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老夫人十分驚訝,“你有相熟的貴人?”
楚清秋臉微微有些發紅,“孫女要說的不是別人,正是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平陽王。”
看楚老夫人一副傾聽模樣,楚清秋壯著膽子繼續道,
“按輩分來說,平陽王是孫女的長輩,身份相宜。而且孫女在宮中最熟的人就是太后了,孫女去求太后說合,想來平陽王也不會拒絕。
而且,之前孫女在宮中被人刁難,還是平陽王替孫女出頭的,想來對方應當是一位古道熱腸之人,不會冷眼看著孫女的及笄禮被人嘲笑……”
楚清秋越說越覺得雙頰發燙,到了後面,聲音更是小了幾分。
“平陽王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吧,你一個小輩直接去求這件事有失體面,過幾日我去探探太后的口風,若是有意,便進宮去請示,若是不成,再尋他人時間也是足夠的。”楚老夫人是二品誥命,也是楚家除了楚清秋以外唯一有資格進宮見太后的人。
見祖母贊成此事,楚清秋的心裡有種做賊心虛之感。
沒有覺察到楚清秋的異樣,楚老夫人又道,
“你相熟的幾家姐妹說與我聽,再將她們的喜好和忌口告訴我。”
“呃,”楚清秋嚥了咽口水,不好意思得說道,
“祖母,我若是說,平常孫女不大出門,並沒有同京中閨秀結交……”
“什麼?一個相熟的姐妹都沒有?”楚老夫人震驚,顯然不敢相信楚清秋的話,又連忙問道,
“那宴會呢?你也從來不去的?”
楚清秋更覺得尷尬,實話實說道,“平素孫女在家中,多是同哥哥一處習武,未曾聽說有什麼宴會邀請,倒是鶴妹妹經常出府去,想來經常參加這些活動。”
楚清秋不知道的是,因為楚家沒有管事主母,所有權利都在楚鶴手裡,所以凡是發給楚家的請帖,都被楚鶴私藏了,並沒有給楚清秋看過。
不僅如此,楚清秋雖然不出席各種宴會,可是楚鶴卻並沒有放過她,早就趁著機會抹黑她不知道多少事情了,她也算是在京都貴女圈子裡出了名,只不過這不是什麼好名聲,而是眼高於頂目中無人的惡名。
再加上楚鶴有意無意的在眾人面前裝委屈,所有人都認定,楚家這位大小姐不屑於同貴女打交道,心思歹毒,整日欺負家中的妹妹。
“你這可不行。”楚老夫人心裡又對楚老太爺一頓臭罵,面上又道,
“過兩日有場賞花宴,本是下了拜花帖到你靈妹妹這兒的,她正嫌無趣不愛動,正好你們來了,就一起去見見世面。
你靈妹妹逛慣了園子,到時候你要是有什麼不懂的,不認識的人,就問你三妹妹。
若是能有一兩個得眼緣的姐妹,你就算是不虛此行了。”
聽出祖母語氣裡的操心,楚清秋拒絕的話到了嘴邊沒能說出口。
“孫女知道了,祖母放心。”
“及笄以後就在家裡呆不了兩年了,這種宴會你也參與不了幾次,仔細物色著,若是有喜歡的青年才俊,就同祖母說。”
楚清秋才喝的一口茶,全嗆在了嗓子上,當下咳嗽不止,直等到楚老夫人拍得手痠才將將止住。
“祖母,您怎麼突然提起這個?”
楚老夫人白了楚清秋一眼,“你爺爺肯放你來我這兒,自然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思。
哼,他這是怕把你砸手裡了,落埋怨。”
“爺爺,應該不是吧?”楚清秋可想不到,她那個只懂行軍打仗的爺爺能考慮到她的婚事。
“你還能有我瞭解他……”楚老夫人說完這話,明顯頓了一下,接著遮掩著岔開話題。
“你瞧瞧這京都大家閨秀,哪個能一輩子呆在孃家的?往往及笄前就定了婚事的,如你這般被耽誤到這個年紀還沒訂婚的,若是及笄以後還在待在家裡,時間久了得是什麼名聲?”
楚清秋喃喃道,“現在的名聲也不好。”
楚老夫人一巴掌拍在楚清秋的手上,“不許亂說。
你如今是太后親封的郡主,身份自然比她們高貴。之前她們那些混賬話若是再說,你就一巴掌甩到她們臉上去,說你的不是,那就是說太后眼光不好,這可是侮辱皇室的罪名,誰也擔不起。
至於你以前的名聲如何,那都不重要,如今你出現在他們面前,明眼人自然會知道以前的謠言不可信。若是還對你有偏見的,你也不必理他,橫豎是睜眼的瞎子而已。”
“祖母高見,孫女拜服了。”若論家宅這些事兒,楚老夫人絕對甩楚清秋不止一條街。
楚老夫人說得高興,又看楚清秋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更是開懷,兩個人越說越投機,直越過了兩餐時間,聊到掌燈時分。
三房的院子裡,楚鶴已經同楚清靈混熟了,二人窩坐在裡間軟席上鬥葉子牌。
“這把又是我贏。”楚清靈眼裡閃過貪婪,看著楚鶴旁的採蓮掏銀子。
楚鶴嘴角輕揚,魚兒終於露出真面目了。
她兩手一攤,將手中的牌摔在席子上,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我不玩了,一整日都是你在贏,我那點兒體己都要讓你贏光了。”
楚清靈看著楚鶴楚楚可憐的模樣,心一橫,將手旁的銀子推向楚鶴,
“我不佔你的便宜,你也不容易,吶,還給你。”
楚鶴這才換上一副燦爛的笑容,並不收銀子,反而還將手上一隻翡翠鐲子退下來給楚清靈。
“好妹妹,我同你開玩笑呢,我可是拿你當親妹妹的,難道還要和你分這一點銀錢嗎?這是我家裡帶著的鐲子,水種不錯,也養人,送給你了。”
楚清靈推脫一二,便喜不自勝得戴在了自己手上,嘴裡甜甜得說著,
“謝謝姐姐。”
楚鶴笑看著楚清靈,心裡暗暗嘲諷她的小家子氣,而後表情一轉,幽幽嘆了口氣。
“雖說都是楚家人,可是姐姐畢竟是嫡大小姐,我們那邊所有的好東西,還是她那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