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洪武元年,大明初立,萬象待新。

一日,明太祖朱元璋降旨,宣戰功彪炳的常遇春入宮覲見。

常遇春接獲詔令,豈敢耽擱,稍作打點,便帶上自家女兒,快馬加鞭,朝皇城方向趕去。

常遇春父女二人,在宮人的引領下,穿過重重宮門,沿宮道前行。

未幾,便至乾清宮前。

但見乾清宮朱門緊閉,兩側侍衛侍立。

常遇春攜女兒抵達乾清宮,剛一入宮室,馬皇后身邊的貼身宮女便款步迎來。

那宮女行禮之後,笑語嫣然地向常遇春表明來意,言皇后娘娘聽聞常將軍之女前來,欲見上一見。

常遇春自是應下,叮囑女兒幾句,便目送女兒隨宮女離去。

這邊,一旁等候的內侍行禮道:“常將軍,請隨小人前往御書房,陛下正等著呢。”

常遇春微微點頭,整了整衣冠,跟隨內侍沿著宮牆下的迴廊,轉過幾處殿宇,不多時,便來到朱元璋的御書房前。

那內侍快步至御書房緊閉的門前,先正了正衣衫,而後微微欠身,對著房門高聲稟道:“陛下,常遇春常將軍,已遵聖諭,帶到此處。”

忽的,御書房門後傳來朱元璋的聲音:“進來吧。”

門口的常遇春,趕忙整了整衣冠,雙手推開那扇門,踏入房中,只覺一股墨香之氣撲面而來。

那伶俐的內侍,微微頷首,察言觀色,一路小碎步,迅速退至房門外,輕輕帶上那扇厚重的門,發出一聲極輕微的“咔噠”聲。

此刻,偌大的御書房內,唯餘常遇春與朱元璋二人。

常遇春雙手抱拳,垂首而立。

朱元璋則高坐於御座之上,看著常遇春。

常遇春向前一步,雙手抱拳舉至胸前,緩緩彎腰,上身前傾,行了一個標準的臣子大禮。

禮畢,他微微抬頭:“不知陛下宣臣進宮,可是有要事相商?”

朱元璋緩緩起身,一步一步,朝常遇春走去。

待走到常遇春身旁,他抬手,不輕不重地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

緊接著,朱元璋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爽朗的笑,笑聲在御書房內迴盪:“咱二人之間,無需如此拘禮。往後啊,咱都是一家人!”

朱標與常遇春之女,多年前便已定下娃娃親。

如今,時光流轉,再過些時日,這二人親事便要塵埃落定,屆時,常遇春的女兒便將成為太子妃。

朱元璋說都是一家人,倒也在理。

可常遇春心中明白,當下的朱元璋已然登基稱帝,龍椅之上,坐的乃是天下之主。

這身份地位翻天覆地,有些事,又怎能還似從前般無拘無束、不拘小節呢?

常遇春雖知今時不同往日,但畢竟與朱元璋歷經諸多風雨,故而並未過於拘謹。

只見他微微抬頭,望向朱元璋,雙唇輕啟,聲音朗朗問道:“陛下,難道此番傳臣進宮,單單隻為太子與小女之間的親事?”

說話間,眼神中透著幾分疑惑。

朱元璋聽聞,手臂輕輕一擺,緊接著,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倆之間的親事,還有啥可說的?再過些時日,便要成親咯。”

話鋒一轉,“此番傳你進宮,實則想與你商議北伐一事。我意讓你與徐達率軍北伐,你對此有何想法?”

常遇春輕輕搖頭,微微俯身,抱拳於胸:“微臣並無他念,陛下既有北伐之意,微臣自當領命率軍,奮勇向前!”

朱元璋聽聞常遇春此言,臉上笑意更濃,微微點頭,神色甚是滿意。

緊接著,他負手踱步,片刻後緩緩開口:“只不過,我想將孤雛那小子從遼東調回來,讓他跟著你一同去北伐,你意下如何?”

話語落下,目光轉向常遇春。

朱元璋口中的孤雛,正是常遇春於戰亂中收養的養子,如今名為常孤雛。

遙想四年前,鄱陽湖。

陳友諒與明軍在此展開殊死惡戰。

常孤雛身先士卒,盡顯悍勇。

只見他手持長刀,直逼陳友諒麾下大將張定邊,險些便取了張定邊性命。

這一幕,清晰地落入朱元璋眼中,令他暗自驚歎。

時光荏苒,朱元璋念及要磨鍊常孤雛,便將他調往遼東出任都指揮使。

遼東之地,北元勢力時常侵擾。

誰料,常孤雛到任後,屢屢擋住北元侵襲。

他治軍有方,將士們皆願為其效命。

在朱元璋心中,常孤雛已然是那日後必將撐起大明江山的柱石,不可多得的棟樑之材。

常孤雛年僅一十六歲,卻已非池中之物。

鄱陽湖的硝煙未散,他便已嶄露頭角,那股悍勇之氣,無人能及。

年紀輕輕,便已在戰場上屢立奇功,一身榮耀,絕非僥倖所得。

這般年紀,便已功勳在身,當真是令人讚歎一句“年輕有為”!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