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陽春三月,微風拂面。

連綿了數日的陰雨終於放晴了,明媚的春日陽光讓英國公府上上下下都洋溢著喜悅的氛圍。

可這其中並不包括蔻兒。

站在從佛堂回幽篁居的必經之路上,蔻兒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片刻後彷彿下定決心般轉身隱在了一旁灌木叢生的小徑裡。

昨日,三夫人院裡的大丫鬟冬梅來找老夫人,老夫人讓冬梅進屋有一刻鐘左右,走時冬梅看她的眼神別有深意,說不上來是羨慕還是嫉妒,還是可憐。

亦或全部都有。

之後老夫人雖沒找她,但蔻兒知道,三夫人王氏這是鬆口了,要替裴永安將她從老夫人這裡要去。

裴永安是王氏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這英國公府上最紈絝最好色的五少爺。

不,要說好色不要臉,裴永安只能排第二,這第一還得歸他那老不羞的親爹,英國公府的三爺裴治。

被賣進英國公府兩年,蔻兒從老夫人身邊的小丫鬟做起,好不容易今年升二等丫鬟了,還想著老老實實在老夫人身邊幹到一等大丫鬟,給自己攢點積蓄,等老夫人殯天后,好贖回自由身。

沒成想,十二歲的自己因為乖巧伶俐留在了老夫人院裡,十四歲的自己卻因為美貌被裴治和裴永安這對色狼父子給同時瞧上了。

上次躲過了裴永安的騷擾,蔻兒縮在老夫人的品蘭居里一個月沒敢邁出院門一步,而裴治每回來給老夫人請安那眼珠子就沒離開過她身上。

那如坐針氈的感覺讓蔻兒心慌害怕,她總覺得自己怕是熬不到贖身那天了。

說起來慚愧,她這個現代人穿越到這個歷史上沒有的大周朝已經好幾年了,卻被困在這深宅大院中毫無出路。

十歲那年她在一間破廟裡醒來,周圍全是跟她一樣被綁著的孩子,她算是年齡大了的,還沒有搞清楚情況就被賣進了一戶人家當丫鬟。

蔻兒知道自己是穿越的,卻不知道為什麼會穿越。

上一世的記憶遙遠又模糊,也不知道跟原身頭部受到過重擊是否有關,她時常會覺得恍惚,彷彿自己忘記了很重要的事情。

而原身的記憶更是半點都無,姓甚名誰有無家人來自哪裡,全然不知。

甚至連這十歲的年紀也只是聽到人牙子跟上一家的管事說這樣說而已,她到底幾歲她自己都不知道。

只恍惚記得自己的名字裡面似乎有個蔻字,至於是姓還是名就不得而知了,所以當第一戶買她的人家問她有沒有名字時,她就說自己叫蔻兒。

她怕自己哪天連這個名字也忘記了。

別以為一個有現代意識的人穿越到了古代就一定能大殺四方,起碼像她這種既無金手指也無系統空間的現代人穿過來了就只能謹慎小心地活著。

在那個商戶之家伺候小姐大半年後,蔻兒終於理清了這個大周的皇帝不姓武,更不是女皇,而是以皇帝的姓為國號的大周朝,已歷時四代,現在的天子是開國高祖皇帝的玄孫景隆帝。

高祖皇帝功德無量,不僅統一了中原九州,更是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減免了十年的賦稅,為高宗皇帝時期開創盛世偉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惜,第二位守江山的高宗皇帝盛世只開創了一半就勞累過度吐血而亡,他的兒子中宗皇帝因為從小錦衣玉食根本不知百姓疾苦卻又一心渴望建功立業,在國庫剛剛充盈的情況下就跟邊關大動干戈。

最近十幾年,上京倒是一片繁華,但聽說邊關戰事不斷,若不是有英國公裴沉三父子鎮守邊關,恐怕中原甚至京城的百姓都別想過上太平日子。

可惜英雄沒能看到如今的盛世,裴將軍和他的兩個兒子在四年前的那場慘烈戰役中犧牲了。

唉,這兔死狗烹的事,明眼人一瞧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但誰敢置喙啊?

