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形修長、五官俊逸,微微有些跛腳的男子,正沿著太極宮前的玉道緩步向前。
雖然跛腳走路姿勢看著有些醜陋,但整個人依舊散發一股難以言喻的貴氣。
太極宮,大唐帝國的權力中心,巍然矗立,散發著無與倫比的威嚴與肅穆。
飛簷斗拱間雕刻精美龍紋與雲紋,都似乎在訴說著這座宮殿的無上地位和如今的盛世氣象。
男子忽然停下腳步,臉上好似有萬千心事一般。
他緩緩抬頭,目光凝視著眼前這座巍峨的宮殿。
宮闕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座金色的巨山,直插雲霄。宮門前的巨柱高聳,柱身上的盤龍栩栩如生,龍眼鑲嵌著寶石,彷彿在無聲地審視著世間一切。
他穿越來大唐的第三年了,但站在這座宮殿前,依舊會覺得無比震撼。
因為這座宮殿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是大唐盛世的象徵,是皇權的化身,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權力巔峰。
宮門前的廣場上,青石地面平整如鏡,一塵不染,兩側禁軍肅立,鎧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手中的長槍筆直如林,彷彿在無聲地宣告著這座宮殿的威嚴
男子駐足良久後深深的嘆了口氣,語氣頗為惋惜。
“這般氣象,我以後怕是看不到了。”
說完後,腦中像幻燈片一般,閃過這幾年的經歷,
自己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為了避免像原本歷史上那般死於非命,一改李承乾以往驕奢淫逸的生活狀態,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沒犯任何過錯。
但沒想到,李世民依舊對魏王李泰寵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讓其住進武德殿,武德殿無論建造方位和實際地位,都要比太極東宮要高,是的皇權象徵,著待遇讓天下都認為太子必然要被廢了
況且李承乾之前的太子,上一個李建成被李世民這個二弟誅殺全家,再上一個楊勇也被二弟楊廣殺了全家。
這導致太子府的僚屬們終日惶恐不安,最終瞞著他安排刺客刺殺了李泰,然後糾集了一幫人要造反,等他發現,已經為時已晚。
造反?造哪位“自古能軍者無出其右”人的反?就算他有一萬人馬,那位有三百,他都覺得不可能成功,畢竟竇建德同學在虎牢關已經示範過了。
按照歷史,接下來等自己的,就是流放,然後同年死於流放地。
想到此處李承乾啐了口唾沫,一臉決絕。
“既然上天註定李承乾會死,那就在前轟轟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場。”
歷史上李世民因為玄武門之變的原因,非常在意名聲,晚年甚至達到了魔怔的地步,多次詢問大臣們,後世會如何看他。
既然自己無法反抗命運,那就將他的不仁之名徹底釘在青史之上!
弒兄、殺弟,滅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給他加一項逼死嫡長子,讓他達成六親不認的成就。
這時四周突然湧出大量甲士,將李承乾團團圍住,為首將領,身高八尺,相貌堂堂,一身鐵甲威風凌凌,手中鐵槊更是散發著讓人心悸的寒光。
李承乾眯了眯眼,沒想到李世民派他來抓自己了,倒也夠排面,這人正是有著單鞭掙定李乾坤之稱的,李世民鐵桿程知節。
“太子殿下!陛下請您進宮!”程知節聲音沉穩道。
見他對自己沒有絲毫對儲君應有的尊重,心中冷笑。
以前我想活著,你們看不起我也就罷了,現在都快死了,如果還讓你們看不起,那勞資不白死了?
當即直視程知節:“孤乃大唐太子李承乾!你見了本宮安敢不跪!”
程知節臉上閃過一次詫異之色,他沒想到一向性格軟弱的太子,突然剛硬了,楞了一下,然後就要發怒,但想到他現在還是太子儲君,不情願的微微躬身道:“臣乃奉陛下旨意前來,如陛下親臨,自可不跪。”
“呵呵,陛下的話是旨意,本太子的話就不是旨嗎?你若不跪,就殺了孤,然後把孤的屍體抬進太極殿!”
