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1章

在太醫為黃氏診斷並無大礙之後,沈淑華便去了康寧宮。

也沒隱瞞,把繼母他們進宮所求之事,簡單的敘述了一遍。

“本不想摻和這事,但臣妾是家中嫡長女,祖母和母親又求到跟前來,所以這才厚著臉皮過來求母后讓姚嬤嬤走一趟。”

“你既然開口了,哀家也不好駁了你的面子,那便讓她去一趟吧。”

聞言,姚嬤嬤福身:“老奴遵旨。”

沈淑華連忙道:“勞煩姚嬤嬤了。”

“不敢當,老奴這就去把事手頭的事情交接一下,待會就隨沈老夫人出宮,奴婢告退。”

在姚默嬤嬤離開之後,本來沈淑華是想走的,但太后揮了揮手,清退了宮人。

似笑非笑地問:“這些天的觀察,你是個聰明的,哀家這麼幫你,幾乎有求必應,你可想好如何回報哀家了?”

經過了上次的請安,沈淑華對太后這直來直去的話也見怪不怪。

她沒有求到容嬤嬤的頭上,而是來了康寧宮,其實站隊的意願就已經很明顯了。

“不知太后娘娘能幫臣妾到何種地步?”

“哦?”太后似笑非笑地看著她:“有什麼說法嗎?”

“當然有,若太后娘娘給兒媳的,是本就屬於皇后的權力,那兒媳自然也不會讓太后娘娘失望,會盡力打理好後宮,讓娘娘無後顧之憂。”

“若太后娘娘能幫臣妾解決一些棘手之事,那臣妾也願幫太后娘娘解決一些難題,以作回報。”

聞言,太后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沒著急回話。

這個兒媳婦有點意思,就是不夠乾脆。

無非是表面合作和深度合作的意思,說那麼半天。

不過她也理解了對方的意思。

半晌之後才問:“你有什麼能幫哀家的,又有什麼是非要哀家幫你才能解決的麻煩?”

“你已是皇后之尊,以沈太師相互依存,哪怕不得寵,跟你父親張個口,他也不見得不幫。”

沈淑華明白她的意思。

沈太師不說權傾朝野,也差不了多少。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皆有他的門生,雖然手中並無實權,但只要他開口,一大堆的人都會跟著他表態。

這般人物,他解決不了的事情屬實不多。

可沈淑華並不想求他。

“回娘娘,兒媳在處理國家大事上,比不上娘娘絲毫,但能為娘娘籌到錢。”

此話一齣,太后倒是重視了不少:“仔細說說。”

“是。”沈淑華斟酌了一下用詞。

如今國庫空虛,跟皇帝關係不大,主要還是先帝在位時期,南征北戰,消耗過大。

後又遭遇數年未遇的大旱,導致很多地方顆粒無收。

所以大庸皇朝財政才會變得相當吃緊。

要說如今讓朝廷眾多官員和這位太后最頭疼的,一是邊境遊牧民族時常騷擾。

以大雍現在的國力,根本不足以支撐打一場大的戰役。

二一個那就是沒錢。

打仗的事沈淑華不懂,也不敢妄言。

可搞錢的事,她還是能想想辦法的。

“回娘娘,臣妾外祖家富可敵國,如果由臣妾出面,給予一定的殊榮,相信說服佟家捐獻家財,不是問題。”

“你能說服他們?”太后這下是真的驚訝了。

佟家雖是商戶,但那也是幾代人才積累下來的財富。

佟家又非常善於經商,而且懂得趨利避害。

據她手中的情報看來,佟家這些年幾乎沒什麼太大的波瀾,丟了京城首富的位置,恐怕也是急流勇退,想更多的保全家族。

底蘊絕對深厚的可怕。

若真能說服佟家捐獻家財,哪怕不是全部,也足以讓她緩衝一段時間。

“絕對可以。”沈淑華信誓旦旦。

以這位太后的手段,這些富豪和氏族一定會被清洗。

不過是先後的區別罷了。

現在捐獻,還能有所保留,也不會傷到正在經營的生意。

等以後清洗,一個大子兒都留不下,還得殺的人頭滾滾。

闡明厲害,相信說服舅舅問題不大。

剛好也能讓她做個投名狀,徹底的跟太后綁在一起。

至於出嫁前父親的交代,她根本沒當回事兒。

想要太后、皇上兩邊都不得罪,怎麼可能?

