都黯然失色!

“出发!”

赢子宇挥手下令。

霍去病、关云长跃马扬鞭,两千轻骑如疾风般掠出。

诸葛孔明则乘着马车,率领六百后勤民兵紧随其后!

很快,赢子宇出征匈奴的消息传遍陇西,再度震动全国。

举国上下,无不为赢子宇的举动震撼!

李斯即将到达赢子宇的封地时,收到了赢子宇的书信,同时得知他竟派兵攻打匈奴。

李斯一时难以置信。

他此行专为商议推广新粮而来,谁知赢子宇不仅未提供新粮,反而派出两千骑兵北伐匈奴。

这简直荒谬!

要知道,毗邻陕西的草原上驻扎着匈奴左贤王部,其兵力超过十万。

区区两千骑兵进入草原,无异于羊入虎口。

起初李斯以为赢子宇疯了,转念一想又觉得他是被新粮的丰收冲昏了头脑。

年轻人取得重大成就后,难免骄傲自满,失去判断力。

既然已到封地门前,李斯自然不会空手而归。

他决定面见赢子宇,必要时要加以规劝。

以赢子宇发现新粮的功劳,即便两千骑兵全军覆没,秦始皇也不会重责。

何况这些骑兵多为戎族人——在李斯眼中,戎族人的性命不值一提。

唯一可惜的是那些粮食。

不过李斯已查明,土豆三个月即可收获。

眼下正值秋季,距冬季尚有三月,或许还能抢收一季。

届时再推广全国也不迟,但必须劝阻赢子宇别再胡来。

打仗是专业人士的事,四公子擅长农耕治国就好,何必插手军事?

“张苍究竟在做什么?怎能任由四公子如此荒唐行事?”

李斯摇头叹息,催促车夫加快行程,他要尽快与赢子宇当面详谈。

与此同时,咸阳宫中。

“什么?云儿派两千轻骑征讨匈奴?”秦始皇大为震惊。

“千真万确,铁卫亲眼所见!”

“立即派人召回出征军队!”秦始皇急令。

一旦开战,赢子宇收获的新粮必将全部供应军需,他推广粮食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关于耕战税制改革的争议仍未平息!

更令人震惊的是,竟派出两千将士远征匈奴,这无异于自投罗网,简直荒谬至极!

“陛下,那两千铁骑已越过长城,深入草原!”

“……”

始皇默然。

这逆子!

“云儿委任的主帅是何人?”

“主帅名为霍去病,据传乃四公子门下私臣。”

“此人可有从军履历?”

“回禀陛下,户籍档案中查无此人。”章邯神色复杂,”据报此人是在四公子出城途中突然现身,应是其豢养的门客。”

“如此说来,这霍去病从未有过军旅经验?”

始皇长叹:”征讨匈奴此等大事,云儿怎敢将兵权交予这等来历不明之人?”

章邯垂首不语。

此时赵高出列进言:”四公子年少气盛,未谙兵事。

虽因发现新粮立下大功,难免骄矜自满。

恳请陛下保重龙体,勿要动怒。”

赵高表面忧心忡忡,实则暗自窃喜。

原本土豆推广在即,赢子宇声望将达顶峰。

岂料他竟自毁长城,派两千骑兵远征匈奴,此举不仅贻误新粮推广良机,更给了胡亥公子可乘之机。

“传旨:责令云儿下次收获新粮时不得擅作主张!若战事不利,即刻收兵回朝!另需上奏自省文书!”

大军既出,追回已无可能。

始皇只能亡羊补牢。

“臣遵旨。”

赵高躬身领命,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道圣旨意味着赢子宇需自陈过失,在圣心之中的地位已然动摇。

虽仅细微变化,却已令赵高暗自得意。

大公子府邸。

“四公子当真不通兵法。”

淳于越轻抚长须,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以两千之众讨伐匈奴,这般荒唐事连他这个儒生都做不出来!

“先生,四弟素来聪慧,此次北伐当真毫无胜算?”