言罷,李承乾直接抽出隨便佩劍,伴隨一陣清脆劍鳴,劍指程知節鼻尖。
見李承乾竟有以死相逼的勇氣,程知節神色變幻了幾下,但最終還是緩緩單膝跪地:“臣程知節,奉:陛下旨,請太子殿下進宮!”
李承乾心中冷哼一聲,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程知節這人雖是武將,但心思細膩,自己現在還是太子,他肯定不會冒著“不尊重皇室”之名對自己怎麼樣的。
也沒說讓他平身,一甩袍袖,昂首挺胸向宮內走去。
見他離開,程知節才緩緩起身,神色疑惑。
“怎麼感覺今天的太子殿下和以前不太一樣?”
要進入太極殿,要穿過一條迴廊,這回廊兩側的朱漆廊柱上雕刻著精美的龍紋,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如今大唐的繁華和強盛。
走出迴廊,映入眼簾的正是如今大唐的權利中心太極殿,門口守衛的士兵,見到李承乾到來,沒一個上前施禮,甚至看都沒看他。
李承乾見士兵都敢無視自己,心中怒火上湧。
有其奴必有其主,如果不是李世民平日對自己多番打壓,這些普通士兵哪裡敢如此對他。
這個李世民要麼就廢了他,或者乾脆殺了他,但把他放在太子位置還百般打壓,這純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嗎?
想到此處,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眼中都快噴出火來了。
抬劍指著侍衛道:“把門給本宮打開!”
侍衛們面面相覷一會,但沒一個動彈的。
“好!好!好!你們不開本宮自己開!”
走到殿門口,他猶豫了一下,不是他怕死了,而是有些心疼家人。
穿越來三年了,他已經融合了李承乾的全部記憶,想到他那聽話的兒子和溫柔賢惠的妻子,心底閃過一絲不忍。
但這不忍很快便壓了下去,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可是親眼見過李世民怎麼將李建成一家趕盡殺絕的。
當即狠下心腸,推開殿門,頓時一股涼意撲面而來。
只見一五官威嚴的中年男子,跪坐在最上方的,是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龍鳳之姿、天日誌表,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亞洲州長、東半球話事人、大唐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
分列兩旁的,右邊為首是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大唐軍神李靖,後面則是尉遲敬德等人。
左邊為首的是,策劃玄武門之變主要策劃者之一,大唐貞觀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其後是,房玄齡、魏徵、褚遂良等人。
這些人加在一起,哪怕放眼整個歷史,也難有一個集團能與其抗衡。
李承乾嘆了口氣,面對這些人,自己不苟著能怎麼辦?不過好在臨死前可以痛快一把,當即昂首挺胸走進殿內。
一眾文武大臣剛才都見到程知節率兵前去捉拿太子,但現在太子來了,程知節卻不見蹤影,都有些不明所以。
但李承乾現在還是太子,其他人斷沒資格發問。
此時端坐在上的李世民,神色冰冷。
“承乾!給朕跪下!”
作為馬上得天下帝王,一開口便帶著無上的威嚴,讓人不自覺產生畏懼。
李世民這模樣,他不知見過多少次,每次都怕的不行,但如今他已經沒必要再怕了。
昂首直視龍座上的李世民,聲音不卑不亢:“此乃朝堂之上,還請陛下,稱孤為太子!”
李世民沒想到,李承乾敢這麼和他說話,愣了一下,隨即便神色更為冰冷。
“你密謀造反?還枉顧骨肉情親,派人刺殺魏王,也配為太子!”
按照正常情況,帝王問罪太子,肯定會有大臣出來幫忙說話。
不過此時一眾大臣全部抱著看戲的態度。
包括長孫無忌在內的外戚集團,按理說外戚應該絕對支持李承乾。
但李世民多年來表現出的態度就是一副要廢了李承乾的架勢,所以外戚對李承乾向來是避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