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7章

“春花你再不出來,我們可走了!”張氏在院裡催促著

“來了!來了!等等我!”沈春花匆匆忙忙的跑了出來。

一家五口歡歡喜喜地坐上驢車,沈大魁哼著小曲兒在前面趕車,驢車晃晃悠悠地走著。

小春滿是頭一回坐驢車呢,那叫一個興奮啊,小腦袋像撥浪鼓似的,時不時就探出窗外,東張西望的。

沈春花還在不停的搗鼓著她的珠花,愛不釋手的樣子。

沈春妮安安靜靜地看著地理志,這是她讓沈明義幫她買的,她對這個時代瞭解太少,想多瞭解南朝的人文地理。

張氏盯著沈春妮的眸光滿是疼愛。她的思緒一點點的飄遠,家裡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都是春妮的功勞。她像極了自己的親生母,特別是眉眼像極了夫人,如果夫人還活著……想到此處,眼淚滴到眼角,她很快收了淚意,將眼淚擦拭乾淨,快得像什麼也沒發生。

沈春花拍了拍沈春妮的肩膀,“春妮,你看我這樣戴好看嗎?我戴桃紅絨花好看,還是這緋紅帶白邊的好看?”

沈春妮抬頭看了眼,有些敷衍的說:“阿姐漂亮,戴啥都美。”說完低頭繼續看她的書。

沈春花笑容更燦爛了,一臉得意的說:“我天生麗質,戴什麼都好看!”

張氏笑著責備道:“羞不羞?哪有自己誇自己的?在外面可千萬不能這樣。”

沈春花兩朵珠花在手上把玩半天,像下定決心一般,往春妮頭上插了一朵緋紅帶白邊的絨花,還不忘傲嬌的說一句:“這花送你了,看你頭上素得。”

張氏端詳著沈春妮的頭頂,上面除了一條藍色布繩,再無其他點綴,猶如一顆未被雕琢的璞玉,著實素淨了些。也是她這個當孃的失職,平日裡竟未曾留意這些,畢竟哪家的姑娘不愛俏呢?以前是受條件所限,如今有了條件,也該給她置辦些像樣的頭飾了。

“等過幾日,阿孃帶你們去買些首飾。”她滿眼慈愛地說道

沈春妮放下手中的書,輕輕地摸了摸頭上的珠花,然後嘴角輕揚,宛如春日裡盛開的桃花,甜甜地說道:“謝謝阿姐,等過幾日我送你一支現下流行的銀簪,當做你送我簪花的回禮!”

沈春花聽後眼神都在發亮,捂著嘴笑道:“那我可賺大發了。”

她深知,沈春花逐漸與她親近,她亦當珍視這難得的親情,用心與之相處。前世,除了奶奶,她未曾感受過其他親情,此世,定當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

一個時辰後,驢車駛入了青禾鎮。這座小鎮與慶南鎮相比,還要熱鬧許多,規模也要大上不少。

熙熙攘攘的街道兩旁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店鋪,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有販賣精美綢緞和華麗布匹的布莊;有擺滿香氣撲鼻、種類繁多糕點的點心鋪;還有鐵匠鋪子傳出叮叮噹噹清脆悅耳打鐵聲……這裡所售賣的物品繁多。

沈春滿激動地數著,“有珠釵鋪子,糕點鋪子,成衣鋪子,茶館,脂粉鋪子…….看得人目不暇接

驢車又走過一段崎嶇顛簸的山路,駛入矗立在半山腰的村子,驢車走到村子裡最深處停了下來。

一進村子,圍觀的村民多了起來,都在討論這是誰家的驢車?要到哪家去?

沈大魁停好驢車,翻身跳下驢車,放好凳子,緊跟著張氏他們下了驢車。

院子裡的人聽到動靜,有些陳舊的木門吱吖從裡面打開,開門的是一個老婦人,頭髮已經半白,臉上佈滿皺紋顯得有些滄桑,但是眼神卻很清明,精氣神十足。

張氏聲音有些哽咽,“娘,我回來了!”

“慧娟,我的閨女耶!快,快都進來!”外祖母激動的招呼著眾人進屋

屋裡其他人聽到動靜,紛紛出來迎客。這個院現在住的是大舅一家和外祖母外祖父,四世同堂。

沈大魁把東西從車上拿了下來。

外祖父和兩個舅舅,幾個表哥們,都還在地裡幹活。已經叫了大舅家的表姐張蓉去地裡叫人回來。

沈春妮看到這麼龐大的一家人,有些暈頭轉向,還不能完全記住稱呼。

只初步理清楚,外祖母宋丁香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阿孃是家裡的老么,也是家裡最受寵的么妹,另外一個姑姑嫁到平水鎮。

大舅張盛平和大舅母趙冬梅,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張承和媳婦李葉,有一個七歲兒子,一個五歲的女兒;二兒子張實和媳婦周銀,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小女兒張蓉今年十七,已定親。

二舅張盛達和二舅媽周菊,有一兒一女。大女兒張香已嫁做人婦;小兒子張樹和媳婦陳柳,有一個剛滿週歲的兒子。

三舅張盛茂和三舅母李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桃,招的贅婿;二女兒張茵,今年十六歲。