先皇后說不定也是這樣想的,結果現在,人沒了。

她可不想步了先皇后的後塵。

“若你真能說服佟家捐獻家財,你以後有什麼麻煩,哀家都替你兜著,這皇后之位永遠是你的,無論有沒有皇子。”

“有太后娘娘這句話,臣妾就放心了。”

“叫什麼太后娘娘,叫母后。”太后從鳳座上走了下來。

沈淑華也極有眼色,連忙過去扶著她:“是,母后。”

“你呀,就這種世家千金的習慣改不了。以後有什麼事直接說,別搞囉囉嗦嗦那一套。”

“哀家當年跟著先帝上戰場的時候,最煩這一套了。”

“那母后別怪兒媳無理就行。”

“繁文縟節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嘴上再恭敬,也不見得他們的心就向著哀家。”

“反之,你若是真的跟哀家一心,無論將來如何,只要哀家還在一天,就沒有人敢動你。”

“其他繁文縟節,就免了去,人生在世,有那麼多的大事要辦,別整天被那些旁枝末節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兒媳受教了。”沈淑華對這位太后是真心的佩服。

這是她從未見過的女性一面。

上一世哪怕她過得很好,可也只是相對其他女子而言。

她想要過得好,前提得讓陳家過得好,得讓陳長安努力上進。

陳長安能官拜丞相,至少七成是因為她。

可世人誰知沈淑華文比狀元?

都在稱讚陳丞相年輕有為。

而說起她沈淑華,都說她得夫君寵愛,如何幸運……

殊不知,幸運的那個人從來不是她,而是陳長安。

若沒有她想盡辦法,花光嫁妝,為其鋪路,陳長安那個探花在年僅四十的時候,能在地方上混個四品官就頂了天了。

哪能成為當朝丞相,還給她請封了一品誥命。

反觀太后就不一樣了,她是真正的活出了自己。

她自身的光芒,並沒有被男人而掩蓋,朝中大臣對太后垂簾聽政,不還政於皇上,頗有怨言。

但說來說去,也只能揪著後宮不得干政這一條。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沈淑華都從未聽到過哪個大臣說,太后能力不行,不配執掌大雍皇朝。

——

跟太后達成了同盟後,沈淑華鬆了口氣,至此,她在這皇宮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好處也是難以想象的。

首先,太后在第二天便給她派來了八個宮女,年齡小的一個十四,年齡大的三十五。

這些宮女和顧沉煙她們不同,雖然對打理宮務並不在行,可個個身懷本事。

有敢在醫術上鄙視太醫院院正的。

也有文采不輸狀元郎的。

也有徒手能打三個壯漢的。

若有兵器在手,正面作戰最高戰績能殺八人,這八人還不是普通的平民,而是受過訓練的軍中士兵。

還有算賬十分厲害的……

個個身懷一門技能。

除此之外,太后娘娘還給她賞了不少好東西,都是些皇家才能用得起的貢品。

在外面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至於金銀,太后倒是沒給,她也知道背靠佟家的沈淑華並不缺這些。

太后給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而是底氣。

找到了靠山,淑華開始大整後宮。

不像以前那般束手束腳。

首先改的就是侍寢制度。

沈淑華查了一下,先帝在位時期是有這個制度存在的,不過現下如同虛設。

現如今後宮侍寢,全憑皇帝喜好。

他要找到新鮮的,獨寵幾天都正常,要是並無特別感興趣的,一夜叫上三五人同時侍寢,也不稀奇。

管理皇帝侍寢的內官,可有可無。

這就導致後宮的美人、貴人們,但凡想要獲得侍寢機會的,都得鬧出百般花樣。

送些湯湯水水,都是正常手段。

除此之外,攔路跳舞的,撫琴的,去下朝必經路訴說思念之情的……

更是有膽大的,在皇上就寢的時候直接衝進去的。

第一個這麼做的美人,沒被處罰。

大家就知道了,原來皇上喜歡這種調調。

於是,守夜的人都成了瞎子,皇帝的寢宮那是誰想進就進。

沈淑華想把這個侍寢制度再次立起來,倒並不是為了皇帝著想。

而是因為更好的管理後宮。

這些美人貴人們數量也太多了些,不包含被寵幸過的宮女在內,名冊上就有四百多人。

這數量是先帝的數百倍。

而這些也是一大開支。

降是不能再降了,如今這些宮妃的月例已經是歷朝歷代最低,再降的話,皇家名聲徹底沒了。

沉吟了一番,沈淑華轉頭問道:“侍劍,黃陵那邊還缺人嗎?”

