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江清街裴府。谢氏与裴之莹乘车驾从正门入。裴桓自去安排人手搬东西。
裴之莹等人在轿厅厢房先换过沾了水的衣裳,又换了小轿子。几个小厮抬着直走到垂花门下。众丫鬟婆子一路尾随。
下了轿,谢氏挽着裴之莹沿着抄手游廊入得正房中,方转过屏风,就见女眷丫鬟团团侍立,足有二人,当中裴老夫人端坐其上,郑夫人与王夫人侍立两侧。几位小姐们都在,听了下人传报,正迫不及待地往门口看。
谢氏笑盈盈地上前,口中笑道:“儿媳妇拜见母亲!母亲安好!多年不能侍奉在侧,请母亲谅解。”
裴老夫人淡淡笑着,说道:“你们还不赶紧扶她起来,雨天地上湿气重,她身子向来不算好。”
谢氏见郑王二人果真要来扶,连忙又道:“岂敢劳动二位?我常年在外,全靠二位太太替我尽孝。端看母亲精神,加上这身衣裳这套头面,越发显得年轻。也足见大嫂子和三弟妹平日侍奉用心。”
裴老夫人一听,略高兴点,说道:“几年不见,你这张嘴越发伶俐,莫不是南方的水土更养人,你一回去更灵巧了。”她说着,使了个眼色给贴身大丫鬟红羽,红羽连忙上前一把将谢氏扶起来。
只听裴老夫人又笑道:“这套头面是你去年送来的年节礼。你这一通胡夸浑说,不但赞了她们俩,还带上自己。说话转上这么多个弯,就不怕舌头酸?”
裴老夫人再看后面,之莹正恭谨地站在母亲身侧,笑靥如花。谢氏连忙引着女儿拜见老太太。
头回拜见问安,裴之莹磕头行了大礼,“孙女儿之莹拜见祖母,愿祖母安康。”
再一抬头,四目相对时,裴老夫人怔怔地,但很快回过神,挥退侍奉的丫鬟,亲自拉了裴之莹起来,揽到自己怀里,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
“我看到她这双眼睛,好似恍惚间回到二三十年前她父亲小时候……”
谢氏也笑道:“这丫头确实像她父亲。”
裴夫人随即将屋里众人指与孙女裴之莹认识:“这个是你大伯母,这是你三婶母。”裴之莹连忙拜见了,二位夫人拿出早准备好的表礼相赠。
老夫人又看一眼旁边干看着的其他孙女,说道:“你们二太太常年在外,这也是头一回见你们,还不赶紧过来拜见。”
五位小姐以裴之英为首,连忙行了大礼,小的那两个则由嬷嬷教着。谢氏也准备好各自的表礼。裴之莹一一同众姐妹问好。
随后,裴老太太又拉回之莹在自己身边挨坐着说话。其余人等也各自归座。
这时丫鬟们送上茶来。裴之莹留心看,只觉得这套茶具比起船上用的更繁华典雅,心内不由感叹,“果然还是那般豪奢。”
王氏忙起身,笑着说:“这是暖身祛湿的红糖姜枣茶。风凉雨冷,二弟妹和莹丫头都快喝一碗,暖暖身子。”她很放得下身份,一边说,一边亲自端给谢氏,又要端给裴之莹。
裴之莹作为小辈,哪儿敢受她的茶。正想找个说辞推脱时,郑氏开口了,“英丫头,蓉丫头,你三妹妹才来,做姐姐的还不赶紧表示一下?”
二位小姐同声应“是”。
二姑娘裴之蓉上手恭谨地从婶母王三夫人那儿接过茶水,含笑端给裴之莹。
“多谢姐姐。”裴之莹这才喝了茶。
老夫人又详问裴之莹读的什么书,喜欢吃什么,来的路上有没有好玩的事。裴之莹如实答了。
齐老太太就笑道:“真真同你父母亲一模一样,比你这些姊妹们更强一些,将来又要出一个大才女了。”
她话锋一转,又道:“但你小小年纪,读书明理自然好,可毕竟是个女儿家,将来定是要嫁人的,只会读书可不成。历朝历代没出过女状元。”
三太太王氏听了偷偷瞄了一眼谢氏,见其镇定自如恍若未闻,心里的窃喜去了一大半。
其余人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独裴之英心里不太舒服,“历朝历代没有女状元,不代表以后没有。男子书读的好可以当官,女子为什么不行?”但她毕竟知道分寸,不敢反驳老夫人。
裴之莹则当作耳旁风。起初几句肺腑之言差点叫她心软,可茶未凉,老太太又在挑不是了。
众人又说了几句,丫鬟来报说桓哥儿和枫哥儿等人进来见礼请安。裴老夫人忙命让进来。裴桓等人入内拜见了,裴老夫人先让几个小的哥儿拜见了婶母(伯母)谢氏。
众人说笑问答几句,裴老夫人就笑道:“你二太太远道而来,便放你们一天学假,下午不必上课去了。”
裴桓忙笑道:“老太太忘了?今日清晨好大的雨,先生那边派人送消息来,说有事不必上课。”
老夫人也笑道:“是了,我年纪越大,记性越不好。”
“老祖宗整日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事情太多,那能桩桩记得真切?”枫二少爷赔笑道。
众人也跟着应和。说了两句,裴桓等几个哥儿便告退出去。老夫人和众位儿媳、孙女儿们谈一些她们小时候的趣事。又喝一杯茶,外头来报大爷和三爷过来了。
裴老夫人笑道:“来得正好,也省得莹丫头跑几趟去拜见。家里只差你们二爷,人就齐了。”说着就让丫鬟快快请进屋里来。
裴之莹等几个小辈们连忙起身恭迎。
裴铄给盛老太太见过礼后,便含笑看着裴之莹道:“莹丫头?总算回家了,不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着你。先前公干路过庐州去探望过你父亲,偏偏你那时又不在家。”
他神情和蔼,但与周正略偏严肃的长相很不相宜。
“侄女儿远道而来,在自个儿家里千万别客气。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三叔。”裴铎亦笑道。
裴之莹连忙站出来,规矩的上前行礼,恭恭谨谨地问好:“侄女谢伯父、叔父关怀,给伯父、叔父请安!”
裴家这兄弟俩,大老爷严肃端方,三老爷更放诞不羁,不摆架子。家里几个孩子们平日更怕大爷,更亲近三爷。
其中裴铄喜欢读书人,见裴之莹有书卷气,就更高兴几分,忙从袖中摸出一块秋蝉模样的玉坠,送给侄女。
裴之莹倒不太敢接,老夫人帮她接过来,系在腰间,“这块玉衬你,你几个兄弟姐妹都有相似的,安心收下。”
裴铎也解下腰间的锦囊,从里头拿出一个金光灿灿的如意锁放到裴之莹手上。谢氏又命她谢恩。
裴之莹笑着谢过二位长辈,连连行礼。
裴铄因见自个儿在场,女儿侄女们不大自在,只说了几句便向裴老夫人告退了。三爷随之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