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奉天殿,
時隔一個月之後,早朝再度舉行。
滿朝文武列隊,行三跪九叩之禮後,
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地開口發問,
“今日早朝先不議事了,咱要考校一下諸卿,”
“假如,咱是說假如,”
“我大明將來陷入天災不斷、外敵襲擾、流民四起、國庫空虛等等,內憂外患的局面,該如何擺脫困境?”
聽到皇帝這突如其來的話題,群臣均詫異不已,
陛下怎麼想到這一茬?
這種“不吉利”的事,是能擺到朝堂上公開聊的嗎?
而且一個說不好,
惹得龍顏大怒,可得不償失啊,
還是慎言為妙。
那些提前收到皇帝要廷議風聲,原本想著藉機表現一番的言官們,更是低眉順目,站立不動,
於是乎,朝堂陷入了一片沉寂。
站在後排隊列中的林豪,也是暗暗地撇了撇嘴,
這人一旦生過病,就會有了新的感悟!
特別是老朱這般先失去了自己的繼承人,又重病一場的上位者,
身心剛受到雙重打擊,
他會想到這種大明的極端情況,屬實正常,
畢竟根據原本的歷史軌跡,他這會已經步入“黑化”的階段了。
滿朝文武都沉默不語,
他們是怕一個說不好,引得老朱震怒,被弄死,
可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好機會,
他們不敢說話,
那就讓我來!
就在林豪準備出列之際,還是有人搶先了一步,
只見前排,一箇中等身高、身材微胖的青袍官員出列拜道,
“臣翰林學士兼東宮署官黃子澄啟奏,”
“臣以為陛下說的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
“自大明立國以來,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洪武盛世一派繁華,”
“陛下還將一系列理政安民的經驗,編訂成祖訓,作為治國的基石”
“只要後世朝廷一直秉承陛下您的方法,”
“我大明必定可以長盛不衰,”
“請陛下勿憂。”
這時又一名身材瘦長的中年青袍官員出列,
“臣兵部主事兼東宮署官齊泰啟奏,”
“臣附議黃大人所言,陛下制定的法度條例,乃我大明不變的治國策略,”
“只要嚴格執行,必然不會出現內憂外患的局面,”
“即使有,也只是個例,內憂只需要針對性派出官員安撫,”
“而外患,陛下天威震懾四海,外夷無不臣服。”
“請陛下放心。”
齊泰話音剛落,武將隊列前端,一名身材魁梧,濃眉方臉的中年將領,整了整身上的緋色官袍出列拜道,
“臣左軍都督府都督、曹國公李景隆啟奏,”
“我大明天兵所向無敵,”
“想那北元已經被打得處於苟延殘喘的境地,根本無法威脅到我大明,”
“連遠在西域的元人首領帖木兒、黑的兒火者都已經派人朝貢臣服,”
“而西南邊的麓川人,更是被西平侯打得找不著北,”
“陛下如果不放心,”
“臣願意再領兵,再去會一會他們。”
“另外,”
“早前您派人傳旨,讓臣去探查遼東的女真人情況,也已有眉目了,”
“他們現在就是區區幾萬人的漁獵部落,而且還分裂鬆散,根本不足為患。”
“請陛下寬心。”
李景隆說完再深深一拜,
由於涼國公藍玉去四川平叛未歸,當下朝中武將位份最高的便是他李景隆,
“外患”乃屬於軍事上的範疇,
所以,他必須得出列表態。
加之,
朱元璋在養病期間,並不是完全不理事,
他並沒有忘記朱由檢說的女真外患,
本著未雨綢繆,
派了自己信賴的外甥孫李景隆去收集女真人的情況,
於是李景隆也趁機把自己辦差的成功彙報了下。
有了黃子澄、齊泰的定調,以及李景隆的跟進表態,
廷議拯救危局的話題,變成為“歌頌”洪武功績,
眾大臣紛紛開始出列附和,
說著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我大明君臣上下齊心,絕對不會出現大危局……”
“內憂外患,那是元朝末年才是的……”
“元朝天命不在,順帝昏聵無道,才會失了天下,我大明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陛下天眾英明,我大明在您的指引下必定千秋萬世……”
“。。。”
依舊在隊列裡的林豪,聽著這些“沒營養”的話,
輕輕地抖動著嘴皮子,有些哭笑不得,
難怪這幫官員能躋身廟堂之上,
他們個個都是人才,說話真好聽,
一個嚴肅且帶著悲劇色彩的議題討論會,竟然能被他們不著痕跡地掰扯成了“表忠”局,
壞的都能說成大好事,
我都不忍心去插入話題,說點大實話,
破壞這一派和諧的局面了。
此時,高坐御上的朱元璋,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議題被“帶偏”,
“混賬!”他臉露寒芒,憤而拍擊龍椅,呵斥道,“咱讓你們討論如何挽救危局,”
“結果爾等一個個都在扯空話,”
“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能說出有用的,”
“都是飯桶!”
朱元璋是開國君主,是馬背上奪天下,
雖然登基之後接受了儒家的“帝王禮儀培訓”,
但他原有的言行習慣,還是難以改變,
除了習慣性自稱“咱”,而非“朕”,
還有便是盛怒之下,喜歡用粗俗的詞語罵人。
皇帝暴怒,
滿朝文武俱是心驚膽顫,
已出列的官員嚇得紛紛跪地請罪,
沒出列發言的官員,則是低頭不語,在心裡暗暗慶幸自己沒有站出來顯擺。
而林豪卻是一個例外,
他不顧禮儀,抬眼目光灼灼地望向御臺上的朱元璋,
這群人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老朱氣得不輕啊,
找死的好機會來了。
朱元璋眉頭緊蹙,眼中噴著怒火,
看著下方的一眾瑟瑟發抖的官員,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一個個別給咱愣在那兒,”
“都好好想一想,”
“我大明將來如果像元末那般,陷入內憂外患的局面該怎麼解?”
話音剛落,
一記中氣十足的聲音,劃破死寂的大殿,
“幾乎無解!”
只見一名青袍官員,挺著修長的身姿,出列拜道,“臣禮科給事中林豪啟奏,”
“陛下所言之局面,”
“除非破而後立,”
“否則根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