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早就習慣了在朝中孤立無援的情況,此時沒有絲毫意外之色,只是冷冷的掃視一圈群臣。
這時李泰的死黨,御史大夫韋挺,站出來躬身對李世民道。
“啟稟陛下,太子不仁,應該馬上廢其太子之位,然後流放邊疆。”
其他李泰支持者也陸續都站了出來。
“陛下,李承乾,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應立即廢除其太子之位。”
其中還有個人,直接指著李承乾:“太子殿下如果跪下求陛下寬恕,然後到太廟懺悔罪行,陛下仁慈可能還會對你從輕發落!”
李承乾聽著這些人的話,心中冷笑不斷,瑪德,勞資今天是來用自己的命硬剛李世民的,還寬恕?寬你大爺!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會向以往犯錯時那般下跪求饒,繼而搬出已逝的長孫皇后時。
李承乾放聲狂笑:“哈哈哈哈哈!”
在所有人驚異的目光中,直視李世民道。
“皇帝說孤不配為太子,那皇帝當年做太子時就配?還是皇帝覺得拎著兄弟的頭顱逼迫自己父親的人才配為太子?”
說完看向李泰一黨。
“孤,乃大行高祖皇帝之皇長孫,文德皇后之嫡長子,已居東宮十七載的大唐正統太子!也是你們配言廢立的?”
說完這話,太極殿內頓時一片嘈雜,這李承乾是發什麼瘋?如此跟李世民說話,這不是找死?
其實他們猜的一點錯沒有,他李承乾今天就是找死來的。
李世民更是臉色鐵青,他自登基之後日夜勤勉,就是希望能將貞觀打造成古今第一盛世,這樣後世自有大儒為他辯經。
但被自己兒子大庭廣眾下玄武門罪行,心中簡直是又羞又怒。
抬手指著李承乾,聲音顫抖道:“你….你個逆子,你…”
他直接無視氣的發抖的李世民,看向文臣一列喝到:“史官何在!”
這些文官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哪裡會跟著李承乾發瘋,全都低頭不語,沒一人上前。
“大唐皇太子李承乾,教,大唐史官出列!”
如今大唐史官,正是房玄齡,這人歷來傾向李泰,且心思深沉,正常情況根本不可能聽李承乾。
但面對朝堂之上的太子教,按照禮制他必須遵從。
他先是抬頭看了眼李世民,但李世民此時氣的有點失了心智。
“朕倒要看看這個逆子還要幹什麼!”
房玄齡無奈之下一甩袍袖走了出來,滿臉的不情不願,他膚色黝黑,身形不高,五官硬朗,不像謀士而是像個武將。
李承乾現在可懶得管誰怎麼想,反正他要放大招了。
“既有史官在此,我之言,自當記錄流傳後世!”說完從袍袖中取出一個靈位,捧於胸前。
大臣中有眼尖的看見這靈牌上寫著文德皇后之靈位,而後相繼露出不屑的表情。
他們還以為李承乾會幹嘛呢,原來還是搬出已逝長孫皇后為自己求情的老一套。
李世民距離太遠看不到靈牌上的字,但聰明莫過帝王,猜也猜出來這是誰的牌位。
頓時更為惱怒,每次有事都搬出自己愛妻,這是讓她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穩。
而且這種有事就躲在母親身後的人,怎能配的上這大唐江山。
李承乾則冷眼看著眾人,小看我?瑪德,我這就讓你們哭都哭不出來!
“大唐貞觀十六年,皇太子李承乾,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靈位,身著高祖皇帝親賜皇太孫之冕服,自刎於太極殿中!”
