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9章

沈逸、姜枝、趙悅和陳宇分享的過年準備視頻在網絡上熱度爆棚,網友們的評論如潮水般湧來,其中留學生們的留言滿是羨慕與濃濃的思鄉之情。

在沈逸煮湯圓的視頻下,一位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留言:“看到這白白胖胖的湯圓,想起小時候過年,一家人圍坐一起,邊看春晚邊吃湯圓,那暖烘烘的場景彷彿就在昨天。可現在隔著千山萬水,只能看著視頻解饞,真的好想家 ,好想立刻回到家人身邊,再吃一碗媽媽煮的湯圓。”

姜枝做青團的視頻,讓遠在大洋彼岸的小李紅了眼眶,他寫道:“在國外,很難吃到正宗的青團,更別說像這樣親手製作了。過年本是團圓的日子,可我卻只能對著屏幕,看你們熱熱鬧鬧地準備過年,心裡空落落的。這青團的翠綠顏色,還有那熟悉的艾草香,每一樣都勾起我對家鄉深深的思念。”

趙悅製作肉糰子的歡樂畫面,也讓留學生小王有感而發:“過年就是要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做飯吃飯。看著你們做肉糰子,我想起小時候過年,總是迫不及待地等肉糰子出鍋,第一口咬下去,滿滿的幸福感。現在在國外,過年冷冷清清的,真的好羨慕你們,好想回家和家人一起做這些充滿年味的美食 。”

陳宇分享的餃子和蘸料視頻下,留學生小張留言:“餃子是過年的象徵,以前在家的時候,從來沒覺得它有多特別,可現在身處異國,過年想吃頓餃子都成了奢望。看著你熟練地包餃子,調蘸料,我真的好想回到家鄉,和家人圍坐在桌前,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 。”

他們還在評論區互相交流,分享在國外過年的點滴。有人說嘗試自己包餃子,卻怎麼也包不出家鄉的味道;有人說找遍了周圍的超市,也買不到做青團的艾草;還有人說和幾個同樣想家的同學一起,模仿著視頻裡的樣子做肉糰子,雖然味道不太正宗,但也算是給自己一些安慰。這些留學生們的字裡行間,都飽含著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過年團聚的渴望 ,他們在異國他鄉,只能通過這些視頻,感受那遙遠卻又熟悉的年味 。

臨近除夕,沈逸、姜枝、趙悅和陳宇四人一合計,決定開一場直播,教大家——尤其是留學生們,做象徵團圓的餃子、湯圓和糰子,讓大家即便身處異地,也能嚐到家鄉年味。

晚上八點,直播準時開始。沈逸率先出鏡,鏡頭裡是準備好的餃子食材:白白的麵粉、新鮮的肉餡,還有翠綠的蔥花。“家人們,今天教大家做一款超簡單的白菜豬肉餃子,保證有手就會。”他邊說邊將麵粉倒入盆中,緩緩加水,“加水的時候彆著急,一點點來,攪成絮狀再上手揉。”麵糰很快揉好,他展示著光滑的麵糰,“看,就這麼簡單,揉好醒一會兒就行。”

接著是調餡,他把白菜切碎,擠幹水分放入肉餡,加入調料攪拌,香味瞬間瀰漫。“這餡,香得我都快流口水了。”沈逸笑著打趣。醒好的麵糰被搓成細長條,切成一個個小劑子,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包餃子的時候,放一勺餡,像這樣對摺,捏出褶子……”他手法嫻熟,一個飽滿的餃子就成型了。直播間彈幕不斷,“主播好厲害”“看起來不難,我也試試”。

姜枝接著教大家做湯圓。“湯圓寓意團圓,過年必不可少。”她把糯米粉倒入盆裡,“用溫水和麵,邊倒邊攪拌。”和好的麵糰分成小塊,搓成圓球,再按扁包入黑芝麻餡,重新搓圓。“輕輕搓,別太用力,不然容易破。”一顆顆圓潤的湯圓擺滿盤子,晶瑩可愛。留學生們紛紛留言:“太想學了,好想吃到家鄉味的湯圓。”

趙悅活力滿滿地出現在鏡頭前,開始教做糰子。“今天教大家做豆沙餡的糯米糰子,軟軟糯糯超好吃。”她把糯米粉和水混合,揉成麵糰,分成小份,包入豆沙餡,搓成圓球,再點綴上紅棗碎。“上鍋蒸15分鐘左右,香噴噴的糰子就出鍋啦。”直播間裡,大家紛紛表示要動手嘗試。

陳宇最後登場,分享升級版餃子的做法:“我教大家做五彩餃子,好看又好吃。”他把菠菜、胡蘿蔔、紫薯打成汁,分別和麵粉混合,做成綠、橙、紫三種顏色的麵糰,再和白色麵糰一起擀成餃子皮。“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顏值超高。”他邊包邊講解,獨特的創意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直播過程中,四人還不時解答觀眾疑問,分享小竅門。兩個小時的直播結束,滿屏都是感謝和祝福。留學生們激動地說:“謝謝你們,今年過年終於能吃上家鄉味了。”看著這些留言,四人滿心溫暖,彷彿把年味傳遞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直播開啟,沈逸、姜枝、趙悅和陳宇的講解聲通過網絡,飄進了世界各地留學生的房間。在紐約的一間公寓裡,小李、小張和幾個同學早早準備好了食材,緊盯著屏幕,跟著沈逸的步驟開始動手。

調餡時,小李不小心把鹽放多了,正發愁,沈逸在直播裡恰好提到補救方法:“如果餡鹹了,加點糖或者蔬菜中和一下。”小李趕緊照做,成功挽救了餡料。包餃子時,小張怎麼也捏不好褶子,急得滿頭大汗。室友打趣:“別慌,咱們慢慢學,反正重在參與。”在大家的互相鼓勵下,餃子包得有模有樣。

同一時間,在倫敦的一處學生宿舍,一群留學生圍坐在一起,跟著姜枝做湯圓。有人揉麵時太用力,麵糰差點飛出去,引得眾人鬨堂大笑。但大家沒有氣餒,按照姜枝的指導,耐心調整,一顆顆湯圓逐漸擺滿盤子。雖然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大家看著自己的成果,滿心歡喜。

在悉尼的留學生們則跟著趙悅做糰子。他們一邊做,一邊回憶家鄉過年的場景。有位同學感慨:“以前過年都是吃現成的,這次自己動手,才知道每一道美食都飽含著家的味道。”儘管過程中遇到不少小麻煩,比如蒸糰子時火候沒掌握好,但最後成品軟糯香甜,大家都覺得無比滿足。

直播結束時,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紛紛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成果。照片裡,餃子、湯圓、糰子擺放在一起,雖然模樣不太完美,有的餃子皮破了,有的湯圓形狀歪扭,糰子上的紅棗碎也貼得不太規整,但每一張照片都洋溢著幸福與歡樂。他們留言感謝:“謝謝你們的直播,讓我們在異國他鄉也過上了有滋有味的中國年!” 看到這些反饋,沈逸、姜枝、趙悅和陳宇心中滿是成就感,這場跨國的年味傳遞,讓大家的心緊緊相連。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