侍劍是太后娘娘送過來的八個大宮女之一,是太后情報部門中的一員。

“回娘娘,只要娘娘想,皇陵什麼時候都缺人。”

“那就好。”

侍劍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太后的意志,既然她都這麼說了,那沈淑華就不客氣了。

著手製定了新的侍寢規則。

大多數沿用的還是先帝時期的規則,只做了些許的改動。

一個時辰就搞定,把新的規則通曉六宮。

沈淑華又開始給宮中的宮女太監恢復月例。

就恢復到了先帝時期的水平。

隨後又召自己的舅母進宮。

她現在出宮不方便,找舅舅進宮又不合適。

不過舅舅舅母夫妻和睦,舅母又是個識大體的賢內助,通過她轉述,再帶一封信出去,也一樣。

等做完這一切,沈淑華才閒下來。

靠在榻上休息,讓小宮女捶著腿,閉目養神,心中琢磨著,除了佟家,還能去哪裡弄點錢?

舅舅家富可敵國是必然的,可現如今大庸皇朝內憂外患,哪怕是舅舅家捐的傾家蕩產,也只能緩解一時。

想要太后一直站在自己這邊,那就得一直為她提供助力才行。

她能提供的助力,思來想去還是錢。

在她為錢發愁的同時,姚嬤嬤也跟著黃氏來到了陳家租住的院子。

闡明瞭身份之後,為沈淑賢驗了身。

證明了清白之後也沒多留,帶著黃氏和陳長安給的兩個荷包,回到了宮裡,去了太后那邊覆命。

隨後又來到了鳳儀殿。

把此行出宮的過程原原本本的講了一遍,末了,又添了一句:“娘娘,老奴覺得二小姐想要以此來挽回名聲,怕是不容易,畢竟謠言已人盡皆知。”

沈淑華暗道,不愧是太后身邊的得力助手,這眼光比自己祖母張氏要強上不少。

笑道:“無妨,他們進宮求了此事,我也讓嬤嬤跑了一趟,接下來如何自然跟本宮無關。”

姚嬤嬤一聽這話就知道了他們姐妹之間關係如何:“看來娘娘有數,倒是老奴多言了,老奴告退。”

“嬤嬤有心提點,本宮領著情呢,沉煙,送一下姚嬤嬤。”

“嬤嬤請。”顧沉煙把姚嬤嬤送出去,又給了一個薄薄的香囊。

姚嬤嬤也沒推辭,收了下來,兩人又說了一些貼己話,才回到康寧宮。

顧沉煙一回來就見到自家主子笑的很開心,看向安雪安樂,無聲的詢問,主子咋了,你們給她吃糖了?

安雪兩人默默的搖搖頭,他們也不知道,姚嬤嬤走後,主子心情就很好。

顧沉煙:“我們皇后娘娘這是想起什麼開心事了?奴婢是不是也能有福分聽一聽?”

“少打趣我。”沈淑華笑看著顧沉煙,她是高興自己這一世走得順暢許多。

如無意外,太后娘娘最少可以保她二十年。

二十年後,晉王登基,說不定她也能坐坐皇太后的位置。

雖然沒有子嗣,有些許遺憾,但想起前世幾次鬼門關的產子之痛,那些遺憾也不算什麼。

她不願說,顧沉煙也識趣,沒在追問,而是說:“娘娘,奴婢瞧著,姚嬤嬤態度好了許多,之前雖然也未怠慢,可不如現在這般親。”

“她是個聰明人。”沈淑華笑道。

太后對她的態度如何,自然決定了姚嬤嬤這些人對她的態度。

太后給了那麼多賞賜,又送來了八個身懷絕技的大宮女,身為康寧宮的管事嬤嬤,姚嬤嬤自然是心中有數。

要不然今天也不會特地跑來這一趟。

畢竟託她的事情完成了,她只需回康寧宮,跟太后稟告一聲就行。

可她還是來了,未必沒有賣個好的意思。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才會這麼開心。

閱讀全部

相關推薦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