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母親結婚之前,有三萬存款,雖買不起房子,但在當時也是一筆小鉅款。

婚後為了生活,全部花光了。

我對如今租住的這個大房子,毫無記憶。

只記得當年母親為了躲計劃生育生二胎,將我送回父親老家。

我六歲那年回來時,住的是一間30平方的破舊小平房。

母親帶我蝸居在那間平房裡,吃著三萬塊的老本。

等常常夜不歸宿的父親。

他回來了,母親就會罵一句。

“天天就知道賭,回來幹什麼?”

他走了,母親又會捧著我的臉流淚自責。

“都怪我,又生了一個女兒。”

父親從不給我們生活費。

母親的錢花光以後,也沒錢開店了。

她就帶著我,推一輛小車,每天到私立小學門口賣串串。

“好吃的串串咯!兩毛五一串咯!”

我的童年沒有玩樂時光。

母親負責將食材處理好,我負責將它們全部串進一根根竹籤上。

那時素菜譬如海帶,五毛兩串。

葷菜譬如豬肺,五毛一串。

熱狗一元。

母親一天能賣兩百塊,平均每天我要串五百根。

串到雙手發泡是常有的事。

後來我長大了,要上小學了。

我又是沒有周末的。

要給母親看攤子。

我跟著母親,賣過串串,奶茶,清補涼,風箏,發繩

我再大點兒,妹妹被父親從老家接回來。

日子過得更差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是好事。

多了個勞動力,我可以少幹很多活。

媽媽的串串,賣的很好。

膾炙人口。

可也抵不過黑戶上學要交的學費。

九零年代的超生,是上不了戶口的。

妹妹想上小學,需要四萬塊。

媽媽拼死拼活賺來的錢,一朝送進了教導主任的口袋。

妹妹能上小學,媽媽更辛苦,也罵得更兇了。

再後來,媽媽打算生三胎。

那年她四十,高齡產婦,我上初中,妹妹上小學。

爸爸很高興,他喝醉酒了會醉醺醺地說:

“這次一定是兒子!”

結果,又是一個女兒。

我去醫院看媽媽時,她睜著大大的眼睛,眼裡全是水霧。

她沒哭,眼裡全是絕望。

我想,那時的她或許在想。

她都這麼拼命地跟命運抗爭了,老天爺為何還是如此不公。

偏偏就是不賜她一個兒子。

爸爸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

媽媽也越來越不開心。

她白天會扯著嗓子對我們破口大罵。

“攤上你們三個真是命苦!苦一輩子!”

“我告訴你們,爭氣點!長大了賺錢養我!”

夜裡會躺在床上對我們說,她不是故意的,都是她的錯。

“怪我啊,怪我找了個一窮二白的男人。”

我總是沉默,也不怨她。

我知道,她太苦了。

她一個人撫養我們三個女兒長大,能做到這樣,已經很棒了。

錯的人,從不是她。

我抬眸,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

“麻麻,你開店叭,我想住大房紙。”

九零年代的房子很便宜,是努力工作就能買得起的那種。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