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3章

李綱走到大門口等著。

不一會兒,傳旨的太監來了,宣讀了李綱升任少宰兼中書侍郎的聖旨。

李綱接下聖旨,收起新的官袍和印綬,送走了傳旨的太監,才回家把聖旨收好。

家人欣喜,李綱沒去約束,只是吩咐人替他更衣,換上紫袍,戴上長翅帽,就乘坐馬車往宮中去。

李綱再次見到趙桓,不再是尚書左丞,是新鮮出爐的宰相。他撩起官袍跪下,叩頭道:“臣李綱,叩謝官家天恩。”

宋朝宰相的權力雖然被切割,卻沒有動輒下跪的規矩。

一般情況下,朝臣覲見皇帝不需要下跪,站著行禮即可。只有少數大禮儀,才需要下跪。

趙桓清楚李綱下跪,不是因為提拔了李綱當宰相,是因為趙桓主戰。

趙桓點了點頭,吩咐道:“賜座!”

周瑾搬來凳子,李綱再度拱手道謝,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他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說道:“臣主戰抗金,而朝中的官員多數主張投降求和。官家要讓臣當宰相,不容易吧?”

趙桓笑道:“其實不難,畢竟李邦彥死了,他們有些怕。”

李綱立刻瞪大眼睛,嘴巴都微微張大。

李邦彥又死了?

皇帝去刑部的牢房中探望他之前,殺了張邦昌這個金人的走狗。

轉眼,又處死李邦彥。

連殺兩個宰相,這得掀起多大的波瀾?

李綱神色緊張,急切道:“本朝不殺士大夫,何況是宰相。官家連殺兩個宰相,朝廷中沒有議論嗎?白時中和唐恪等人沒有反對嗎?”

趙桓沒有隱瞞,說了李邦彥的欺君之罪,以及白時中、唐恪等人作壁上觀的事情。

宰相人選的舉薦,趙桓也說了。

一切說完,趙桓道:“朕既解決了李邦彥,又通過抄家得了五百萬兩銀子,加上白時中和耿南仲等人捐贈的十八萬兩銀子,發了一筆橫財。”

李綱心悅誠服道:“官家聖明。”

話鋒一轉,李綱繼續道:“官家募集五百多萬兩銀子,有了錢,臣建議抓緊備戰。”

趙桓問道:“怎麼備戰?”

李綱回答道:“一方面,派人運送更多的糧草和器械,馳援太原,不能讓太原被攻破。另一方面,傳令河北東路備戰,準備再度迎戰金人。”

趙桓也想著太原府的戰事。

金國攻打宋朝,是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分別率軍南下。

完顏宗望是東路軍,從真定府南下,走的是河北東路。這一路所向披靡,完顏宗望直接殺到了東京城外。

因為李綱死戰,完顏宗望又是倉促南下沒充足的準備,得了好處就撤走,籌備著下一次滅國的計劃。

完顏宗翰是西路軍,走的是太原府,要從太原南下。

偏偏太原是重鎮,一直沒有被攻破,大戰一直在持續。

趙桓現階段,沒打算主動出擊。

一方面,軍隊的戰鬥力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朝中的投降派太多。

現在去野戰,是去送人頭的。

趙桓思索片刻道:“李相公的分析有道理,不過要整合西路軍,要利用太原擋住金人,需要一個能統合各方力量的人。”

李綱直接道:“臣舉薦种師道。”

趙桓有些意外,問道:“李相公這一回,不忌憚种師道了?”

李綱微微尷尬。

之前完顏宗望殺到東京城外,种師道整合勤王的兵力,給完顏宗望造成極大的壓力。

李綱作為主戰派的文官,對身為武將的种師道心有忌憚,安排了姚平仲去攻打完顏宗望的軍寨。

一場戰事,姚平仲被金人擊敗,連夜逃遁,導致後果惡劣。

這事兒在當時,李綱很被動。

李綱一臉慚愧模樣,解釋道:“官家,臣慚愧。”

“當時,臣怕种師道勢大有二心,心有忌憚,才希望姚平仲立功制衡。”

“沒想到,卻壞了事。”

“臣思來想去,還是要仰仗种師道。目前局勢危難,不能再過度的抑制武臣,要提升武臣的話語權。”

趙桓眼前一亮。

李綱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大宋的開國背景,決定了宋太祖一定會杯酒釋兵權。五代十國的將軍們殺瘋了,習慣性的換皇帝。

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有兵就能當皇帝。

最好的安排,是通過杯酒釋兵權,壓制第一代的開國將領。隨著第一代凋零,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人沒見過昔日的殺戮,對國家有了認同感,就該慢慢恢復武人的地位。

文武並重!

才不會一條腿走路。

可惜,宋太祖在一個夜晚,遇到身兼斧頭幫幫主、豔照門始祖、絕命毒師、微操大師的宋車宗。

宋車宗靠耍斧子上位,怕人家篡權,直接加速到底。

武將在外面作戰,宋車宗不放心,特地搞了個‘平戎萬全陣’,一點自主性都不給武將,讓人在前線照著陣圖打。

一個軍事廢柴編的陣圖,那就更廢了,徹底壓垮了大宋武人的脊樑。

最終,文人的這條腿長了腫瘤,武人的這條腿斷了。

北宋中後期,早已經不是五代十國的大環境,幾乎不存在武人篡位的可能性。

偏偏得位不正成了噩夢,每一個繼任的皇帝都在進一步強化對武人的打壓。

源自於骨髓中的血脈,以及文官的影響,導致武運衰敗。

趙桓要改變這樣的情況。

他朝李綱投去讚許的眼神,微笑道:“李相公的提議,朕覺得很好。周瑾,用朕的車駕去种師道府上,接種師道入宮。”

李綱眉頭一挑,皺眉道:“种師道一介武人,用官家的鑾駕迎接入宮,不合適吧?”

“很合適!”

趙桓擲地有聲道:“朕這麼做,理由有三。”

“第一,种師道是天下名將,抗擊西夏、征討遼國、力抗金人,一心為了大宋嘔心瀝血。”

“一個七十六歲高齡的忠臣,不辭辛勞的為國奔波,朕不能怠慢。”

“第二,朕要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人,朕要用武人,要給他們待遇。”

“我大宋朝要崇尚武人,要崇尚英雄。一個不崇尚英雄的民族和國家,那是沒有未來的。”

“第三,朕相信种師道,亦如朕也相信李相公。”

趙桓眼神誠懇,問道:“李相公,你支持嗎?”

李綱看不懂皇帝了。

可是,他也震撼於皇帝的這番話。或許有這樣心胸和魄力的皇帝,才能帶著大宋走出困境,重塑華夏的脊樑,重現華夏的榮光。

李綱一咬牙,回答道:“臣,支持!”

趙桓臉上笑容綻放,看向周瑾道:“周瑾,你親自去迎接種師道。”

“老奴領旨!”

周瑾行了一禮,就急匆匆出宮了。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