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待溫家人都歸家後,原本寧靜的宅子也變得喧鬧起來。

溫舒大方每次回孃家都要帶許多東西給各房,頗受歡迎。當然溫以緹的那份兒,都是溫舒單獨預備的。

劉氏叫人備上晚膳,正廳裡各房主子陸陸續續走了進來。

溫舒想到什麼,看了看周圍發現三房還沒來,於是往劉氏身邊湊了湊輕聲道。

“我那婆母得知有這事兒後,還想叫我把大房的兩個孩子帶上”

劉氏一聽語氣中帶著怒氣的說道“想得美!誰愛收誰收,咱們家可不收杜家大房的孩子!

“我自是沒應,只說大房若是想就自個來溫家和父親商議”溫舒說道。

“他們敢來我就給他們打出去!”劉氏放話。

小耳朵溫以緹上線!

她假裝逗著溫舒身邊的表妹杜夢儀,一邊立著耳朵。

杜家大爺性子憨厚,為人老實。雖然是長子但對讀書一道實在是沒什麼天賦。於是杜老爺只能先給他找些差事做,以後當個小地主也是好的。

但又怕以後杜家大房立不起來,於是就為杜家大爺娶了性子有些厲害的武官家女兒。

溫以緹見過杜家奶奶…那可不是有些厲害…說是潑辣都不為過。

因此,杜家大房的孩子深受其母真傳,從小招貓逗狗、惹是生非。

年初那陣兒,杜家大郎拿著彈弓到處射,驚到了一旁路過的溫舒,害得她一個沒站穩就掉進了沒凍實的池子裡。

當天溫舒就坐了紅,來了大夫才知道溫舒已經有了兩個月身孕。

後來杜家對外說是不小心沒站穩導致,但溫以緹都聽崔氏說了。

是那可恨的杜家大郎覺得射人好玩,本追著自家小丫鬟。但他玩上了頭,發現前面來人了也不看是誰見人就射。

恰巧當時溫舒身邊伺候的人回院兒裡拿湯婆子,身邊沒一個人跟著。

杜家大郎小小年紀,生的極其壯實,手上勁兒可不小。溫舒吃痛只能先躲著,於是她被追趕到了池子旁邊,腳底下一滑摔就進了池裡。

據說溫舒當時頭上腫了好幾塊,可見杜家大郎下手多狠。

劉氏一收到信兒立即紅著眼打上了杜家。

杜大奶奶揚言是溫舒自己大意,連自己有了身子都不知道,和他們家大郎沒關係。

而杜太太雖然也氣憤大孫子的行為,但終究是自己捧在心裡的寶兒沒捨得處罰。

只說小孩子不懂事,別和孩子計較。

杜老爺和杜大爺都被妻子拿捏的死死的,只能一個勁兒的道歉。

給劉氏氣的直嚷著要麼和離,要分家各過。

杜姑父怎麼都不願意和離,只表示他願意分家。

杜家二老一聽那怎麼行,杜家的未來就指著杜姑父呢說什麼也不願意分家。

劉氏氣的也不和他們廢話,既然協商不好那就報官,讓官府處理。

杜家又不傻,溫家可是有個大理寺六品官的親家。

雙方互不退讓,最後還是劉氏的嫂子出面調和,杜大奶奶拿出自己的私房銀子賠償,杜家答應以後讓溫舒當家,最後關頭還罰跪了三天三夜杜家大郎。

自此那以後,溫家也不歡迎杜家大房,劉氏看孫氏也越來越不喜。

用完晚膳後,溫舒一行人也該回杜家了。

院子裡,溫老爺道“苼哥兒在這你且安心,總不能在自己家裡叫人欺負了去。”

溫舒心裡一暖,笑著點頭。

溫老爺又開口道“回頭叫姑爺也多來家裡走走,鄭兄帶出過不少進士,稍微提點姑爺一二也夠用了”

杜姑父和溫二爺溫昌智明年都要參加會試,但相比起來,杜姑父的學識更甚一籌,中榜的可能也更高一些。

溫以緹回了自己房裡後,看著偏房擺放著擺著那麼多東西不禁一笑,姑姑對她這麼好,她得想個法子回報姑姑才是。

“誒呀姑娘,你看這個”正蹲在地上拾掇的綠豆驚呼一聲。

隨即拿著個檀木匣子遞給了溫以緹。

輕啟匣蓋,裡面是一隻小巧精緻的玲瓏蝴蝶銀鐲靜靜地躺著,銀光熠熠,散發著俏皮與靈動的氣息。那銀鐲的鐲身上,精雕細琢著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

