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傅慶見眾人萎靡不振,不屑一笑,暗自腹誹了一句。
在他看來,現在他們手中,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拉起一支義軍,佔山為王,遠比跟著朝廷要快活得多。
宇文虛中奉命出城,企圖尋找到李若水一行人,卻因為傅慶帶隊,去了沂州而失敗。
但宇文虛中隨後審問了,被俘的士兵和幾名隊伍中的朝臣。
卻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吃了一驚的他,顧不得天色已晚,快步直奔行在大殿。
“楊將軍,通稟一下官家,下官有要事彙報。”
楊沂中也沒敢阻攔,而是派人去請示了一下。
這會剛剛吃過晚飯,正準備在殿內花園散步的趙構,得知宇文虛中求見,當即讓內侍把他引到書房殿。
“官家,今日城南門外之事,確實誤會甚大。”
“下官詢問了多名在押的官吏,以及一些士卒,獲悉了一個驚人消息。”
隨後宇文虛中就把韓烈,在鶴丘水淹完顏宗望,東明率眾守城之事,盡數彙報了一遍。
還有有關趙構母親賢妃韋寧,以及他的王妃邢秉懿,等一眾嬪妃,帝姬皆在韓烈軍中一事,盡數彙報了一遍。
“這,這都是真的?”趙構滿臉不可置信。
“陛下,微臣開始也不信,可微臣詢問的那幾名官吏,一人是吏部員外郎,一人駙馬都尉,一人是刑部侍郎。”
“他們都是言之鑿鑿啊,都說是親身經歷,絕無虛言。”
宇文虛中正色的回道。
“劉光世誤我啊!”趙構面色一變,哀嘆一聲:“去,把那些人帶上來,朕要親自過問。”
“母妃和朕的愛妃,還有父皇的消息,朕一定要問清楚。”
當趙構見到人,詢問過後,心中也基本信了七成。
“康大班,讓黃大人和汪大人前來見朕。”
內侍省都知康履,連忙躬身應道。
“奴婢領旨。”
“宇文卿家,你可知這韓烈是何許人?”趙構這會,對於韓烈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回稟官家,微臣不知,不過呂尚書應該知道。”
宇文虛中如實的回道:“呂尚書素來在戶部,吏部任職,京畿知縣任命,他必然清楚。”
“來人啊,宣尚書右丞呂尚書即刻覲見。”
居住在驛館辦公的呂好問,接到內侍旨意,連忙匆匆坐車來到行在宮殿。
說起來呂好問,一個堂堂尚書右丞,相當於副宰相的大臣,現在在南京城內,也只能居住在驛館。
主要是現在局勢未穩,如今金兵雖然北返,但危局還沒解除。
究竟是返回汴京,還是在南京立都,這事目前趙構也不知道怎麼辦。
身為宰相的黃潛善,汪伯彥又是主和派。
二人的主張是汴京如今荒蕪,無法立足,應當移駕揚州或者江寧府。
呂好問趕到行在宮時,發現左相黃潛善,樞相汪伯彥,御史中丞顏岐三人都在。
還在門外他就聽到大殿上,傳來黃潛善的高亢的聲音。
“官家,此事萬萬不可,一個小小知縣,收攏的三千潰兵,水淹斬殺一萬金兵,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的笑話。”
“更別說在東明城,堅守旬日,殲滅金兵兩萬了。”
“難道那些金兵都是紙糊的嗎?”
“如此荒謬之言,臣萬萬不信。”
當呂好問走進大殿時,同知樞密院事的汪伯彥,緊跟著黃潛善的說辭,進行了一番駁斥。
總之一句話,韓烈水淹鶴丘,東明守城之戰,都是杜撰出來。
面對黃潛善和汪伯彥的有理有據的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