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打了趙仁翰一頓,胸膛憋悶的這口惡氣總算是出了,整個人舒坦不少。
雖然沒打到趙仁澤那個罪魁禍首,但是打著趙仁翰這個幫兇也不錯。
方才進來時,陶氏便不動聲色地審視眾人,著重留意眾人的反應。
趙仁澤假死一事,趙仁翰和老太妃肯定知情,甚至可能還是幫兇。
至於小姑子趙清婉,應該是不知道。
“行了,別鬧了。”
老太妃被眼前亂糟糟的場景鬧得頭疼。
正事還沒說呢,先動起手來了,一點體面都沒有。
老太妃讓丫鬟婆子都下去,又提起繼承王府一事。
老太妃的意思,是讓陶氏為次孫趙興謙請封寧王世子。
陶氏垂著眸,沉默不語。
老太妃看了陶氏一眼,忍不住蹙眉:“陶氏?怎麼不說話?你意見如何?”
“母親。”陶氏抬眸,“我的長子興維還在,他只是失蹤了,他沒死!”
說著,陶氏轉向趙仁翰,眸色尖銳:“二叔,剛才動手是我不對,但是你護不住王爺也就算了,怎麼連興維都護不住?
你是他親叔叔,你明知道他身體羸弱,上不了戰場。
這次出征,你再三跟我保證,一定會把興維平安帶回來。
現在呢?
你帶回來什麼了?
你弄丟了興維,更是連王爺的屍首都找不到!
你空著兩隻手,就這麼舔著臉回來了!”
趙仁翰被說得滿臉羞愧。
對於大侄子趙興維失蹤一事,他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侄子性格剛毅執拗,且眼裡不容沙子,若是知道大哥的假死計劃絕不會同意,而且他太聰慧了,露出一點線索,就能推斷出全局。
為了防止走漏消息,防止大侄子阻礙計劃,他們只能先將大侄子打暈,藏在附近村落的農家。
想著塵埃落定之後,再帶他回去。
沒想到,竟有一小撮北胡騎兵,趁亂劫掠了這個村落,將所有人全部捆走。
等趙仁翰完事後找過來時,村落已經被一把火燒成灰燼,別說是人,就是一粒米都不剩。
見趙仁翰滿臉愧疚,陶氏趁機追問:“興維是怎麼失蹤的?”
“他……他是……”趙仁翰腦子轉悠地慢,一時間編不出來。
陶氏不給他思考的時間,緊追不捨:“二叔仔細想想,興維是在哪裡失蹤的?”
“朔風村。”趙仁翰脫口而出。
“什麼時候失蹤的?”陶氏又問。
“嗯……”趙仁翰說了個大致時間,“應該是一個月前。”
“一個月前?”陶氏蹙眉,“是王爺身故之前嗎?興維為何在朔風村?”
“病了,對,興維他病了!他身體不好,士兵又要急行軍,就將他安頓在朔風村。”趙仁翰這會已經冷靜下來,按照之前編好的說辭,緩緩道:“把興維安頓在朔風村後,我就陪兄長去前線了。
兄長戰亡後,我去朔風村尋興維,這才發現,有北胡劫掠村莊,興維失蹤了。”
聽聞趙仁翰的說辭,陶氏恨得眼眶充血,恨不能衝上去掐死他。
他們肯定是害怕興維阻礙假死計劃,故意將興維扔在村莊。
這兩個狗男人!
陶氏心臟痛極,幾欲昏厥。
她死死摳著掌心,告訴自己要冷靜,一定要冷靜,然後低垂著眸,掩飾眸中的殺意。
“陶氏。”老太妃開口,“我知道你擔憂長子,接受不了長子失蹤的事實,但要為大局著想。
我們等得起,皇上等不起,世子的人選必須要儘快定下來。皇帝一向主張削藩,若是再拖下去,恐怕會有變故。”
說到這,老太妃嘆口氣,安慰陶氏:“我知道你心裡難受,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現實。
但你要記住,你是寧王妃!是眾人的主心骨!
仁澤不在了,你要替他擔起王府。
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往後,王府就靠你了!”
陶氏心中冷笑。
對,撐起王府,給趙仁澤當墊腳石,讓他和梅妃逍遙快活。
她在前邊兢兢業業治理寧城,吸引定熙帝的火力,然後,趙仁澤帶著梅妃在背後,享受靜謐的田園生活。
等她和幾個兒女死了,趙仁澤就出來撿現成的。
真是美死他了!
陶氏壓下心底的憤怒,強自冷靜:“母親,興謙雙腿不良於行,如何能繼承王府?還有興安,他是個痴兒。”
“無妨。”老太妃看向陶氏,“只讓他們當個名義上的話事人,實際由你主事。反正王府和封地上的事情,以前也是你處理,以後照舊。”
“行了,別再囉嗦了,你現在就去寫奏摺,為興謙請封。”
老太妃不想再磨嘰下去,反正就是個名頭而已,誰當都行,只要為長子守住這十年。
年歲已高,剛才為了做戲,又結實哭了一場,老太妃有些受不住,撐著椅子起身,準備回榻上休息。
“太妃!”
陶氏叫住老太妃,直直盯著她:“我不同意,我不同意為興謙請封,也不會寫奏章。”
“什麼?”老太妃目光震顫,難以置信地望向陶氏,忍不住又問一遍:“你說什麼?”
陶氏神態堅定:“我不同意為興謙請封,無論是興謙還是興安,我都不會請封,皇上若是想收回封地,那就收回吧!”
老太妃面色鐵青,指著陶氏的手臂顫抖得厲害:“你瘋了!你知道你剛剛在說什麼嗎?寧地是祖宗基業,你不為興謙興安請封,難道是想將寧地拱手讓人嗎?”
陶氏正襟危坐:“太妃,你我都清楚,定熙帝削藩之意堅決。
這些年,我和王爺遇到過多少次刺殺。長子服錯藥,導致身體羸弱,次子意外摔於馬下,還有三子中毒痴傻……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定熙帝的手筆。
包括這次王爺亡故。
母親,我已經失去夫君,不能再失去孩兒。
若是為次子幼子請封,他們絕對活不到弱冠。”
老太妃被陶氏的情緒觸動,眼中閃過一絲不忍。
她知道陶氏說的沒錯,定熙帝絕不會放任寧王府的傳承。
想到兩個孫子,老太妃心中一痛。
都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心疼。
但是——
老太妃閉了閉眼,再睜眼時,心軟疼愛愧疚……等情緒通通消失,只剩下冷靜和理智。
大局為重,這是必要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