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吃不慣國外那些亂七八糟花裡胡哨的東西,各種麵包邊角料搭配草料沙拉,還有帶血的肉類,他可以直接去牧場追著牛咬了……
所以在留學期間沈恪的廚藝是突飛猛漲,他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廚房小白也一躍成為一個優秀好廚子。
陸唯一問出了最想知道的一個問題:“沈恪,你之前談過戀愛嗎?”
沈恪覺得這沒什麼不能談論的,“我高中的時候早戀過,談了兩個星期。不過那會兒年紀小,也不懂什麼叫喜歡,沒考慮太多,算不上是真正的戀愛關係,感覺更像是個飯搭子。”
大概是青春期蠢蠢欲動,也想嘗試一下什麼叫“戀愛”。沈恪高中那會兒談戀愛真的很無聊,一起吃午飯,週末一起去看了一次電影。加上沈恪的課業比較重,畢竟他媽媽還是很關注他的成績,所以這場早戀持續了不到兩個星期就夭折了,根本沒有什麼發展。每天上課補課就忙的要死了,還要抽出時間陪女朋友。
想到這兒,沈恪覺得他那會兒真是鐵打的超人。感覺每個人在高中的時候都是無敵的狀態。
陸唯一沒有早戀的經驗,她沒有真正開始過戀愛關係。不過在初高中青春期,荷爾蒙浮躁的時候,她也會對班級上的某個男生產生喜歡的情緒。但是她一直都在規矩的束縛中,所以不會做出任何好孩子不該做的事。早戀是不被允許的,是錯誤的,哪怕在科學上來講這是生物本能。
果然,當年歲上漲,時間沉澱之後,再看十幾歲的自己原來是這種感覺。
十幾歲其實是最應該充滿荒誕為所欲為的時候,但是他們都在被馴化,放在方方正正的規律守則裡面。
陸唯一側頭,“你去留學,都沒找個女朋友嗎?”
人在國外,背井離鄉,充滿孤獨感,最為脆弱的時候才更容易發展感情,內心的空虛需要被填補。
沈恪的表情有一些猶豫,這就是一些成年人的話題了,他不知道和陸唯一說合不合適,“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有一些留學朋友,他們的交往關係比較混亂。給我一種他們在隨意搭配組合的感覺。”
今天A、B和C、D是情侶,明天A、C和B、D可能就是新情侶了,這種關係屢見不鮮。在同一個圈子裡,低頭不見抬頭見,互相在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可以隨便圍繞一個人畫個大型樹狀圖了。
沈恪很反感這種混亂的男女關係,“我覺得那種方式簡直沒什麼人性,更像是野獸發情。”他倒不是自詡清高,只是這種事他真的做不來,違反他內心的道德守則。對於情侶關係他心裡還是有很明確的定義的,他不會違反自己的底線。
沈恪和陸唯一都不是剛二十出頭的年紀,他們的思維方式更理性更剋制,考慮一件事也會更加全面一些。
當然,陸唯一年紀比沈恪小兩歲,人生經歷也沒有沈恪豐富,考慮事情尚有不周到的地方。
沈恪也明白陸唯一問出這個問題出於什麼想法,“我不會那麼做。”
他為自己澄清陸唯一心中的懷疑。
至於相不相信是陸唯一的事,沈恪沒辦法操控她的想法。
陸唯一換了話題:“公寓那邊裝修的事我可能幫不上太多,如果你找好設計師的話我可以再和他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