當時蔻兒還感嘆,不管哪個朝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所以幹什麼要位高權重?若是不能登頂那至高無上的位置,還是夾起尾巴做人吧,省得鋒芒畢露被人惦記。

只是沒想到,當時只是跟著感嘆卸磨殺驢的蔻兒,有朝一日竟能進京,還偏偏是入了英國公府。

在那豪商之家,蔻兒跟在小姐身邊,瞭解了不少大周的風土人情,特別是當時所在的禹州和京城,因為小姐被許給了京城一個大戶人家,婚期就在半年後。

小姐說蔻兒機敏,以後嫁人了也要帶著她一起去京城。

誰曾想,小姐沒能到京城來,她這個小丫鬟卻來了。

那日,突然來了一大群官兵包圍了宅子,老爺太太小姐全都被官兵抓走了,什麼罪名不知道。

總之那三進的宅子被封了,官兵們將昔日雕樑畫棟的精美院落抄得滿地狼藉,而包括蔻兒在內的這些下人們則在被關押了一日後就被分散發賣了。

等從被抄家的驚嚇中回過神來,她已經身處一座比之前那三進的豪華別墅更富麗堂皇的莊園裡,跟著一群同她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們一起跪在平整又光滑的地板上等著各院的主子們挑選。

她很想打聽一下小姐的下落,那活潑又善良的女孩當時也不過十六七歲而已。

可蔻兒知道就算問了也是白問,她一個賤籍的丫鬟,自保都難。

她被老夫人挑中了,去了英國公府上最權威的院落品蘭居。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般玄妙,當時她跟著感嘆裴將軍的時候絕對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身在英國公府,而且還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透明。

英國公是大周的開國皇帝授封的,當然是天大的功勞才能被封為國公,因著這天大的功勞國公府要歷經三代後才會降爵。

原本第二代英國公裴度也就是現在這位老夫人的夫君就沒什麼大的本事,讓國公府沒了往日榮光,但好在裴度雖然雖胸無大志但不至於紈絝不化,也算是守住了國公府不至於落敗。

到第三代英國公裴沉,也就是那位威震邊關的裴大將軍,年方十六就投身軍營立下了不少戰功,兩個兒子更是繼承其衣缽,十五六歲就跟著父親上戰場,誓要將敵寇打得屁滾尿流再不敢來犯。

就這樣,裴沉三父子愣是將風光不再的英國公重新拉回了京城四大世家的行列。

更有甚者,老夫人老蚌生珠,在四十三歲高齡時又生下一子裴澈。

此子天縱英才,三歲識文斷字,五歲出口成章,七歲已經能跟翰林院的進士們辯論一個時辰不分高下了。

大家都說英國公府受上天眷顧,文曲星武曲星都降生在裴家,裴家這是要頂天了。

可蔻兒進府的時候沒見著這樣頂天的景象,她只知道老夫人常常念著念著經就要長嘆一聲,平日裡也是笑容甚少。

還在豪商家時蔻兒就知道緣由,四年前英國公裴沉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沙場,這對於英國公府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可後來蔻兒才知道,也是在同一年,本該高中的狀元之才裴澈從馬上摔下來斷了腿,從此仕途無望。

英國公府沒有頂天,倒是裴家的天塌了。

老夫人總共有三個親生兒子,分別是整個家族裡排行第二的裴沉,排行第三的裴治以及排行第九的裴澈。

年輕時老夫人手段凌厲,雖然老國公有不少妾室卻沒有一個庶子庶女出生,當然了,有裴沉裴澈兄弟倆在,老國公也不敢對老夫人有一句怨言。

可天不從人願,大兒子和小兒子相繼出事後,老夫人深知自己的二兒子裴治是扶不起的阿斗,根本擔不起國公府的重任,但裴家那些叔伯子侄在裴沉沒有立下軍功時是怎麼落井下石的,又在裴澈一鳴驚人之後怎麼阿諛奉承都讓老夫人歷歷在目。

