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烽在心裡嘲諷自己,其實他對父母也沒有自以為的那麼孝順。
馬上就要過年了,他要真孝順就不會在這時候提,而是等到過完年等自己要走的時候再說。
亦或者,就算前世父母跟他鬧著要錢補貼給兄姐,他也該無條件的原諒父母,繼續孝順二老才是。
無論是補上幾百塊和四千多斤稻穀,還是養老兩口十一年,葉熔夫妻都不情願。
可他們不佔理,無論是鬧到村委會還是法院,該他們出的就得出。
葉大嫂忍著怒氣說:“阿烽你怎麼能這樣,明天就過年了你怎麼能在這時候傷爸媽的心。”
這小叔子一向是做的多說的少,對老人是真沒得說,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意讓老人難做。
今天是被鬼附身了不成,居然說出這些話來。
她都不敢。
葉父看出了大兒子夫妻眼裡的抗拒,一下子彎了脊樑。
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小兒子回來,指望著他能拿出錢給大孫子娶媳婦。
人是回來了,錢沒帶回來,不僅如此,還為了顆珠子不想再養他們老兩口。
比起嘴上花花的大兒子夫妻,他更願意跟小兒子一家過。
可大兒子要是不拿出糧食和錢,小兒子肯定不幹。
現在要從大兒子手裡拿回珠子更是不可能,讓他生出人老了不中用了的蒼涼感。
葉烽好笑地反問:“這不是當時分家時定下的麼,該由你們出的錢糧你們一點沒給,你們都沒有傷到二老的心,怎麼我說出來就變成傷二老的心了?
要不咱們請村裡人評評理,也可以找鎮上、縣上的領導評評理,看到底是誰傷了誰的心。”
本來葉母還想替大兒子說兩句,聽了葉烽最後一句話,葉母到嘴的話被結結實實的堵了回去。
說到底,還是她跟老頭子偏心傷了小兒子。
葉烽話都說到這份上,葉父也沒法和稀泥,無奈說道:“阿烽說的沒錯,老大,我和你媽把你養大給你娶了媳婦蓋了幾間新房,該分給你們的也都分了,我們老了你也該養我們。
你給個準話,是補上錢和糧食還是養我和你媽十一年?”
如果可以葉熔當然願意給錢給糧,總比伺候父母輕鬆。
可他家一向運氣不大好,跟別人一起養的豬仔,別家的都長大了他家的還小。
雞鴨多養幾隻就容易遭瘟,死的一隻不剩。
地裡出產的糧食交了公糧外就夠自家人吃,哪裡拿的出多餘的糧食,更別說錢了。
現在手裡有顆玉珠,賣了倒是有錢了,有錢就能買到糧食,可他還是不願意一次性給出那麼多錢和糧食。
他正遲疑不決,葉大嫂開口:“爸媽就跟我們吧,就依阿烽說的,醫藥費超過的部分兩家平攤,十一年後再按照分家文書上說的來。”
眼瞅著媒人就要到了,葉大嫂不想在這時候跟葉烽掰扯。
她是個明白人,看出葉烽不會妥協,鬧到最後他們大房該給的要給,還會被人戳脊梁骨,沒必要再費那個口舌。
老兩口只是不幹活,生活能夠自理,也就是幫他們洗洗衣服,每頓多煮兩碗飯的事。
兒媳進門了這些事也不用她來做。
至於公婆生病要花錢,村裡人只要不是得了致命的大病都是找草藥醫生看,都是農村人,哪有那麼嬌貴。
真得了大病了,他們拿不出錢來葉烽難道還能袖手旁觀,看著父母病死不成。
葉熔也想到了這點,心氣稍順。
葉父葉母連反對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心裡嘆氣。
葉烽笑道:“大嫂爽快,村裡給爸媽分的地在山下,既然爸媽住在大哥這兒,地就由大哥大嫂種。”
這是各家分家約定俗成的規矩。
長輩跟誰住,屬於他們的地就歸誰家種。
關於這點誰家都沒意見。
“過了年我把爸媽的東西送下來。”
葉大嫂也硬氣,皮笑肉不笑地說:“不過是兩三天的事,不用等過完年今天就送過來。”
“行,那我就先走了,爸媽你們不用走上走下的辛苦,東西等會兒就送下來。”
葉烽站起來就走,沒看屋裡神色各異的四人。
葉母低頭用手背抹了把眼睛,心裡難受的不行,失望,更多的還是後悔。
早知會是這樣就不該讓葉烽知道有傳家寶的事。
大兒子大兒媳嘴上說的好聽,有好處跑的比兔子還快,有點麻煩同樣跑的比兔子還快。
不會餓著她和老頭子,可要讓他們掏錢給她和老頭子看病想都別想。
跟著大兒子一家他們還能不能活到十一年後就不好說了。
一想到這兒葉母就忍不住悲從心來,眼淚止也止不住。
葉熔心裡不痛快,見葉母不停抹淚更生氣。
不悅道:“媽你這是幹什麼,難不成我和孩子他媽會虧待你跟我爸不成。”
葉母連忙擺手:“不是不是,我就是覺得阿烽這次回來變了。”
路上遇到村民葉烽就給對方散煙,簡單地跟人嘮幾句就要走,勾起對方的好奇後裝作不經意的將二老要跟葉熔住告訴對方。
並誇葉大嫂孝順,原本他是打算等過完年再把二老送下來,葉大嫂迫不及待地讓他今天就把東西送下來,免得二老來回辛苦。
對方誇讚道:“你們兩兄弟可真孝順,一家養十一年也好,誰都不吃虧。”
葉烽笑笑跟人告別。
村裡沒通電更沒電視,村民沒事就愛聚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
用不了多久全村人都會知道,他葉烽養了父母十一年沒讓葉熔出錢出力出糧食,之後的十一年就輪到葉熔了
孝順的帽子前世他就戴夠了,沒落個好,這輩子他不稀罕這頂帽子,還是給老大一家吧。
葉烽快步回到家,吩咐方小芝母女三人給二老收拾行李。
方小芝眼中的驚喜一閃而過,狐疑道:“爸媽真同意去大哥家住?”
這些年她送公婆去鎮上、縣城看病已經被折騰的夠夠的,大伯哥和妯娌從不搭把手。
二老去山下住她就輕鬆多了。
葉亮兄妹也都看著葉烽,想確認是不是真的。
葉烽挑挑揀揀跟四人說了下。
大體意思就是葉熔沒按照分家文書上的做,心生愧疚,自願養二老十一年。
得到葉烽肯定的回答,娘幾個嘴角都翹了起來。
葉烽靜靜地看著。
其實兒孫多了真不是什麼好事,至少在養老這塊上,老了不能再創造價值就會被兒孫嫌棄,跟踢皮球似的,這個推給那個那個推給這個。
都認為父母虧待自己偏心其他兄弟姐妹,誰都不想承擔該負的責任。
反倒只有一個孩子的,沒得推還更孝順些。
當然,只要手裡有錢,拿捏住兒孫的心思個個都是孝子賢孫。
他把父母推給葉熔並非之後十一年就真的什麼都不管,只是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是有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