三舅一家住在青禾鎮上,做了點小買賣。大舅和二舅家都在務農。

幾個舅舅已經分家。大舅和二舅的院子,都是外祖父出錢修建,兩個院子只隔了一堵牆。外祖母他們跟著大舅一家過。

兩個舅舅和外祖父聽說他們來後,收拾東西興高采烈的往家趕。

一家人聚在一起談家常,張氏把東西都給了外祖母,由她來分配給各房。

眾人看到張氏帶著這麼多東西來,心裡更是開心,這說明張氏日子過得好。

外祖父張成志坐在上手眉開眼笑,和藹的說道:“慧娟帶信說要回來,我們都盼著,現在終於盼回來了,這都幾年沒見著了。”

“爹,我這不回來了嗎?我心裡也記掛你們。”張氏說著眼睛又紅了。

外祖母打量著他們三個,對著阿孃笑著道:“我看你把三個孩子養得才叫好,春花和春妮出落得漂亮大方,春滿看著就機靈討喜。”

張氏笑道:“娘你可別誇他們,都是些不經誇的。”

“聽說你們在做滷肉生意,看來是做得不錯了?”張盛平笑著詢問道

沈大魁輕輕拍了拍大腿,笑著答道:“生意還不錯,被聚福酒樓的東家看上,就把秘方賣給了他們,現在跟他們合作配料生意。”

眾人聽後有些驚訝!聽說生意不錯,可沒想到會跟大酒樓合作。

大表哥張承不確定的問道:“是我們鎮上也有的那個大酒樓,聚福樓嗎?”

沈大魁點了點頭,“應該是,他們在整個曲屏縣有十幾家店鋪。”

二舅欣喜不已:“那可不得了耶!妹夫你能耐大呀!”

沈大魁笑著搖了搖頭,打趣道:“不是我,配方是春妮這丫頭搗鼓出來的,我們都是她的夥計,她才是我們的東家。”

眾人都看向她,又是一陣驚歎,眾人看她的眼神也變了變。

外祖父張成志一臉欣慰的說:“你們把孩子教得很好!”

外祖母嘴角含笑,親切的問:“慧娟,你來信說,春滿明年準備啟蒙上學啦?”

張氏笑著應著:“娘,有這個打算,最近這三孩子,跟著他們二叔已經開始學認字。”

表姐張蓉驚訝的問:“春花和春妮,你們也一起學認字?”

兩人點了點頭,沈春妮清亮的聲音響起:“是二叔最近在家備考,每天清晨抽半個時辰,讓我們識幾個字而已。”

一家人在堂屋熱過聊天的聊著家常,舅母和表嫂幾個在廚房忙著做飯,中午把他們帶來的滷菜都切好上了桌子,還用拿來的紅油拌了萵筍絲和豆乾,蒸了一大鍋白菜包子,一鍋白麵饅頭,燉了一鍋蘿蔔大骨湯,還煮了一鍋紅薯白米粥。

這一頓飯對於他們來說,像過年一樣歡慶豐盛,眾人有說有笑,熱鬧的氣氛讓有些陳舊的院子顯得活潑了幾分。阿爹陪著外祖父和舅舅他們喝酒聊天;阿孃陪著外祖母和舅母她們說笑。

午食後,表姐張蓉帶著她和阿姐去了裡屋。

“春花、春妮,你們坐。記得上次叫你們來的時候,已經是四年前,現在你們兩倒是長得越來越水靈,快告訴怎麼養的?”張蓉嬌俏的說著

“蓉姐姐,你也漂亮!”沈春妮聲音清甜的回了一句

沈春花笑得收不住嘴,“蓉兒姐,我悄悄的告訴你,我買了面脂膏在用,春妮也跟著我一起用了,效果很好。”

張蓉抓著沈春花的手晃了晃,說道:“怪不得了,那面脂膏是不是很貴?”

沈春花腦袋像小雞吃米一樣,點個不停,“可貴了,一盒要四百多文了,我攢了一個月的錢才買的。”她現在想著心都還在抽疼

張蓉驚得張了張嘴後,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般,有氣無力的說:“這麼貴!看來我是買不起的。”

沈春妮上前安慰道:“蓉姐姐等你出嫁時,我和姐姐送你一盒面脂膏,給你添妝,可好?”

張蓉連忙擺手,“春妮你們別誤會,我只是問問而已,不需要你們破費,太貴重了,我受不起。”

“都是姐妹,有什麼受不起的,你婚嫁是大事,我們也是略表心意。”沈春妮笑著拉著張蓉的手道

張蓉嬌羞得岔開話題,幾人在屋子裡說著悄悄話。

等到下午末時,他們準備返程。

外祖母不捨的拉著阿孃的手,“慧娟,你過得好娘就放心了!多保重身子!”

大舅走過來,摸了摸小滿的頭,看著張氏道:“小妹,別報喜不報憂,有啥事讓人傳個話,大哥一定來。”

二舅也跟著說道:“有事,二哥也一定來!帶孩子多回來認認門。”

張氏一個勁的點頭,沈大魁知道她心裡不捨,開口道:“慧娟現在有驢車,你想回來,我趕車就是。”

一家人跟外祖家告別。回去的驢車上堆了不少東西,有舅母們做的米糕;有大舅家的風乾兔;二舅家的臘肉;有外祖父編的籃子和揹簍;外祖母給的手絹;還有幾個大南瓜和一籃子雞蛋!

沈春妮想著:外祖家這是把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了他們。心裡感觸頗深,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雙向奔赴,這就是情誼。

“阿孃,以後有機會,我們幫幫外祖他們一家吧!”

張氏摸著她的頭髮,摟了摟她,溫柔的說道:“好,以後有機會再說!阿孃走之前,偷偷給了你外祖母五兩銀子!”

母女相視一笑,默契十足!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