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若知道許靈兮看見了什麼,估計早嚇癱了。
可惜她不知道,她還一心想著與許家結親呢。
見周氏回絕親事,她想著也許跟李氏說,還有轉圜的餘地。
畢竟上次她們在寺廟,聊得還挺高興的。
“嬸子,您說田娥妹子要給大姑娘找個厲害的夫婿,這其中許是有誤會。”
“要不,還是等她回來,再問問她的意思?”
周氏聽到這話,便知對方不會輕易罷休。
“也好,”她緩緩點了下頭,“那你們進屋坐著等吧,不然讓人看見,還說我把客人晾在外面,連張凳子都不給坐。”
吳氏“欸”一聲應著,三人便笑盈盈進屋坐。
周氏讓許慧去燒茶,許靈兮則陪在她身側。
吳氏沒話找話說,就把目光對準了她。
“這位是四姑娘吧,瞧這小模樣生得多俊俏啊。”
說著,她笑道:“要不說,還是嬸子家的米養人,這生的姑娘個個都水靈得很呢。”
面對她的恭維,周氏只笑著打哈哈。
“什麼養不養人的,這米還不都一個樣啊。”說著,她又解釋道:“這是我家三丫頭,四丫頭還小呢,這會兒出去玩了。”
“是嗎?”吳氏有些詫異,回想之前瞭解到的情況,便問:“那這位,就是從小送去山上學藝的那個侄女?”
侄女?許靈兮心想,我可不是你侄女,別亂攀親戚哦。
免得到時候動起手來,又說我不敬長輩…
周氏也不太喜歡吳氏這般自來熟的話,她敷衍地笑笑:“是呢,這不剛從山上回來沒幾天嘛。”
吳氏笑著點點頭,又示意其他兩人找話說。
不管她們說什麼,都被周氏三言兩語蓋了過去。
幾人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不多時,李氏便回來了。
還不等進屋,李氏就喊道:“娘,我聽說家裡來客人了?”
“喲,是田娥妹子回來了。”吳氏識得李氏的聲音,忙笑著起身道:“我去迎迎她。”
周氏見了,笑了笑沒說什麼。
人家要上趕著表現熱情,她也不好攔著啊。
吳氏到了門前,正好跟李氏撞上。
她忙笑著打招呼:“田娥妹子,這是去哪兒忙了,累著了吧?”
一見吳氏,李氏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原來是吳娘子,我還說是哪位貴客呢。”
“我呀,就去地裡撒了點蘿蔔籽,談不上累。”
說著,李氏請吳氏到裡面坐,“你今兒個怎麼有空過來?我還說等過兩天不忙了,去桐花村讓王姐姐給你們遞個話兒呢。”
聽到那聲吳娘子,吳氏臉上的笑意便淡了一半。
再聽李氏說要給他們遞話,她直覺就不太好。
她耐不住問道:“妹子說的遞話,指的是?”
李氏看看附近,笑著道:“我們進屋說去。”
那模樣,就好像有什麼話怕被外人聽去了一樣。
如此一來,吳氏心裡的感覺更不好了。
等進到屋,李氏似乎這才發現,除了吳氏,還有兩個客人。
周氏笑著給她做了介紹:“這兩位,一個是吳娘子的大姑姐張娘子,一個是她請來的媒人崔娘子。”
李氏笑著跟客人打了招呼,便聽周氏直言道:“吳娘子她們來,是為了大丫頭的親事。”
聽到這話,李氏不由轉頭看了吳氏一眼,神色間帶著幾分意味不明的歉意。
吳氏見了,心頭一驚。
果然,便聽李氏賠著小心道:“不好意思啊吳娘子,你們家二郎跟我家柔孃的事,我仔細考慮過了,覺得兩個孩子的性情不太合適。”
“上次在廟會見過後,回來我跟家裡商量了一下,就想給你們帶個信兒的。”
“但考慮到之前我們說好,這事等忙過秋收再說,我想著左右也就一個月的事,便暫時給按捺下了。”
李氏的說辭跟周氏一樣,都是覺得兩個孩子性情不適合。
吳氏什麼還沒來得及說,就又被李氏拒絕,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兒去。
再開口時,她言語間難免帶了幾分埋怨:“這…若是不同意,你當時在廟會上,就該給我個訊號才是!”
“我都帶著禮上門了,這被拒了親,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家二郎是有什麼不妥當呢!”
周氏和李氏聽著這話,倒也沒生氣,甚至還有些理解吳氏。
這事若真論起來,他們家也是有些理虧的——若非張家二郎傷了腿,他們不會拒絕得這麼幹脆。
但理解歸理解,她們卻一點也不同情吳氏。
畢竟一聲招呼不打,就直接上門的,是吳氏自己。
她選擇這麼做,自然就該想到一切可能的結果。
等吳氏說完,李氏繼續表示歉意道:“是是,這事是我們考慮不周到。”
“早知道你們會突然上門,我前幾天就該先給你帶個信兒的。”
吳氏一聽,這哪裡是道歉啊,分明是在說她不請自來!
她張了張口,想要辯駁幾句,卻終究沒有找到合適的話。
李氏只當她是一時氣不過,還安撫道:“吳娘子,你別急,我知道這事是我們不對,沒有提前給你捎信兒。”
“你放心,今日你們來的事,我們一定守口如瓶,絕對不跟外人提。”
“若有人問起,我就說你們是我遠房親戚,路過這邊,順便來看望我的。”
“絕對不會讓人聯想到你家二郎身上去!”
李氏不提這話還好,一提,吳氏就想到她們剛剛來時,逢人就說自己是來許家提親的…
這下可好,親事沒成,大家都知道她家二郎被許家拒親了…
一想到自己兒子臥倒在床,可能後半輩子腿腳都不利索,如今相好的親事又不成,以後親事只會更加艱難,吳氏只覺得眼前黑了黑。
若不是她身子骨好,估計當場就得暈過去。
周氏看出吳氏的狀態,不由悄悄瞪了李氏一眼——你呀,就這張嘴不饒人,看把人家給氣得喲。
李氏抿著嘴偷笑,心想這算什麼?就準他們張家坑人,還不準別人說了?
最後,吳氏是帶著一肚子氣離開的。
當然,還有她們帶來的四盒禮。
等人一走,周氏就對李氏道:“這次的事算是解決了,我尋思著,大丫頭的親事先不著急,還是等翻過今年再相看,省得人家說我們許家落井下石。”
李氏“欸”了一聲,道:“我曉得呢,左右柔娘剛滿十七,再緩緩也無妨。”
大胤朝女子十五及笄,大多數都是十七八歲成親。
過了二十親事還未有著落,便算是老姑娘,但也不是說老姑娘就沒人娶了,只是親事相對艱難而已。
許柔如今剛滿十七,確實不算很緊急。
周氏說著,又看向剛從後院進來的許柔:“大丫頭,你自己覺得呢?”
許柔淺淺笑著:“奶奶,娘,你們做主就好,我不著急。”
倒是許慧撇了撇嘴,心裡有些氣。
大姐急不急是一回事,但因為別人而耽擱議親,她心裡就是不舒服。
這時,坐在她旁邊的許靈兮拉了拉她的袖子。
許慧轉頭,許靈兮便湊近她耳畔,語氣神秘兮兮的——
“二姐彆氣,大姐肯定能遇到好姻緣,也許已經在路上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