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方才那番沉重的話題,帝辛與楊任哪還有心思繼續用餐。
隨意應付了幾口,帝辛便藉口城內尚有要事待處理,匆匆告辭。
一行人回到商王宮。
楊任換上一身規整的官服,肅立在宮門外候命。
帝辛頭戴冕旒,身披玄色古紋長袍,端坐在高高的王位之上,手中正拿著一份竹簡。
竹簡上,赫然是杜太師呈奏的關於北海之亂的軍情密報。
“北海果然叛亂了!”帝辛心中一驚,再看密報內容,眉頭擰成了個“川”字,“而且已然持續將近一年之久!北伯侯崇侯虎竟知情不報,妄圖獨自抵擋北海叛軍,簡直荒謬至極!”
盛怒之下,帝辛差點將手中的竹簡狠狠摔在地上。
“還好,幸虧有羽兒的預言,讓我提前派遣杜太師前往查探,這才知曉了實情。如今點兵遣將,奔赴北海平叛,應該還來得及。”
帝辛暗自慶幸。
眼下北海之亂尚未波及內地,倘若再晚些察覺,恐怕北海叛軍的鐵蹄已然兵臨崇城之下。
“唉,此事還需稍後與聞太師仔細商討。”
帝辛緩緩放下竹簡,抬眼望去,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許久的楊任。
“楊卿。”
帝辛開口喚道。
“臣在!”
楊任趕忙上前,恭敬行禮。
“你跟隨孤有多少年了?”
帝辛重新拿起一篇竹簡,一邊佯裝漫不經心地翻閱,一邊問道。
“回稟大王,自先王在位之時,臣便已擔任上大夫之職。”
楊任答道。
幾十年來,他在這官職上毫無升遷調動,在人才濟濟的殷商朝堂,他既無過硬的實力,又無深厚的家族底蘊,唯一與帝辛沾親帶故之處,便是後宮中的楊妃。
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成為第一個見到楊羽的外臣。
“幾十年了啊……”帝辛語氣略顯散漫,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下來為孤辦件事吧。”
“臣遵命!”
楊任應道。
他心裡清楚,在這能人輩出的殷商朝堂,自己這個上大夫的職位已然到了頭,說不定此番聽從帝辛安排,還能像杜太師那樣,迎來更進一步的契機。
“嗯,孤瞧著羽兒挺喜歡你,往後你就去他身邊,做他的隨從吧。”
帝辛終於放下奏摺,目光認真地看向楊任。
這眼神里,既有身為一國之君的威嚴,又暗藏著一絲為人父的私心。
“臣明白!”
楊任何等精明,瞧見帝辛這眼神,瞬間洞悉了一切。
帝辛這是打算讓楊羽走出幕後,參與世事了,可這必然伴隨著諸多危險。
而自己,便是帝辛為兒子準備的一枚“暗棋”,必要時,隨時可以捨棄。
很快,楊任退下,離開了商王宮。
帝辛隨即召來殷商如今的幾位頂樑柱。
不多時,門外便傳來沉穩有力的腳步聲。
“大王,老臣聞仲求見!”
“大王,老臣商容求見!”
“大王,臣黃飛虎求見!”
三道洪亮且正氣十足的聲音先後響起。
“進。”
帝辛沉聲道。
話音剛落,只見三人依次步入商王宮。
為首的是丞相商容,身著官服,鬚髮皆白,手中捧著一摞摺子;其後是太師聞仲,身著紅色戰袍,雖年事已高,卻滿面紅光,額頭上那第三隻眼睛尤為醒目;最後是武成王黃飛虎,身披黃銅色戰甲,身材壯碩,渾身透著一股豪邁之氣。
帝辛見三人到齊,二話不說,直接將杜元銑從北海加急送來的摺子扔給了三人。
“你們自己看看。”
帝辛的聲音不大,聽不出絲毫怒意,平靜得讓人心裡直髮怵。
“北海之亂?”
聞仲眉頭一皺,心底隱隱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大王,末將願領兵出征,十日之內,必定平定北海!”
武成王黃飛虎見狀,連忙抱拳上前,高聲請戰。
帝辛並未立刻回應,而是將目光投向聞仲。
“大王,老臣覺得此事頗為蹊蹺。”聞仲認真思索片刻後分析道,“以北海的軍事力量,即便所有諸侯一同造反,也絕無可能輕易攻入內地。所以,老臣猜測,此事背後必定有大能在暗中推動。”
這與原本的時間線截然不同。
在原來的時間線裡,聞仲得知北海之亂時,崇城都快被攻破了,他根本無暇多想,只能趕忙點兵出征,奔赴平叛。
可如今,北海之亂才剛剛爆發,距離內地尚遠,崇城更是安然無恙。
正因如此,聞仲才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其中的門道,很快便察覺到了不對勁的地方。
“孤懷疑,有大教插手此事。這般浩大的聲勢,絕非普通散修能夠掀起。”
帝辛微微點頭,對聞仲的分析表示認可,並將楊羽心中的猜測說了出來。
“西方教!”
幾乎就在帝辛話音落下的同時,聞仲迅速反應過來。
如今天下,大教屈指可數,排除妖教和人教,便只剩下截教、闡教和西方教。
截教向來不干涉世俗紛爭,闡教自詡清高,不屑與北海那些“披毛帶角、溼生卵化”之輩為伍,如此一來,最有可能插手的,便是西方教。
更何況,西方教的“洗腦”手段,在洪荒之中可是出了名的厲害。
“只怕還有北海大妖參與其中……”
聞仲一番抽絲剝繭的分析過後,北海之亂背後的局勢已然逐漸清晰。
此時,原本信心滿滿請戰的黃飛虎,臉色瞬間僵住,默默放下抱拳的雙手,往後退了半步,腦袋低得恨不得埋進地裡,就像一隻受到驚嚇的鴕鳥。
本以為只是普通的諸侯造反,憑自己的本事定能輕鬆解決,還能借此機會好好展現一番自己的能力。
可誰能想到,這一聊下來,居然牽扯到大妖和大教,黃飛虎心裡別提多懊悔了,暗自想著,下次可不能這麼莽撞了。
帝辛對此並未多言,只是將目光緩緩移向聞仲,問道:“太師,依你之見,我殷商可有能勝任此次討逆的主將人選?”
聞仲聞言,微微一怔。
“大王的意思是……不打算派老臣去平叛?”
聞仲心裡明白,若帝辛想讓自己領兵出征,定會直接下令,何須這般詢問。
帝辛輕輕點頭,卻並未解釋。
身為堂堂人皇,他無需向任何人解釋自己的決策。
在楊羽的預言中,帝辛七年,聞仲奉命遠征北海,乃是殷商由盛轉衰的關鍵轉折點。
即便明知對手可能是聖人,即便深知勝算渺茫,帝辛也決意拼上一拼。
若連他自己都先認輸了,那麾下的百官、治下的百姓,又該如何自處?
不讓聞仲遠征,便是他反抗既定命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