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八年正月十二
蘇瀾離開兩載。
我今日來大理巡防。
蘇瀾常說想要來大理,想要感受四季如春。
想在洱海邊聽風雨,想在藍天下喂白鴿。
我想告訴蘇瀾。
有些風景,並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八年三月十五
蘇瀾離開兩年兩月又三日。
這段時日我頻繁出征,頻繁參與朝政,活躍在朝堂之上。
蘇瀾會知曉嗎?
她會否後悔?
可她說,她永遠不會後悔。
八年十月十八
蘇瀾離開兩年七月又六日。
今日行軍時不慎墜馬。
那是我覺得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故而醒來後,我第一件事便是去尋蘇瀾。
我想告訴她,我如今已位極人臣,我們不用再住茅屋,不用再吃糠咽菜,我們可以享盡人間美味,我不會再委屈於她……
可真正見到蘇瀾那一刻,我卻無勇氣靠近。
我看到她與陸辰提著從市集採買的物什,有說有笑地一同回了趙府。
我就站在離她不到十步之遙。
可她未曾發現我。
九年四月初三
蘇瀾離開三年兩月又二十二日。
今日我買下了一處宅院。
幕僚建議我買下整條街,說那般更顯威儀。
可最後我還是選了一處臨水的院落。
蘇瀾說她喜歡臨水而居,可以聽流水,可以賞月色,還能泛舟~
萬一哪日蘇瀾與陸辰過得不好。
她便可直接搬來此處。
九年六月十八
蘇瀾離開三年五月又六日。
我在朝中的地位越發穩固。
為了積攢更多功勳,不管多麼艱難的仗我都來者不拒。
我的名聲越來越差。
許多人都在背後非議我,那些流言蜚語的殺傷力甚至比我想象中更大。
我一度鬱鬱寡歡。
那段時日一個叫「瀾」的人不停地給我送來安慰的書信。
她應是我認識的一箇舊識,大約是我初入軍營時便認識了。
但以往並不怎麼聯繫。
記憶中好像就是每年我過生辰時,她會送來一封信,上書:「將軍,生辰大喜,願您歲歲平安。」
因為「歲歲平安」這個祝福,讓我對她深刻。
畢竟榮登高位後,我生辰時送祝福的人很多很多,也不是每一個都會記住。
而那段我最低落的日子,就是她一直通過書信安慰我。
她說誰都有跌倒之時,重新站起便好。
她說我是她見過最努力的將軍,她說哪怕那些戰事艱難,但她看到了我對職責的認真,她說她能夠感受到我對朝廷的忠心,她還說總有一日我會成為開疆拓土的大將軍。
她似乎很瞭解,我想要聽到什麼。
不得不承認,我好像真的被她治癒了。
九年八月十五
蘇瀾離開三年七月又三日。
我接受了聖上的旨意,即將出徵邊疆。
幕僚甚是不悅,言道此次征戰需我隨軍遠征塞外,足有八月之久。
此舉意味著我將失去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以及朝中爭權奪利的良機。
然我心中早已無意於這些虛名,只想沉下心來,好好思量往事。
從前的我,太過浮躁了。
十年正月十二
蘇瀾離開整整五年。
不出幕僚所料,我遠征塞外八月,歸來時朝中局勢已大不相同。
我曾有過失落。
卻也不曾後悔。
往昔幾年,我為求功名,馬不停蹄地征戰四方,朝堂之上更是勾心鬥角。我幾乎無暇顧及自身。
如今趁著這段空閒,我做了一份遊歷計劃。
其實無需多做籌謀。
蘇瀾曾說過許多想要遊歷的地方。
她說要去上京,去感受繁華盛世的燈火闌珊。
她要去廬山,去泡那山間溫泉,洗去一身疲憊。
她要去華山,她要登頂去看日出日落。
她要去西域,去感受異域風情。
她要去漠北草原上策馬奔騰……
只是一人遊歷,未免有些寂寞。
十年二月十二
蘇瀾離開整整五年。
我那場邊塞之戰,一經傳開,竟然名動天下。
我的武藝得到朝中重臣的認可。
我甚至憑藉這場戰役,被聖上封為鎮國大將軍。
我又回到了權力的巔峰。
很是風光。
我接受了聖上賜宴。
席間聖上問我此生最遺憾之事。
整整五年,我再次鼓起勇氣提起蘇瀾。
我問她為何要離我而去?是因我貧困潦倒嗎?
其實我想問的是,我如今已是鎮國將軍,你可願意回來?
她並未回答我的問題,反而向我借了百兩黃金。
那一刻。
心涼如冰。
並非因她開口便是銀子,而是她那平淡冷漠的語氣,讓我深刻感受到,她已經離我很遠很遠了。
我直接揮退了傳話的下人。
我想,我應該不再有遺憾了。
所以我應下了柳婼的親事。
柳婼確實陪伴我多年,從少年到如今,還陪我遠赴塞外征戰八月。
我沒有理由拒絕她。