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任以虛長嘆了一口氣,而後悠悠的說道:“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自長安返回金陵城途中,突然頭痛欲裂,壯年薨逝。”

“朱元璋悲痛不已,但是同年,徹底清洗了,早先留給朱標的武將班底。”

“諸如藍玉等一眾,第二代淮西武將,被朱元璋盡數絞殺。”

“只不過朱元璋殺得實在是太狠,導致朱允炆繼位之後,想要派人去提防自己的四叔,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同時不由得開始思考了起來。

雖然任以虛所說的事情,確實很難讓朱元璋接受。

但是朱元璋知道,如果任以虛先前所說的那些事情是真的。

馬皇后、朱標、朱雄英相繼薨逝。

朱元璋確實會這麼做,而且自己身邊,連一個能勸自己的人,都沒有!

屆時自己面臨一個,即將主少國疑的大明,怎麼可能不大開殺戒!

即便這些東西,都是任以虛信口胡編的,那也能證明,任以虛對朱元璋的瞭解,已經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

此時的朱元璋,只感覺到天旋地轉。

不由得抬頭大笑了兩聲之後,繼而苦笑道:“那,如先生所說,那朱元璋最後是在史書上,落下了一個晚節不保的罵名嘍?”

任以虛微微搖頭,在一旁堅定的說道:“不,即便如此,朱元璋仍舊是我最佩服的皇帝之一。”

“也絕不僅僅是因為,他以乞丐出身,最終奪取天下。”

朱元璋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了一抹疑惑。

“那是……?”

“是因為朱元璋是歷史上,幾乎唯一一個,馬上要突破自身侷限性的皇帝!”

“因為只有他,真的想要做到,與百姓共天下!”

“為什麼朱元璋敢大肆屠戮淮西舊部?”

“因為朱元璋知道,真正將他推上龍椅的,不是這些淮西舊部,而是天下百姓!”

“只要他跟天下的百姓站在一起,朱元璋就下得去手!”

說到這裡,任以虛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歷史上也確實如此,朱元璋殺了功臣了嗎?

殺了!

明軍因此而戰力下降了嗎?

沒有!

不僅如此,在藍玉案後,洪武二十七年,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還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北伐,皆是全勝而歸!

而且洪武二十七年的那一次,不僅朱棣沒有參加指揮,其餘諸王也都沒有參加指揮。

沒有了淮西悍將,大明一樣可以打的贏。

何哉?

民心所向!

“朱元璋詔令天下,凡百姓受貪官盤剝,皆可手持《大誥》,鎖拿貪官入京。”

“而後又以御史監察百官,以錦衣衛監察御史。”

“力圖將這一政策真正的落實!”

聽到這裡,朱元璋的面色不由得冷峻的下來,咬看牙說道:“可是,他朱元璋這麼做,百官罵他是獨夫,將那錦衣衛說成是酷吏!”

任以虛在一旁,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了一抹不屑。

“百官所言何足懼哉!自有後世人評定是非!”

“一家苦,總好過一路苦!百官哭,總好過百姓哭!”

朱元璋整個人都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說到這裡,任以虛的臉上都不由得泛起了一絲潮紅,激動的說道:“這天下的話語權,不可能永遠掌握在,那一兩個言官的手中!”

“總有一天,那個真正由百姓,公正評定的時代會到來!”

“何需畏懼區區二三小蟲嗡鳴?”

在一旁的朱棣深吸了一口氣,不敢置信的看看任以虛問道:“先生,真的會有那樣的一天嗎?”

“尚書有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言及至此,朱元璋父子二人,也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小院之中,只剩下了風聲跟呼吸聲,朱元璋原本激動的心情,也隨之平寂了下來。

良久之後,朱元璋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個複雜的苦笑。

“縱然如此又能如何,大明終究避免不了亡國的下場。”

任以虛微微頷首。

“倘若朱元璋在天有靈,知道大明亡於何人之手,或許不至於那番憤慨。”

“大明不是亡於女真人之手?”

“非也。”

“大明亡於李自成,女真人不過是趁中原大戰之時,撿了一個便宜罷了。”

聽到李自成三個字,朱元璋的心中,頓時便不由得浮現出了一抹好奇。

“請問先生,這李自成何許人也?”

“一個快遞小哥。”

“快遞小哥是什麼?”

“就是大明的驛卒,自崇禎年間被裁撤之後,李自成便揭竿而起。”

說起李自成,任以虛的臉上難得的出現了一抹憤慨。

“世人皆以為,李自成在攻入京城之後,迅速腐化。”

“簡直是可笑至極。”

“李自成的農民軍,滿打滿算,不過就是在京城待了八十天左右。”

“區區八十天,難道就能迅速腐化到,連仗都不會打了嗎?”

此話剛一說出口,莫說是任以虛了,就算是朱元璋也是不信。

即便是朱元璋已然登基十餘年,現在讓老朱上馬殺敵,也一樣是可以爬上馬去,殺上幾個來回的。

因為這是用命練出來的本事,怎麼可能僅僅八十天的時間就忘了!

朱棣有些疑惑的看著任以虛問道:“先生,李自成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李自成拒不收稅!”

“拒不收賦?”

朱元璋的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疑惑。

“對,就是拒不收賦。”

“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後,天下士族、清流,皆已視李自成為天下之主。”

“希望李自成像歷代君王那樣,屈服於他們,與士大夫共天下!”

“但是李自成拒不收稅,同時在京城大興拷掠!”

“可憐崇禎自盡之前,令百官捐輸平寇,僅籌得白銀十萬兩。”

“李自成進京僅僅三十餘日,便拷掠出近八千萬兩白銀!”

“與其說李自成是因失了民心而敗,還如說是李自成失了官心而敗!”

“因為文官們怕,那些清流們怕李自成繼位之後,天下永不交賦,他們怕自己的錢,被李自成盡數拷掠而去!”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