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7章

錦衣衛指揮使一齣手,就知有沒有。

李慎一旦被定性謀反,當然會被秋後問斬。

李慎經歷最初的慌亂後,很快冷靜下來,想好了說辭。

寫信算什麼?有手就會啊!

就因為這個能定罪?

太輕鬆了吧!

“我反對!

錦衣衛的證據,只能證明我爹寫了信,不能證明藍玉買通了我。

我就問一句,你可找到藍玉的回信拓印?”

“回,回信,你無權過問!”

儘管蔣瓛面沉如水,威嚴依舊不容侵犯。

可那一刻的遲疑,還是被他捕捉到了。

一瞬間。

李慎冷笑幾聲,彷彿主動權已經到手。

邁開腿,扭扭脖,眼神充滿了勝利的滋味。

別說錦衣衛了,就是朱元璋在場,也得被他的理直氣壯給唬住片刻。

“沒有回信,也沒有確切謀反字眼,你憑什麼說我勾連?”

李慎聲音不大,恰好能讓蔣瓛聽得清清楚楚。

而蔣瓛則眼睛微眯,努力識破李慎的眼神。

可同樣的,李慎也在審視他!

堂堂錦衣衛指揮使,打死也想不到,居然會被當官不足三天的人上下審視。

好像看犯人一樣。

當然,蔣瓛也有些心虛。

離開了彈琵琶、騎木馬,他的逼問都顯得不那麼嚇人了。

李慎還以為,錦衣衛拿到鐵證,要把他釘死。

結果就兩張紙。

這兩張當草紙都嫌薄的玩意,蔣瓛到底想絆倒誰啊?

李慎很快順藤摸瓜,朝著一個點猛追猛打:

“我說蔣大人,就憑這兩張紙,外加你的豐富想象力,無法證明任何東西……只能證明你的職位,無需任何技術含量。”

你……

說誰沒有技術含量?

要不要看看他親自編寫的《刑策》再說話?

那些酷刑,可是很有開創性的!

蔣瓛如鯁在喉。

難道是因為不能用酷刑審訊,導致威懾力大打折扣嗎?

這廝完全沒在怕啊!

“怎麼不說話了?是不想說嗎?”

“指揮使,我怎麼感覺你不是替天子審訊,而是想尋仇呢?”

李慎脫口而出,連珠炮似的反問,顯得蔣瓛很是被動。

他的確沒有證據證明,李慎與藍玉有深交。

更別說抓住其他馬腳了。

詔獄中,李慎出言不遜時,曾惹怒過他。

此事錦衣衛上下皆知,陛下肯定也知道。

所以審理時的時候,蔣瓛就有些心虛,生怕沾上公報私仇的罪名。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讓錦衣衛指揮使吃癟。

即便是位極人臣的胡惟庸,也遺憾落敗。

蔣瓛暗自對李慎改觀,看來大理寺卿不瘋也不傻,思維清晰得很嘛。

與此同時,新的計策也在腦海高速運轉中成型。

……

“李慎,既然你說兩家只是平常關係,那我問你。

入京之後,藍玉可曾私下裡認你作義子?

可曾承諾榮華富貴?

可曾教你洗冤擊鼓?

如果沒有,你如何證明!”

看蔣瓛得意的模樣,李慎嘆氣,感覺索然無味。

這錦衣衛離開了“彈琵琶”“騎木馬”“灌毒藥”老三樣,是不是就不會審訊了啊?

李慎只覺得可惜,那麼多不朽功臣,都折損在這貨手上。

啥叫讓自己證明?

不應該是“誰主張,誰舉證”麼?

朱元璋親口規定:錦衣衛偵察、抓捕需要有線索證據。

雖然知道錦衣衛執法僭越,把老朱的話當屁放了,可這也太明目張膽了。

“李某就知道指揮使著急定罪,但你先別急。

你覺得藍玉買通了我,甚至可能收我為義子?

還要我自己證明,此時沒有發生?”

“沒錯!”

“那我也有理由懷疑,蔣指揮使住藍玉的被窩裡了,否則怎麼比藍娘子還清楚?”

聽到自己的名字和藍玉有牽扯,蔣瓛本能後退。

“你胡亂攀扯什麼?少混淆視聽!”

“沒有混淆啊。

只是想讓指揮使證明一下,此生絕對沒有睡藍玉被窩裡,就證明一下。”

正因為構陷計洋洋自得的蔣瓛,怎麼也沒想到迴旋鏢來得這麼快。

蔣瓛當然知道,讓對方證明從未發生過的事,是不可能的。

但大多數人急於自證,而忘了質疑“質疑”本身。

雖然對李慎的伶牙俐齒有心理準備,但蔣瓛還是吃了一驚。

看來尋常構陷法子不管用啊。

只能上點狠活了。

有了前面的經驗,他不準備繼續斡旋,而是直搗黃龍。

“好,就當你們沒關係。

可真是那樣,你為何要擊鼓鳴冤 ?

難道不是喜歡感念藍玉恩情的原因?

是不是藍玉曾暗中許諾你榮華富貴,作為報酬,你必須在藍府落難後以身死諫,好讓天下人質疑本案,引動民怨!

或許,藍玉決議造反的時候,就留了後手,萬一東窗事發,也能靠鳴冤擊鼓拖延時間。

你就說,對不對?”

有一說一,蔣瓛還是有點腦子,難怪能製造多起知名冤案。

但凡性子軟一點,都得被蔣瓛這點假設帶到溝裡去。

很容易就陷入自證陷阱。

但李慎,豈是任由拿捏的人?

“指揮使剛才想的對,也不對。”

聞言,蔣瓛面露喜色,差點兒命令侍衛將李慎拿下。

李慎幾個意思?

想用當堂自爆換來寬大處理,現在可太晚了!

還沒等高興多久。

“藍玉是對我有恩,但不是你以為的那種。”

“我到應天府後,藍玉因身份差距過大,從不肯見故人之子,但我從不怨恨。”

“只因藍玉之於社稷有恩,就是對我有恩!”

蔣瓛凝視片刻,彷彿要在李慎身上挖出兩個血洞。

“你意思……你們從未見面,你還對藍玉盲目崇拜?”

“說不上崇拜,只是自幼聽聞藍玉功績,眼睛不瞎罷了。”李慎淡淡道。

“我是沒見過他,但起碼記得藍玉忠心耿耿,戰績勝天!”

“他是驍勇善戰,僅靠三萬精兵,擋住陳友諒六十八萬大軍!”

“他是蒙元剋星,遠赴千里邊陲,生擒北元皇室三千人,一雪漢室恥辱!”

“他是忠君愛國,為陛下浴血奮戰,雙腿骨折也不下戰場!”

“藍玉,是狂,但也有狂的資本。”

“他是傲,但也錯在傲!陛下痛恨畏懼,我卻因生於民間,巴不得再來一百個藍玉,一千個藍玉。”

“保胡虜不犯,護河山周全!”

一連叩問,指揮使好像快被唬住。

笑話!

藍玉對社稷有恩?

怕不是腦子進水了才說出這話。

藍玉強歸強,但大明又不是隻有他一個戰神!

先不說徐達、湯和等猛將。

朱元璋身邊,從來不缺人才。

藍玉封狼居胥,享金食厚祿,的確是因為有功勞。

但更重要的,是當今陛下給了上陣的機會!

大明能恢復漢室河山,不是靠藍玉、紅玉。

乃是大明國君啊。

當今聖上德行功績蓋千古一帝,完全夠格!

死了一個藍玉,就民怨沸騰了?

李慎未免太託大了。

這到底是朱家的天下,還是藍家的天下!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