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寒涼,柳芸蹲在灶臺前,專注地看著鍋裡冒著熱氣的菜湯。一雙草鞋換來的青菜和絲瓜,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已是難得的珍饈。
“阿孃,好了嗎?”四娘忍不住問道,小手緊緊攥著破舊的衣角,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對她的稱呼已經從後孃變成了阿孃,讓柳芸的心中一片柔軟。
她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輕輕舀起一勺湯,吹了吹,送入口中。淡淡的鹹味在舌尖綻開,雖然沒有油鹽醬醋的點綴,卻也別有一番滋味。
“可以吃了。”她輕聲說道,目光掃過四個孩子飢渴的眼神。
大郎動作麻利地端來五個破舊的瓷碗,小心翼翼地接過柳芸盛好的湯。熱氣騰騰的菜湯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彷彿蘊含著無限希望。
“慢點喝,別燙著。”柳芸柔聲提醒道,眼角餘光卻瞥見二郎已經迫不及待地大口吞嚥。
三郎小心翼翼地捧著碗,小聲嘀咕:”要是每天都能喝菜湯吃芋頭就好了。”
“沒出息!”二郎放下碗,不屑地瞪了弟弟一眼,”我以後是要吃大白米飯配肥肉的!”
柳芸聞言,眉頭微挑。在這個年代,大白米飯配肥肉確實是難以企及的奢望。她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喝著自己那份湯。
吃完飯,柳芸坐在門檻上,藉著月光編織草鞋。大家圍坐在她身邊,笨拙地幫著搓草繩。
“阿孃,我爹……”韓二郎欲言又止。
“等我們有錢了就去把你爹贖回來,別擔心了。”柳芸安慰道。
韓銀貴咬了咬嘴唇,悄悄跑回家,把聽到的告訴了爺爺奶奶。
韓老漢和文氏對視一眼,眼中閃過愧疚。
“老頭子,咱們是不是誤會柳芸了?”文氏嘆道。
韓老漢沉默片刻,緩緩點頭。
夜深人靜,韓老漢輾轉反側,腦海中浮現老三離家時倔強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
東方泛起魚肚白。
柳芸揉了揉痠痛的肩膀起身。屋內傳來輕微的響動,是大郎和二郎起來了。
“阿孃,我們去撿柴火吧。”大郎揹著破舊的小揹簍,站在門口輕聲說道。
柳芸點點頭,拿起柴刀和繩索。一行人踏著晨露,向山腳走去。
路上,柳芸問起孩子們往年的生活。
“村裡有個賣炭翁,窯裡有時會剩下些炭渣,我和哥哥就去撿回來。”二郎低聲說道,眼神閃爍。
柳芸聽出了言外之意,心中一陣酸楚。”以後不許再偷東西,我們自己多囤柴火。”她語氣嚴肅地說。
大郎和二郎低下頭,臉上露出羞愧的表情。柳芸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加快了腳步。
到了山腳,幾人開始忙碌地撿拾柴火。柳芸動作麻利,很快就收集了一大捆。她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樣子,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經的生活。
“阿孃,你看我撿的夠多嗎?”柳芸看著男孩懷裡抱著的柴火,露出一個讚許的微笑。
“很好,我們再多撿些,冬天就不怕冷了。”柳芸鼓勵道,伸手揉了揉二郎的頭髮,輕聲道:”跟我來。”
兄弟倆面露疑惑,卻還是乖巧地跟上了她的腳步。山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這片山林的秘密。
來到半山腰,柳芸選了塊平坦地,隨手將繩索拋在地上。”你們在這兒等著。”她簡短地說道,轉身鑽進了茂密的樹叢。
刀光閃爍,枝椏紛紛墜地。柳芸的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根根手臂粗的柴火從草叢中拋出。大郎二郎目瞪口呆地看著地上越堆越高的柴火,小聲嘀咕:”這也太多了吧?”
不多時,柳芸從樹叢中鑽出,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她利索地將柴火捆紮成兩大捆,又選了根最粗實的樹枝做扁擔。她試著挑起擔子,感覺還差點兒,又從大郎的柴架上抽出幾根塞了進去。
“能走了嗎?”柳芸問道,目光落在兄弟倆身上。
大郎二郎呆呆地點頭,內心既驚訝又佩服。他們從未見過比阿孃擔得還多的人!
三人踏上歸途,穿過村裡的田野。農人們紛紛駐足,被這奇異的景象所吸引。那擔子上的柴火彷彿會自己移動,定睛一看,才發現下面還有個瘦小的身影。
“哎呀,那不是韓老三家新來的小娘子嗎?”一個村婦驚呼道。
“天哪,她怎麼有這麼大的力氣?”另一個村民低聲驚歎。
柳芸充耳不聞,只是穩步前行。她的目光始終盯著前方,彷彿肩上的重擔輕如鴻毛。
待他們到家時,韓家新媳婦力大無窮的傳聞已經傳遍了整個村子。
吃了點東西后,柳芸領著四個孩子來到村井附近。三郎和四娘小心翼翼地鋪開一張破舊的草蓆,大郎二郎則將十雙草鞋整齊地擺上去。柳芸取出一塊木牌,用炭筆寫下:”草鞋三文錢一雙”。
村民們按捺不住好奇,漸漸圍攏過來。有人認出了”三”字,卻不明白其他的是什麼意思。
柳芸拍了拍二郎的肩膀。二郎會意,深吸一口氣,扯開嗓子喊道:”賣草鞋咯,三文一雙,一雙三文,只要三文錢,精工編織的草鞋您就能帶回家!”
這突如其來的叫賣聲把圍觀的村民嚇了一跳。待他們反應過來,才明白是在賣草鞋。
四娘也不甘示弱,拿起一雙鞋子小跑著兜售。”周嬸嬸,我阿孃做的鞋可好了,您買一雙吧。”她眨著大眼睛,聲音甜甜的。
柳芸看著孩子們忙碌的身影,嘴角不經意間微微上揚。她輕聲向圍觀者介紹自己的草鞋:”這可是我精心編織,結實耐用。”
被四娘叫作周嬸嬸的婦人拿起一雙鞋子翻來覆去地看。”柳娘子,我拿兩雙,你能不能再便宜些?”她試探著問道。
柳芸爽快地答應:”行,開張第一單,五文錢給您拿兩雙。”
周嫂子喜不自勝,小跑著回家取錢去了。很快,她數了三遍錢才遞給柳芸,歡天喜地地拿走了兩雙草鞋。
這筆生意成交後,劉家兄妹四個都笑了起來。二郎喊得更賣力了,四娘仗著自己年紀小,拿著鞋子主動找人推銷,賣乖賣可憐。
三郎看妹妹都這麼勇敢,也鼓起勇氣跟了過去,小小聲地問:”要買鞋嗎?您買一雙吧。”
草鞋的銷路越來越好,有人拿了家裡不用的碗來換,五個有點豁口的粗瓷碗換走了一雙鞋。又有位老祖母拿了三個雞蛋來,也換走一雙。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暗。各家各戶陸續回去吃晚飯,最後只剩下柳芸母子五人。他們蹲在樹下,興奮地清點今天的收穫。
柳芸望著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泛起一絲暖意。她的目光掠過遠處的村莊,又回到眼前的銅板和物品上。這點小錢雖然遠遠不夠,但總算是個開始。
她低聲道:”收拾東西,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