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貴妃見皇后聽說太子求見,臉上居然閃過一絲失落。
看來,皇后的人在宮內尋了一遍,並未尋到她們要找的人。
“本宮知道了。”皇后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生硬。“對了,妹妹上次給的養容丸,已經快沒了,妹妹得空再幫本宮研製些來。”
皇后也不等慧貴妃回應,起身頭也不回的走了。
蕭長玉隨著宮女來到惠貴妃前: “臣女謝慧貴妃搭救之恩。”
情急之下,蕭長玉拱手行禮,這個動作帶著她江湖歷練的痕跡,顯得既自然又有些與眾不同。
慧貴妃倒沒有責怪她行禮不符合宮中規矩,倒覺得她很有意思。
“你自稱臣女,不知是朝中哪位大臣的千金?”
“臣女乃城陽侯府之女,蕭長玉。”
“城陽侯府蕭欽之女?”慧貴妃雖久居宮中,但對於城陽侯府的名號並不陌生。
她記得臨安王年少時,常常滿懷憧憬地說起,自己將來要成為像蕭侯爺那樣的大元帥,馳騁疆場,保家衛國。
蕭長玉輕聲應答:“是。”
城陽侯府已經沒有了男子,慧貴妃只知道侯府現在是她家的五姑娘在掌管侯府事務。
當然,這也是從臨安王口中得知的。
慧貴妃細想,按理她家現在沒有人在朝中辦事,更不可能會與皇后扯上關係的。
“你為何出現在宮中?怎會有方才那般境況?”
“臣女實不知何故,本是進宮求見太后,在宮外候旨時,有宮女自稱太后近侍,引我前行。臣女不熟悉宮中路徑,只能隨她而去,後被安置在廂房中。不久,臣女便察覺異常,察覺之時,才意識到自己已中迷藥,因此在貴妃面前失態。”
慧貴妃聽得仔細,倏然反應過來:“不好,你失蹤多久了。”
“快一個時辰了。”蕭長玉也深知這次自己陷入危局之中,腦子裡也在飛速運轉,一會面見太后時,要作何解釋。
如果太后傳喚,蕭長玉卻不知所蹤,而宮中對被傳喚而不至的行為,被視為對皇權的不敬。
“翠微,速速為蕭姑娘梳妝打扮。”慧貴妃迅速下達命令,她的聲音中透露出緊迫感。
太后面前失儀可是大罪,所以慧貴妃得給蕭長玉重新梳妝。
期間,慧貴妃派人悄悄去一趟瑞和宮找太后身邊的內侍。
一番梳妝之後,讓蕭長玉在御花園的涼亭處等待太后內侍傳喚。
慧貴妃儘管很不喜歡皇后,但是明面上也不能和她對著來,畢竟她的兒子是當今太子,以後說不定就是新朝皇帝。
所以只能暗自將蕭靈玉送到太后那裡。
瑞和宮內,太后端坐於寶座之上,威嚴的氣質讓人肅然起敬。
“臣女蕭長玉,叩見太后。”
“怎麼回事?哀家的人來報,說你不知去處。”
果然,一上來太后就嚴厲地質問,畢竟這是涉及皇家顏面了嘛。
“臣女跟隨一位自稱是太后使者的人入宮,途中不慎走散,遲來之罪,懇請太后寬恕。”
蕭長玉隻字不提慧貴妃,是不想把她攪入這渾局來。
當然,她更不會提起在鳳儀宮的遭遇,畢竟,她還不清楚皇后用意,現下她不能在宮中輕易宿敵。
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把解除婚約的事情敲定,不可節外生枝。
太后臉色一變,看上去更加祥和了。
“原來是這樣啊,以後進宮可得跟緊些。”
“謹遵太后教誨。”
“起來吧。”
“謝太后。”
太后怎不知蕭長玉是被其他人截走的,只不過她也沒辦法查出實情,到底是後宮哪位主子所為,這真要怪罪下來,還得追究她和皇后治宮不言的錯處呢。
所以,太后也只能不深究,而蕭長玉也是篤定了太后也不想把事情查清楚,此等事,對於太后來說,可大可小,只要自己不把事情鬧大,那在太后那裡就是小事情。
太后瞧著眼前的蕭長玉,嘴角上揚:“你還是小娃娃的時候,哀家就見過你,那時就對你祖母說,你長大後定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現在看來,哀家的眼光果然不錯。來,走近些,讓哀家好好看看你。”
別看太后已經是古稀之年,但她的容貌卻是比實際年齡年輕了十來歲呢。
自從太后上了年紀,就愛看這些長得跟花一樣的姑娘,每每瞧見,眼裡都是說不出的羨灩。
蕭長玉輕聲應答:“是。”
隨即她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前,緩緩靠近太后。
“哎呀,真是個美人兒。算起來,你應該也有十八了。”太后看著蕭靈玉,目光溫和。
“回太后,來年三月,臣女便滿十八。”
太后左看右看,就是百看不厭,忽然想起她與狀元郎的婚事,好奇地問道:“哦,那你與今科狀元郎何時完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