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待所,審訊組辦公區。
“小梁,你已經一天一夜沒閤眼了,快去睡一會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別真把自己累垮了。”
魏霖生對梁興瑞在工作中的表現非常滿意。
紀委就需要這種吃苦耐勞的年輕人。
人都說紀委太苦了,沒日沒夜的查案辦案,比特麼牛馬還牛馬。
可是相應的,紀委晉升快呀。
混日子紀委肯定不合適,但要想努力往上爬,紀委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
兩辦和組織部也相當可以,前提是你得能進去才行。
“好,那我去睡一會。”
梁興瑞也是感覺自己熬不住了,哈欠連天,眼皮子直打架,他這種狀態已經沒法繼續工作了。
自從那天突破李安的口供之後,海州官場大地震,他們這裡茶葉都不夠用了。
審訊組全員連軸轉,特別是梁興瑞,由於之前表現出色,魏霖生把比較難啃的硬骨頭都交給了他。
一天一夜審了三個人,他是真遭不住了。
回到宿舍,梁興瑞倒頭就睡。
這一睡,就睡了六個小時。
如果不是有人把他叫醒,他還能再睡六個小時。
“小梁,高方因涉嫌強姦,已經被公安機關採取了強制措施,現在羈押在海州市第一看守所,公安機關和我們專案組成立了一個臨時聯合小組,負責突破高方的口供,你要不要跟我一起過去?”
高方。
高家倒賣販賣犯罪集團的核心人物,這可是行走的二等功呀。
“領導有指示,我義不容辭。”
梁興瑞笑著說道。
隨後,魏霖生、梁興瑞和趙奎再加兩個審訊組人員,共計五人乘車直奔海州市第一看守所。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前面還有一輛警車開道。
“海州真是個美麗的城市。”
來到海州一週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出來。
透過窗戶,梁興瑞眺望著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
“事情的發展已經漸漸偏離了原來的軌跡,也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像前世那樣調到海州來。”
梁興瑞口中的“她”可以說是他前世一個巨大的遺憾。
每每想起他都忍不住想抽自己耳光,當時怎麼就鬼迷心竅了,非要跟林彤那個賤人在一起。
如果他能早點發現林彤的齷齪事,果斷選擇離開,接受陳秋雨的話,那他也不會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
重活一世,這次他一定要娶陳秋雨為妻。
而就在梁興瑞回憶陳秋雨的同時,漢西省省委常委會上,陳秋雨的名字赫然在了一份幹部調整名單之中。
“今天常委會的議題是關於海州主要領導幹部的調整問題。”
秦光華的目光一一掃過坐在下方的十位常委。
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漢西省當之無愧的大佬,走出這間會議室,在其分管的領域那就是天。
“最近海州那邊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了吧。”
“在這裡,我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下,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實名舉報海州存在一個規模龐大,組織分工明確,涉案資金巨大的倒賣販賣文物團伙。”
“接到舉報材料後,我當即指示省紀委牽頭組成聯合調查組進駐海州進行調查,核實舉報材料中涉及到的問題和線索。”
“結果調查組剛到海州便遭遇了一場車禍,調查組組長和兩名工作人員當場死亡。”
“當然了,現在這場車禍的定性還是意外,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一旦發現有人為製造意外的痕跡或者線索,那就是犯罪集團對國法的挑釁和踐踏。”
“我們漢西省委省政府絕不允許這樣的黑惡勢力為非作歹下去,必須以雷霆手段將其剷除。”
秦光華鏗鏘有力的講話聽得一眾常委心有慼慼。
