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文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給惦記上。
管亥帶著糧食和食鹽從縣城回來後。
糧食問題暫時得到緩解。
接下來的幾日。
陳錦文帶頭,帶領一眾小弟,在附近開墾種田。
“100斤的高品質水稻種子,總算種完了!”
隨即…..
他看向一旁的小弟,吩咐道。
“給我聽好了,種下的這些水稻,金貴著呢。”
“每日派五名,…..不,派十名弟兄好好看管,不得讓任何人糟踐破壞。”
聽到每天要派十名弟兄看守。
一旁的周倉,撓了撓頭,很是不解。
“大人,不就是尋常的水稻嘛,也無甚稀奇,不至於每天派人看守吧?”
管亥也出言附和。
“公子,這回我贊成周兄弟的。”
“不就是一片水稻嘛,公子您言重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咱這地裡,種的是金疙瘩呢。”
身邊這兩人說完。
陳錦文臉上露出一抹你倆懂個屁的神色。
隨即他冷哼一聲。
“哼……”
“若我說,咱們種下的這些水稻,比金疙瘩還要金貴,你們信嘛?”
這時候。
一襲淡色華服的張嫣,緩緩走過來。
趁著這機會。
陳錦文為三人解釋道。
“尋常的水稻,畝產多少斤?”
“大夥心裡都清楚吧。”
張嫣不語,畢竟她貴為皇后,對田間之事,瞭解的不深。
這時候。
管亥搶著開口。
“公子,這您可難不住我。”
“尋常的水稻,畝產在300斤左右!”
“若風調雨順的話,興許能上400斤。”
陳錦文點了點頭。
然後接過話茬,語氣自信的說道。
“管亥說得對,尋常的水稻,畝產300斤已是不易。”
“不過……”
“今個兒我把話撂在這兒。”
“今個兒咱們種下的這些水稻,將來成熟,畝產最少在600-800斤!”
“若打料得當,就算畝產千斤,也不是沒有可能。”
“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只要將這些水稻推廣開,用不了幾年,咱大明的百姓,人人都能吃飽肚子,將不會有人在捱餓。”
此話一齣。
在場眾人無不驚的合不攏嘴。
畝產600-800斤的水稻,這是什麼概念?
這意味著,以後的糧食產量,將比之前翻了最少2-3倍!
張嫣最先反應過來。
她神情嚴肅,“錦文,這絕無可能。”
“本宮雖不懂田間之事。”
“可也知曉,即便是林苑監專門有人負責的皇莊,其畝產,也不可能做到畝產600斤!”
“更不要說畝產800斤,甚至千斤!”
張嫣等人不相信,也能夠理解。
畢竟畝產八百斤…..千斤的水稻,在他們的認知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而陳錦文剛出那番話。
在他們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見幾人怎麼都不相信,陳錦文只是淡淡一笑。
對於前世的優質水稻,他比這兒的任何人都清楚。
他說畝產600-800斤,已經是極為保守。
若放到前世,及時澆灌,施肥得當,優質水稻的畝產普遍在1500斤往上呢!
他是考慮到如今身處的環境,才說的如此保守。
結果就這兒…..
眾人仍舊是打死也不相信。
“娘娘,若將來種下的這些水稻,畝產在600斤以上,又當如何?”
在人多的地方。
陳錦文還是習慣稱呼張嫣為娘娘。
“錦文,若真如你所言,你說如何便如何!”
見自家男人如此自信。
不像是開玩笑。
張嫣心裡也開始變的動搖,她自然希望這些水稻能夠高產。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老百姓的命運。
明朝數百年基業,走到如今這一步。
不就是因為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各地才頻頻爆發農民起義。
很多人餓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好,娘娘!”
“咱們一言為定,若將來這些水稻畝產破600斤。”
“我想如何,您都得配合!”
說罷。
陳錦文走上前,當著一眾小弟的面,伸手攬住張嫣的腰。
被這麼多人注視著。
張嫣臊的臉色通紅,她聲若蚊蠅,嬌羞道。
“錦文…..別這樣,這麼多人看著呢呢!”
後者哈哈大笑。
一雙大手這才戀戀不捨的鬆開。
………..
是夜。
夜色漸深,村中一片寧靜。
陳錦文難得今晚沒有與皇后娘娘一番雲雨。
今晚上他眼皮一直跳。
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望著遠處的麻姑山,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他轉身對周倉說道:“周倉,今晚加強巡邏,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周倉點頭:“大人放心,屬下這就去安排。”
然而…..
還未等周倉離開。
村外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只見數百名山賊揮舞著各式各樣的利器,衝進了村子。
“敵襲!敵襲!”周倉大喊一聲,拎著大刀二話不說,直接就衝上去迎戰。
陳錦文也不甘示弱,拔出腰間繡春刀,大喝道。
“都他孃的給我出來!”
不多時…..
管亥,周倉,以及其他眾人,和前來偷襲的這夥山賊戰在一團。
“錦文,這些是什麼人?”
“好端端的,為何前來偷襲?”
張嫣從房中出來,臉色驚慌。
看這些人的穿著,很明顯不是朝廷官兵。
陳錦文掃過眼前的戰場。
前來偷襲的這幫人,雖人數佔優,但他手底下有管亥,周倉兩員武人,收拾這幫烏合之眾,足矣!
“娘娘,你回屋裡就好。”
“收拾這幫烏合之眾,最多一炷香!”
看著張嫣返回屋內。
他早就手癢難耐,提著繡春刀加入戰團。
男人,活著就是要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