扶苏眉宇间透着疑虑。

身为大秦长公子,他对兵家韬略亦有涉猎。

即便以他这纸上谈兵的眼光看来,赢子宇此举也实在荒谬至极。

三岁稚童尚知轻重,何况文武双全的四弟?

“千真万确!两千轻骑已出长城,四公子确已发兵匈奴!”

淳于越捻须笑道:”人非圣贤,四公子或许一时冲动也未可知。

只是如此一来,新粮推广之功,殿下暂时无缘了。”

“如此…也好。”

扶苏苦笑摇头。

每每思及自己竟要算计弟弟的功劳,心中便五味杂陈。

“殿下宽心,经此一事,四公子在陛下心中必然失分!这对您大有裨益!”

淳于越笑容满面。

扶苏默然,心头愈发苦涩。

难道自己的前程,竟要仰仗弟弟犯错?

他就当真不如赢子宇么?

不甘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西境边陲。

赢子宇铺开雪白宣纸,挥毫书写新法。

自废除秦法以来,封地内仅调整税制、推广新粮、收编戎族,真正的变法尚未展开。

只因初期物资匮乏,难支大计。

而今。

百姓温饱已解,纵使两千铁骑在外征战,官仓依旧充盈。

时机已至。

“戎族同化之策当立即施行,务使民心归附。

未来数月,当以振兴经济为要。”

“封地气候宜人,草原可开垦为良田。

当大力鼓励秦人繁衍生息,可将戎人开垦的荒地作为奖赏,严格限定每人田亩数额,务必使贫者有其田,严惩富人兼并土地之举!”

“此外,须严查秦吏作风,杜绝 。

另设乡学,免费为贫民子弟启蒙,绝不可让权贵垄断教化之权。”

“秦吏选拔亦需革新,今后一律废除举荐,改行科举。

考试以农工商为要,采用计分取士。”

“工商之制亦当变革。

废除商人贱籍,使其与农夫同列,免其苦役兵役。

商税定为五成。”

赢子宇搁下毛笔,将诏令递给张太岳。

张太岳捧纸细阅,忽而谏言:“主公,其余诸条皆善,唯商人重利轻义,骤然抬其身份恐生祸端,望三思!”

“呵。”

赢子宇素知张太岳才干,却觉其囿于旧识。

“商人确需约束,然正因有商贾流通货物,市井方显生机。

按秦律,商籍卑贱,驿馆市肆之徒皆领死俸,盈亏无关己身,故百业萧条。”

“而今秦地市集如死水,耕战严苛,百姓困于生计。

常有珍物滞于手而不得兑,何其悲哉!”

“譬如市集为湖,百姓似鱼,商贾便是活水。

无水则湖涸,鱼何以生?”

“太岳且依令行事,若有差池再议不迟。”

赢子宇胸有成竹——若商业不兴,谈何民生?

“诺!”

张太岳躬身退下。

赢子宇命人备好茶点,欲趁晴日垂钓。

变法之事托付能臣,他只需偶尔巡察便是。

“报!”

县令喜匆匆入内。

“殿下,李斯大人求见!”

“……”

赢子宇蹙眉。

昨日分明已遣返李斯,此人为何去而复返?

“让他进来。”

“是!”

李斯快步走入县衙。

赢子宇倚在椅上,随意指了指身侧的座位。

“李丞相,请坐。”

李斯盯着赢子宇,眼中满是诧异。

这椅子他从未见过。

秦人向来席地跪坐,而眼前这把由竹片拼成的椅子竟有靠背和扶手。

赢子宇半躺其上,神情慵懒。

除了偶尔外出巡视,他几乎整日懒散地窝在椅中。

李斯迟疑片刻,终是坐了上去。

“咦?”

后背贴上椅背的刹那,他浑身一松,仿佛筋骨尽数舒展。

久违的舒适感涌遍全身。

“四公子,此物甚妙!”

他轻抚扶手,由衷赞叹。

“丞相此来有何贵干?”

赢子宇端起泡着嫩竹叶的温水,慢条斯理地问道。

“呵呵,四公子,老臣特来与您叙话。”

“叙话?”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