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張五爺家。
院子裡,擺著一張褐色的八仙桌,長條凳依次排開。
主菜是一大盆野豬肉燉酸菜,肉質軟爛、色澤誘人,混合著酸菜的香味,充斥著整個院子。
旁邊是炒豬肝、醋溜豬腸、殺豬菜湯、豬肉燉土豆子,等幾個下酒菜。
素菜是一盤清炒土豆絲,一盤大白菜,加上主食玉米餅子,這就是一桌拜師宴。
桌上擺著張五爺珍藏的高粱酒。
他有心試試陸明洲的酒量,故意跟他連喝三大碗,足足有九兩。
這種高度酒,他自己都有些頂不住,胃裡一陣翻湧,辣意直躥到喉嚨。
令張五爺沒想到的是,徒兒喝完酒,只是臉色微微酡紅,並不多話,只是忙著給自己和母親夾菜。
趕山人,很少有不喝酒的。
但是喝完酒話多,會非常招厭。
很多人都是幾杯酒下肚,整個東北都是自己的,瞎吹牛逼。
自己當年,要是不貪杯,也不至於釀成大禍。
他越看越歡喜,今天的不愉快,漸漸拋到腦後。
眼看著天色陰沉下來,院子裡開始起風。
張五爺皺起眉頭,嘟囔著說:“看這天氣,是要下雪了,今年怎麼這麼早?”
他起身進屋,不久手裡拿來一個皮帽子。
“明洲,你進山的時候,戴上這個。這可是我前些年,打到土獾子,專門請人做。誰知,剛做成不久,就出事了,也沒用上。”
張黑子不幹了:“爺爺,這帽子我都問你好多年了,你都不給我。怎麼師弟一拜師,你就啥好東西都給他?”
張五爺氣呼呼的,揚起手想打他:“小兔崽子,你還好說?你但凡有明洲一半的出息,我就把這些家當全給你了。”
陸明洲連忙攔住:“別、別,師父您彆氣,這帽子我給黑子哥就行了。”
張五爺眼睛一瞪:“給什麼給?他自己有一個狗皮帽子,也是我給的。以後你們進山,天冷的時候就戴這個,還怕他冷死了不成。”
張黑子嘿嘿一笑:“師弟,你也別介意,我就是這麼一說。話說你這帽子可是好東西啊,我偷偷戴過,真暖和。”
張五爺抿了一口酒,眼中滿是得意。
“要說家當,我最得意的還是這兩條狗。”
“當初,我走遍很多屯子,才選到兩條純種虎斑犬。”
“每年養一窩,那些有點瑕疵的,不是被我賣了,就是被我送人了。”
“一直養到第五窩,才選出這兩隻,一公一母。這兩隻,可是虎斑犬王,見到野豬和把頭也不虛。”
“來來來,我帶你去餵它們一次,你帶回家去養。平時看家護院,趕山時更是一把好手。”
他找來兩個狗盆,在裡面放上掰開的玉米餅子,淋上肉汁,夾了幾塊肉,又放上吃剩的肉骨頭。
他把盆交給陸明洲:“去吧,這兩條狗不吃別人喂的東西,只有我讓它吃,才會吃。”
陸明洲彎下腰來,把狗盆放在虎斑犬面前。
這兩條狗看了陸明洲一眼,沒有動口,只是抬頭看著張五爺。
張五爺眼中閃著淚花,蹲下來摸摸“賽虎子”,又摸摸“賽西施”。
“乖,好狗,吃吧。”
他聲音有些哽咽,指頭微微顫抖:“吃完跟著明洲回家,以後他就是你們的新主人。”
“汪、汪。”
兩條狗像聽懂了一樣,匍匐在地上,親暱地蹭著張五爺的手,不停地搖著尾巴。
仔細看,它們的眼中,竟然有淚水。
陸明洲嚇了一跳,這狗竟然這麼通人性?
張五爺抹了一把眼淚,腳步蹣跚地進屋:“明洲,等它們吃完,你就牽回家吧。要快一點,晚了,我怕自己捨不得。”
他無力地倚著門框,吩咐道:“黑子,我吃好了,回房休息一下,你記得收拾屋子。”
他扭頭看向劉紅梅:“紅梅,你也回去吧。這裡雜活交給黑子就行。”
“吱呀!”
裡屋的門關上了,張五爺上炕,淚流滿面。
這兩條虎斑犬,他可是當親孫子一樣看待的,地位和張黑子一樣,如今要分離,他如何捨得?
他六十有八,卻依然耳聰目明。
聽著陸明洲、張黑子,一起收拾完碗筷、廚房,搞衛生,他很想起來,把狗留下。
但他不能,因為好的獵犬,只有跟著好的獵人,才能發揮出它的本事。
虎斑犬,歷來是皇家獵犬的首選,不但打獵兇猛,還能忠心護主。
尤其是他聽到明洲拉著狗走時,兩條狗嗚嗚叫了兩聲,依依不捨。
張五爺捂起耳朵,心如刀割,眼淚嘩嘩地流,身子佝僂起來,整個人像蒼老了十歲。
但人生就是這樣。
一代傳奇終將落幕,新的傳奇又將誕生。
就像太陽西落,又東昇,從不例外。
陸明洲牽著狗,走在路上。
天陰沉得可怕,朔風嗚嗚作響,他戴上皮帽子,手裡拉著韁繩。
他知道,這次自己是佔了大便宜。
這手中的兩條狗,隨便哪一條,恐怕都比今天那頭野豬值錢得多。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今天自己拿回一半肉,張五爺也就不會送自己這兩條狗。
做人就是這樣:你真我就真,你假我轉身。
張五爺要不是看中陸明洲是實心眼,他打到獵,少不了自己的一份,能把這麼好的狗交給他嗎?
他一輩子沒收徒,連孫子都只算半個徒弟。
不是他不想收,是驅狼門的規矩太大,一個不小心,就會惹上災禍。
他有些後悔,獨子張海富,明明跟狼王哨無緣,自己偏偏一意孤行,教他《驅狼巡山》。
結果,悲劇還是發生了。
白髮人送黑髮人,自己也斷了一條腿。
《驅狼巡山》開篇第一句:
“我派技法,可失傳,不可亂傳。與狼王哨有緣者,可擇人傳人,否則必生禍端。”
這一派的技法,可以追溯到東北的總把頭——孫良。
順治年間,就有了驅狼一派,早年間創下赫赫威名。
光緒年間,東北出了一個獵人之王——張順開,在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人,正是張五爺的太爺爺。
他太爺爺,一生帶出獵人無數,卻無一是弟子。
直到張五爺八歲時,才將他收為親傳弟子。
張五爺拿到狼王哨時,也以為只是凡物,後來才逐漸知道它的神異之處。
但他在建國後,深受無神論薰陶,把那些神異,都當成是巧合。
本以為,自己只能教黑子當獵人,“驅狼”派就此失傳。
沒想到,這個時候遇上陸明洲。
這小子,應該有機會重振師門雄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