溫以緹輕輕的拿在手上打量,蝴蝶的翅膀上還鑲嵌著幾顆晶瑩的寶石,如清晨的露珠般剔透。

甚至裡面還有道機關,戴在手上能大小自如。

一向嘴比腦子快的綠豆驚歎的脫口道“姑奶奶待姑娘真好,像親生女兒一樣”

是啊,姑姑待她的好有時候連作為生母的崔氏都比不過。

這鐲子她熟悉的很,月前姑姑帶她一塊出門時,步入珍寶閣時,她的目光霎時被這鐲子吸引。但後來一聽價格要六十兩銀子,溫以緹連忙看都不願意再看一眼。

可現在…她真的沒想到姑姑這麼惦記她。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從心裡湧起,

她敢肯定姑姑只給了她一個人,連大姐姐那邊都是沒有的,這種明晃晃的偏愛真的讓人安心。

溫以緹強壓下眼角的酸意,她小心翼翼地把鐲子放回匣子。神色鄭重的吩咐綠豆道“放到我的小木箱裡去,誰都不許動”

她有一個上了鎖的小木箱,是她特意求溫老爺帶她尋木匠定做的,用來存放她珍愛寶貴之物。

當時她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後,木匠還誇讚她有個玲瓏心,竟然有這麼別出心裁的想法。

溫老爺聽完二話不說就要求木匠給溫以緹做一個品質上乘的,銀錢都好說。

結果…通體也就是個杌凳大小的木箱,就花了十兩銀子。

主要還是那木料貴,用樟木鋪裡防蛀,紫檀木鑲外結實。

崔氏知道後還訓斥溫以緹人小心大,做個破木箱就用了尋常百姓一家三口一年的花銷。

溫老爺請了鄭夫子上門講學的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整個明福巷和溫家說的上話的人家,都送來了拜帖。

不為別的,無非就是想把自己孩子也送過來。

甚至京郊溫家也派人來問信兒,這麼大的事怎麼不叫族裡的孩子。

給溫老爺和劉氏忙活夠嗆,劉氏一人也應付不來這麼多女眷,於是只能叫崔氏出馬,誰叫人家出身大族呢,女眷們都得給幾分面子。

好在溫老爺早有準備,統一對外說是好友告老休養,鄭家的住處離他們不遠,因此鄭夫子是閒來無事順道為他們家孩子啟蒙。過不了多久,人家就回家含飴弄孫去了。

啟蒙大多都中規中矩差不了多少,還夠不上搭人情臉面。

因此,這些人家各自訕訕的散了去,溫家族裡那些人也沒再有微詞。

不過溫老爺最後還是願意讓隔壁常家出一個人。一來是整個巷子就兩個六品門戶,溫老爺得給常家這個面子。二來是兩家好歹做了幾十年的鄰居。

常家孫輩的也不少,幾房人又有的爭了。溫以緹住在東跨院的院子和常家就隔了一堵牆。

她聽著常芙的母親常大奶奶孤身對抗三個弟媳,且不落下風,溫以緹肅然起敬!

想到常芙…

溫以緹猛的起身,不行,她得為她的小姐妹爭取爭取。

常芙和她的情況一樣但又有些不同。

崔氏是一直想要個兒子,而溫以緹的到來打破了崔氏的期望。溫以柔又是崔頭投生的孩子,總歸有不一樣的情感在所以崔氏更在乎溫以柔。

但常芙恰恰相反,她的母親常大奶奶是常大爺的繼室,年紀比崔氏小些。

前頭留下了大房的長子和長女,常大奶奶嫁進常家第一胎生的是常芙,後面又接連又生了一兒一女。

常芙今年可才五歲…她母親就光顧著下邊兒兩個年紀小的,這麼忽視了裡她。

這次溫家的名額,她自己親生的當個孩子只有常芙到了年紀。但常家大奶奶沒讀過書,只會寫一些日常的文字。因此她也並不覺得女子不讀書有什麼不好。

她十有八九會為了自己賢惠的名聲,爭取名額給前頭留下的兩個孩子其中人。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