“自此史書可表,大唐皇帝李世民,囚父,弒兄,殺弟,滅侄,欺弟媳,逼嫡長子撞死於太極殿上!乃古今第一六親不認之帝王。”
李承乾話音一落,所有人都懵了,那些想著李承乾還是老一套的大臣,臉上不屑之色還未消散。
整個太極殿陷入詭異的寂靜之中。
而且李承乾這個舉動等於把在場所有人都推進火坑裡了。
因為李世民以後每次回想起今日這一幕,他們這些人的存在,都會如一根尖刺,深深紮在其心頭。
此時一眾大臣都恨不能手裡有把針給自己扎聾了。
李世民則氣的臉色肉眼可見的變的赤紅無比。
李承乾見狀大為暢快,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抬頭看向李世民,差點沒笑出聲來,哈哈,這老小子氣紅溫了。
事到此時,他能做的,已經做完了,接下來就該走了。
當機決定先死為上,卯足力氣一頭向旁邊旁邊柱子撞去。
一眾大臣都還在發懵,哪顧得上阻止,
但端坐在上的李世民可沒有,他現在整個人狀若瘋魔,雙眼血紅的盯著李承乾。
“攔….給朕攔住他!快啊…!”李世民也是真急了,嗓子都破音了。
說實話他在最為兇險的虎牢關戰場上,都沒這麼驚慌過,這說著他不顧帝王儀表一個箭步自玉階上跳了下來。
畢竟李承乾要真薨在這,那今天的一切都將被史冊記載,他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六親不認這名就算在史書中坐實了。
此時眾臣也都反應過來,但李承乾已有必死之念,又事發突然,眾人根本來不及阻攔。
就在他眼看撞在柱子上之時,身後傳來一股巨力。
一個身高八尺,膚色白淨的威猛大漢,一把扯著他後脖領,將他拽了回來。
李承乾心中大叫不好,這死不成可就要了老命了,李世民還說不上怎麼折磨自己。
當即整個人奮力掙扎,就要撞死在柱子上,但太極殿中本來就不大,反應過來的眾大臣已經將他圍的跟鐵桶一樣。
完了,這肯定是死不成了,可得遭罪了。
此時李世民已經到了跟前,但因為太過混亂,眾人也沒說給他讓個路。
“都給朕讓開!”李世民暴喝一聲後,一眾大臣這才反應過來,快速閃出一條路來。
三步並兩步,走到李承乾旁邊。
整個人還是那副紅溫樣,而且此時他跟發了羊癲瘋一樣,嘴角不住抽搐。
“你….逆…逆子啊…。”李世民話都說不利索,將身旁大臣的笏板奪在手中,照這李承乾劈頭蓋臉打了下來。
他戎馬半生,尤擅弓馬,臂力力氣何其之大,笏板打在李承乾頭上直接被震粉碎。
這下給李承乾砸懵了,頭頂傳來的鑽心劇痛,讓大腦短暫宕機了一下。
緩過神後,就看李世民又要找笏板砸他。
李承乾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之色,照這架勢李世民絕對能活活打死他,他是不怕死,但並不代表不怕疼。
不過現在已經把他得罪透了,求饒肯定是沒用的,當即心中發狠,梗著脖子大喝道。
“陛下,還要打我嗎?請問,這是家法,還是國法!”
李世民盛怒之下,哪聽得進去話,很快又拿到一塊笏板,就要再打。
李承乾見狀當即加大聲音吼道:“陛下當著群臣的面回答太子,這是家法,還是國法。”
可能這“當著群臣”這句話,刺痛了李世民,畢竟他最怕世人對他個人行為說三道四,當真停手。
李承乾見狀立馬繼續道:“如果是家法,皇帝是代母親打我嗎?但我告訴皇帝,我是吃母親的奶長大的,她是不會用笏板打我的!”
李世民依舊氣的直哆嗦:“你還有臉提…提你母后,你不是你母后的兒子,你不是!你母后不會生下你這種孽子!”
反正現在是豁出去了,怎麼氣人怎麼來,見這話題有用,當即繼續道:“哈哈,我怎麼不是母后和你的兒子?我這搬忤逆不就是像你?不過我還是不如你,沒有你弒兄、殺弟、囚父的狠心!”
這弒兄、殺弟、囚父之事可是李世民的逆鱗,被在大庭廣眾之下被再次提起,頓時怒氣更盛。
這時一眾大臣也都反應過來,皇帝在太極殿把太子活活打死,這回頭說起來,世人會說皇帝不仁,他們也有勸諫不急之罪。
一時間這些人,七手八腳的簇擁著著李世民往後走。
“別攔著朕!朕非要打死這個逆子!都滾!別攔著朕。”
此時一些朝中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外戚,也怕李承乾在繼續觸怒李世民,到時殃及池魚,
全都拉著他往外走,同時口中高呼:“殿下,小杖受,大杖走,方為人子之道啊。”
“您不能陷陛下於不義啊,趕緊走吧。”
這些人雖然是文臣,但經歷亂世出來,身上多少都會點武藝,李承乾一條腿還不太利索,根本無法反抗就被他們拖著往外走。
快被拖出太極殿之時,他本著氣死人不償命的宗旨,又放聲高喊道:“皇帝,我不是大伯,我不用刀架在脖子上再死!一會我就撞死在太廟!你等著吧!等到了九泉之下,我要告訴母親和大行高祖皇帝,告訴那些為大唐江山戰死的勇士!李世民就是這麼當皇帝的!”
李世民一直在怒罵讓周圍人滾開,都有點神經都有點錯亂了,此時又聽到這話,頓時瞪大眼睛,好似要殺人一般。
“逆….逆子,你個逆子!我要殺你了!殺…..。”
話沒說完,李世民口中噴出大量鮮血,然後雙眼一翻,竟氣急攻心暈了過去。
臉色煞白的癱倒在人群之中,要不是周圍全是人,估計得摔個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