都是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沒的平白便宜了這些鼠輩,老夫人辦妥了裴沉的喪事後穿上誥命服就進宮遞交了不再請立世子的摺子。

裴沉三父子為國捐軀,裴澈又因為自己成了終身殘疾再也無法入朝為官,景隆帝深知皇家虧欠裴家太多,允了老夫人的請求但也特意下旨不撤銷英國公的封號,不降爵不削封,老夫人及裴家上下依舊住在超品的國公府,繼續享有英國公的所有封賞。

也就是說直到裴家第三代最小的裴澈壽終正寢,裴家依舊是朝中所有人敬仰的英國公府,景隆帝的意思應該是這樣。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可老夫人已經老了,沒有精力再去管理偌大的國公府,而裴澈自從傷了腿就意志消沉,獨居在他的幽篁居里深居簡出根本不過問府中任何事情。

國公府的掌家大權自然就落在了裴治手中。

但裴治是個好色的廢物,除了花錢買春什麼都不會,整日里流連花叢,管什麼家呀,府裡大小事自然就是他的夫人王氏說了算。

王氏自從嫁給了裴治,得知他通房妾室一大堆後早就對自己這位夫君失望透頂,只盼自己生個兒子老有所依。裴永安出生後,王氏更是從不過問裴治在外花天酒地,只要每月的花銷不是太過分,管他睡在哪兒呢。

可王氏雖然在夫妻情分這件事上看得開,但卻並不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她痛恨自己的夫君沾花惹草卻又將自己的兒子養成了這樣的性子。

總之就是,沒事就罵丈夫管不住自己的二兩肉,再罵那些花枝招展的狐媚子慣會勾引人。

但到了兒子這裡,又生怕他屋裡伺候的人少了不合心意了,只要裴永安看上了哪個丫鬟就立馬將人送到兒子房裡去。

也就是蔻兒是老夫人院裡的,她做兒媳的不好將手伸這麼長,不然還能讓蔻兒膽戰心驚這麼久,早就將人拿下了。

蔻兒進府時就知道這國公府掌家的是三夫人,但幸好她是被挑進了老夫人的院子,三夫人再不濟也不敢苛待老夫人,是以這兩年蔻兒的日子還算好過。

只除了被裴永安騷擾以及被裴治色眯眯地盯著瞧外。

原以為在老夫人的院裡她能落個安生,可現在看來既然來的是三夫人的大丫鬟冬梅,那就說明定是裴永安說通了王氏,要將她要去當他的通房丫鬟。

若是裴治來要人,沒準被老夫人啐一臉,可裴永安來要人,老夫人是斷不會為了她這麼個二等丫鬟而讓她唯一的嫡孫失望的。

裴永安是花花公子,可在老夫人跟前卻是頂頂孝順的大孫子,說不定老夫人還會覺得是她有心要攀高枝使了手段去勾引的五少爺呢。

蔻兒知道這一次她若是想不出法子來,自己就完了。

她不想被裴永安糟蹋了,她才十四歲,這要是在現代就是個初二的學生,還未成年呢。

可是逃出去的話,她的結局也不會比現在更好,別說這裡是沒有女性權益保障的古代,就是在現代一個十四歲的姑娘獨自流落街頭也是很危險的。

況且,蔻兒不是沒有在這個時代出過門,京城繁華,大街上不僅有逛街的女子,那琳琅滿目的店面裡也有不少做工的女子,可無論是逛街的女子還是做工的女子,她們無一例外都是有戶籍的良家子,像她這樣的奴籍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

思來想去,蔻兒想到了一個人。

國公府的九爺,裴澈。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