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望不死心,“是不是這輩子的腦子影響了測試結果?”畢竟之前大家都說他是傻子,想來應該是腦子有點問題的。
“並沒有哦,宿主兩輩子的智商都是一樣的呢。”
陳望天塌了。
此時腦子裡突然想起網上的一句話:有些人其實是個傻子,只是有自理能力所以看起來跟正常人一樣而已。
“但,但是之前好多人都說剛開放的時候南邊到處是黃金,只要做生意就能賺錢,那是不是就算腦子沒那麼聰明也行?”
“如果宿主每次都遇到心善的好心人應該行吧。”
陳望:“”
“啊!”一聲淒厲的慘叫嚇得陳望一個激靈,咋,咋啦?
身後的院子裡瞬間一陣嘈雜,陳望只能隱約聽見兩個字“生了,生了!”
陳望也好奇的走了進去,還沒擠進人群就聽見了一聲聲的嘆氣聲。
“哎!”
“哎,又是女娃。”
陳望還沒來得及小小竊喜一下,轉臉就對上他三堂姐陳敏失望不甘的臉。
“哼!你剛剛是不是偷笑了?三嬸沒有生兒子你是不是最高興?”
陳望此時把一個傻子演繹得淋漓盡致,只見他露出八顆牙齒嘿嘿一笑,直接把陳敏氣了個仰倒。
“別笑了!傻子!”罵完陳敏就怒氣衝衝的跑了。
陳望翻了個白眼,真搞不懂他這個三堂姐,就算三嬸生了個兒子,那爺奶疼的也不是她啊,而且她是大房的,就算想要弟弟也該鼓勵大伯孃生啊。
還是說她就是單純跟他不對付,不想爺奶疼他?
陳望努力回想自己八歲以前有沒有什麼地方得罪過這個三堂姐,但是八歲之前他腦子因為沒有恢復上輩子記憶空空蕩蕩,整天干得最多的就是發呆,哪裡有時間得罪他這個三堂姐啊。
倒是她經常變著法的欺負他。
“旺仔?旺仔?”陳望聽見這馳名商標下意識應了聲,然後就看見他奶沉著的臉一下子笑了起來。
“旺仔到奶這裡來,這裡人多磕著碰著你怎麼辦?”
陳望乖乖的走了過去,陳奶奶牽著陳望的手就往自己屋走去,留下身後一群面色各異的陳家人。
陳奶奶給陳望拿了一塊餅乾吃,自己則半抱著陳望看著窗外發呆。
陳望也沒有說話,默默吃著自己的餅乾。
不一會他爺走進來,“你這老婆子接生婆都還沒有送走進來坐著幹什麼,禮錢準備好了嗎?”
“給什麼禮錢,把廚房裡那刀肉給她就行了,一胎二胎三胎全給我接成女娃,什麼接生婆!”陳奶奶說著抹了把眼淚。
陳爺爺沉重的嘆了口氣也坐在了床邊,手上的葉子菸杆在腳底邊敲了敲,“這哪裡怪得到接生婆,人各有命,這也許就是我們老陳家的命吧。”
陳奶奶聽完心裡更難受了,摸摸陳望的頭哽咽道:“只有一個孫子我也認了,可是······老天真是瞎了眼。”
最後陳奶奶還是強打起精神出去張羅去了。
送走接生婆和幾個不知道是來看熱鬧還是真關心的鄰居,不一會陳望就聽見他奶中氣十足的吼他幾個堂姐拔雞毛。
拔雞毛?嘿嘿,中午他應該能混上一個雞腿了,陳望美滋滋的想著,絲毫沒有跟一個產婦搶雞腿吃的羞愧感。
陳望吃完餅乾擦了擦嘴才走出爺奶的屋子,結果好死不死一出來又跟陳敏撞上了。
陳望正心想著自己嘴應該擦乾淨看不出什麼吧,陳敏就瞪他一眼,“你以為嘴擦乾淨我們就不知道你去奶屋裡偷吃好東西了?傻子!”
陳望:“”
之前被罵傻子陳望覺得沒有什麼,可是剛剛才被系統測出智商87.4,再被罵傻子陳望就覺得有些受不了了。
“可能是感覺被戳中痛處了吧。”系統涼涼來了句。
於是陳望剛剛準備罵回去的話瞬間被堵在了嗓子眼。
陳敏看著陳望臉色變幻還以為這傻子要反抗了,結果轉眼又變成呆呆模樣,她不屑的輕嘲一聲徑直走了。
陳望這回是真氣著了,“早晚一天我要把你卸載了!”
“等宿主有那個能力再說吧。”
午飯很快被做好擺上了桌,陳望看了眼桌子上的飯菜,除了他面前有一碗雞湯裡面還有一個雞腿外,跟平時吃的沒什麼區別。
一盆紅薯粗糧飯,還有幾盤豬油炒的鹹菜。
陳望記得他奶之前讓三叔買了塊肉回來,說三嬸生了兒子就煮了全家慶祝慶祝,現在生的還是女兒肉果然就沒煮了。
不過陳望有雞腿也不盼著那點肉。
家裡人都陸陸續續坐上了桌,陳望三叔陳守明給自己媳婦端了飯去之後也回來坐著,只是臉上疲憊落寞的神情太過顯眼,顯然是多年的期盼落空還沒有適應過來。
陳望不動聲色的掃了眼桌子上的陳家人,桌子左邊坐著陳望大伯一家,由這些天的觀察來看,陳望大伯陳守軍和大伯孃劉東萍都是老實本分之人,對陳望也挺疼愛,看現在的表情,似乎對老陳家沒有再添一個男丁也挺失落。
他們生的兩個女兒分別是陳琳和陳敏,陳琳是老陳家最大的孩子,今年已經十七,跟父母一樣,也是老實勤快的人。
至於陳敏,她在老陳家排行第三,今年剛十三歲,那性子陳望就不多說了。
其實他覺得陳敏更適合當三房的孩子,他感覺他三嬸曾燕挺要強挺有自己的心思的。
十四歲的陳美鳳和剛剛九歲的陳金鳳是三叔家的,陳美鳳性子活潑天真爛漫,陳金鳳有些靦腆害羞容易哭,但總得來說都挺單純,不像是三房養出來的孩子。
陳望三叔陳守明是家裡唯一個在公社磚瓦廠上班的工人,不過這個工人跟人家城裡真正的工人待遇當然不一樣。
這個時期公社可以自己搞副業,像是裝卸運輸,栽種養殖之類,永興公社就自己搞了個燒磚廠,他三叔運氣好磚瓦廠第一次招人的時候就被選上了。
雖然戶口還是農村戶口,但好歹拿上了工資,一個月有25塊,這在農村已經是了不起的收入了。
所以兩口子底氣足,也是陳爺爺做決定時唯一敢爭一爭的一房。
當然因為還沒有分家,他三叔每個月的工資都要上交給陳奶奶,這也可能是陳望他三嬸有小心思的原因。
畢竟要是分家,三叔家可能是過得最好的。
其實陳家真的算得上是人丁興旺,算上還在坐月子的三嬸和新出生的小堂妹一共有十四個人,吃個飯都得拼兩張桌子才能坐得下。
可在封建的農村生再多女兒都比不上一個兒子,由外人的話來說,老陳家那是倒了血黴了。
要不是這個時期特殊,陳爺爺和陳奶奶都想給祖宗挪挪墳改改風水了。
陳家沒有分家,家裡大事由陳爺爺做主,至於飯桌上的絕對權力那當然就是陳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