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速度很慢,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八点,才到达H市。
来不及休息,按照报纸上刊登的地址,找到一家银行。
“同志,请问你要存钱还是取钱?”
银行的工作人员问道。
“不存不取,我要购买国库券!”
秦锋把背包放到柜台上。
所谓国库券,也叫国债券,是国家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
80年代,国家想发展经济,可是国库没钱,于是就找老百姓借钱,国库券就是借钱的凭证。
国库券不是苛捐杂税,更不是强征暴敛,相反,国库券以国家财政收入为担保,是最为稳妥的一种理财方式,算是给老百姓的一种福利。
可是这时候的老百姓识字的都不多,更没有理财的概念,所以国库券的发行很不顺利,老百姓购买的积极性非常低。
发展势在必行,于是国家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给各地下达了不同的指标。
A省经济条件好,今年必须完成5亿,B省经济条件不好,就完成2亿吧……
各地政府只能往各个机关单位和国企摊派。
单位只能摊派到公务员和工人头上。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机关单位和国企,都曾使用国库券代替部分工资发放。
比如钟山的工资是每个月137块钱,厂里只会发一百块现金,剩下的37块给你发四十块的国库券。
在之前的规定中,国库券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也不能私人买卖。
但是在秦锋重生的前几天,出台了一条新规定,不仅允许国库券自由买卖,还在全国不同城市设立了七个试点,进行国库券交易。
由于这时候的通讯和交通都还很落后,各个地方因为经济情况不同,国库券的兑换比率也不同。
比如有些地方100块钱的国库券可以兑换105块现金,但是有些地方只能兑换95块。
秦锋的计划就是去便宜的地方购买国库券,然后卖到贵的地方去,赚取利差。
前世,有人用这一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赚取了百万元,被人称为“杨百万”。
低买高卖是经济领域最为常见的操作,只不过当时的国内情况特殊,这么做很容易被人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就是因为这点,秦锋才不敢告诉钟山自己的计划。
不过秦锋非常清楚,当年并未打击倒卖国库券的行为,反而是持鼓励态度的。
时任沪海市委书记的朱爷爷,还曾点名表扬过“杨百万”,称他这样的人,刺激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对经济发展是一种有利行为。
H市这家银行就是第一批开放的七个试点之一,而且是兑换比例最低的试点,92块可以买到100块的国库券。
“购买国库券?”
柜员诧异的看了秦锋一眼。
以前国库券都是硬性摊派给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的,没人愿意要。
新规定出来之后,过来的人都是用国库券兑换现金,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主动购买国库券。
“是的,购买国库券,可以吗?”
秦锋又问了一遍。
“可以,你要买多少?”
“五万!”
“多少?”
柜员以为自己听错了。
“五万!”
“确定?”
柜员上下打量秦锋。
这时候的五万堪称一笔巨款,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的人,少之又少。
秦锋穿得普普通通,也过于年轻,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拿出来五万块的人。
柜员有些怀疑秦锋在消遣他。
秦锋懒得多说,直接打开书包,把五万现金倒在柜台上。
哗!
整个银行的人都看了过来。
“现在可以了吗?”
秦锋看向柜员。
“可以了,可以了。”
柜员慌不迭的点头。
银行这几天收的国库券都还没运走,很快点齐五万四千多的国库券,交给秦锋。
秦锋背起书包,头也不回的走出银行,直奔火车站。
在火车上晃荡十几个小时,当天夜里八点多,秦锋赶到了沪海市。
银行已经关门,秦锋就随便找了个宾馆住下。
决定商品价格的永远是供需关系。
H市地处内陆,信息闭塞,工人们的思想也保守,国库券好不容易可以换钱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落袋为安,拿着国库券去银行兑换现金。
所以导致H市国库券价格非常低。
而沪海经济发达,人们相对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高于其他地方,老百姓可以理解国库券的升值潜力。
所以在这里,国库券的价钱已经被炒了起来,是国内七个试点中,兑换比率最高的地方,100块国库券,可以兑换105块的现金。
第二天一早,秦锋就赶到银行,把背包里的国库券,兑换成现金。
57065元!
也就是说,只用了一天时间,秦锋从银行贷来的五万块,就赚了七千多!
钟山工资的几百倍!
这就是秦锋的优势。
其实国内知道国库券存在差价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前几年才抓了不少投机倒把,还有人因此被枪毙,敢抵押房子放手一搏的,全国只有秦锋一人。
就算当年大名鼎鼎的“杨百万”,也没有秦锋这么疯狂。
背着更加沉重的书包从银行出来,秦锋意气风发,继续奔向下一站。
金川市。
钟山送走童思雅和白灵儿,正准备去上班,相亲认识的对象来了。
“翠花,你怎么来了?”
见到对象,钟山很高兴。
可是朱翠花却一脸不高兴,质问道:“钟山,我听人家说你家的拖油瓶弄坏了商店的电视机,要赔人家两千块钱是吗?”
“是的。”
钟山没有隐瞒,点了点头。
“这次又是哪个拖油瓶闯的祸?”
“他们是我的孩子,不是拖油瓶!”
朱翠花一口一个拖油瓶,钟山有些生气了。
“你一个光棍,哪儿来的孩子?”
“如果不是他们的父亲,我早就死在山里了,战友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行行行,你伟大。”
朱翠花伸出一只手,指着钟山:“不光伟大,胆子也大,敢写两千的欠条,你一个月才137块钱,两千块你还得起吗?”
“谁说我还不起?”
钟山说道:“昨天我就把钱还给谢光了。”
“两千都还了?”
朱翠花一愣:“你哪儿来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