難怪外界盛傳海州官場驚現塌方式腐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官員被紀委帶走調查。
原來是這麼回事。
他們雖然都是省委領導班子成員,但因為分管的工作不同,除了紀委書記和省委秘書長,其他人都對海州官場地震的內情不甚瞭解,只知道海州那邊出事了。
現在秦光華這麼一說,他們就明白了。
“楊明強同志身為海州市委書記,他對海州目前的境況負有不可推脫的領導責任,艾建華同志身為海州市市長,履責不力,治理無方,海州今天的走私亂象他責任巨大。”
“鑑於海州當前嚴峻複雜的形勢,省委決定調整海州的主要領導幹部。”
秦光華口中的省委決定,其實就是他一個人的決定。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省委書記確實能代表省委。
而除了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省長和專職副書記也能代表省委,他們三個就是省委的化身。
“昨晚我和組織部的王部長初步擬定了三套調整方案提交今天的常委會由大家討論。”
說著,秦光華朝王部長使了個眼色,王部長會意即刻接過話茬,“各位常委同志,我和秦書記從全局考量,結合漢西省處級幹部的綜合能力,擬定了以下調整方案。”
“第一種是免去楊明強豐州市副市長、海州市市委書記一職,將其調任省水利廳任副廳長,由南江市安凌區區委副書記任海州市市委書記。”
“免去艾建華海州市市長一職,將其調任東海市氣象局任局長,由淮水市棗陽縣縣長任海州市市長。”
“第二套方案…”
秦光華和王部長商議出來的三套方案裡,陳秋雨的名字赫然位列其中。
而就在王部長向常委們介紹調整方案時,秦光華的貼身秘書小何輕輕的推門走了進來。
只見他小心翼翼的來到秦光華身旁,彎腰貼在秦光華的耳邊說了些什麼。
秦光華聽完之後眉頭一挑,兀自走出了會議室。
大概過了五分鐘的樣子,秦光華去而復返,此時他的眼神中多了一抹剛才沒有的堅定。
“王部長,關於海州市領導幹部的調整方案都跟同志們介紹完了吧?”
秦光華不動聲色的問道。
王部長急忙點點頭,“都說完了秦書記,您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我沒什麼要補充的了,我就直接表個態吧。”
秦光華笑了笑,“這三套幹部調整方案各有各的考量和側重點,理論上用哪一套都行。”
“我個人覺得第三套方案最合適,由江城市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陳秋雨同志擔任海州市委書記。”
說到這裡,秦光華停頓了一秒鐘,然後才繼續往下講,“不過鑑於目前海州複雜嚴峻的形勢,市長就暫時讓陳秋雨兼任吧,黨政一肩挑,免去了黨政主官的磨合期,更有利於快速全面的展開工作。”
聽到秦光華這麼說,王部長愕然一愣。
啥情況?
昨晚不是這麼說的呀。
在開常委會之前,他和秦光華就已經達成了初步意見,如果沒意外的話,就用第一套調整方案,常委會研究討論不過是走個過場。
很多人覺得幹部職務變動和人員調整是常委五人小組先商定好,然後再提交常委會通過。
實際上並非如此。
準確的說應該是書記和組織部部長先行擬定一份調整名單,之後常委五人小組再進行協商通氣。
換而言之,動幹部就兩個人說了算。
一個是書記,另一個是組織部部長。
其他三個常委都只是給意見,話語權相對於書記和組織部部長要小很多。
王部長內心一肚子困惑,搞不懂秦光華為何突然改了主意,還要陳秋雨黨政一肩挑,但他反應還是挺快的,當即附和起來。
“我覺得秦書記考慮得非常周到,海州正處在特殊時期,我們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出更適合海州形勢的幹部任免決定,黨政一肩挑,市委書記暫時兼任市長,更便於集中領導,高效決策,思想統一。”
見眾人的反應都略顯詫異,秦光華淡淡的說道,“大家有什麼意見和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今天開這個會是為了討論海州主要領導的調整,不是我秦光華一個人拍板做決定的通知會。”
“既然如此,那我來說兩句。”
秦光華話音剛落,一個面容嚴肅,不怒自威的中年人就開了口。
這人是漢西省二把手,省委副書記、省長靳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